首页 理论教育 为“摆不平”叫好

为“摆不平”叫好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述那位领导只表扬了几个人,对更多的干部而言,自会引发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以致出现“摆不平”的境况。然而,唯“摆不平”才妙绝;唯“摆不平”才见效。这种“摆不平”之举的效果怕是要比摆平的效果好得多。为领导者,要激发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导入“摆不平”的机制,打破干部稳定、平衡的心态,从而令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待扬鞭自奋蹄”,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为“摆不平”叫好

在一次干部大会上,一位领导点名表扬了几位工作出色的单位负责人。此举在一些干部中引起不小的震动。有人则担心,只表扬那么几个人,在其他单位负责人那里恐怕“摆不平”。

“摆不平”,自是客观存在的,然而,担虑则委实多余。

世俗观念,该是十分注重“摆平”的,“摆平就是水平”,乃此之谓也。但不分青红皂白,不看对象,一概而论,怕是有失偏颇的。要知道,对有些问题的处理,从表面上观之,似乎是摆平了,可实际并没有摆平,也不可能摆平。就拿上例来说,如果领导实行“好好主义”,来个“一锅煮”,你好我好大家好,“你有我有全都有”,乍看,似是皆大欢喜,实则未必。在工作平庸者、低劣者那里自是摆平了,但工作优秀者、出色者岂能心服口服?

从深层次里说,“摆平”有时恰恰是一种陋习,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保护落后、打击先进,只图群体的相安无事,不顾个体的积极进取。看上去似乎“摆平”了,实际上却把千差万别的个人套在了相互攀附、不求进取的圆圈里,结果,必然造成更大的不平。长此以往,不仅会使一些人尸位素餐,懒于为事,还会助长弄虚作假、吹牛拍马的坏风气。当然,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要想摆平,必须规定一些可比条件,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这个条件和规则应当是这样的:用“三个代表”这把尺子量一量,看谁代表得好;用老百姓这杆秤去称一称,看谁分量重;用德、才、绩这张卷子考一考,看谁得分高。这才是“摆平”的真经。

上述那位领导只表扬了几个人,对更多的干部而言,自会引发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以致出现“摆不平”的境况。然而,唯“摆不平”才妙绝;唯“摆不平”才见效。对没有受到表扬的干部来说,其中的绝大多数必然会渐渐地从不平衡的心态中走将出来,通过闭门思过、扪心自问,从而见贤思齐、奋起直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正是那位领导只表扬几个人的初衷。这种“摆不平”之举的效果怕是要比摆平的效果好得多。

为领导者,要激发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导入“摆不平”的机制,打破干部稳定、平衡的心态,从而令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待扬鞭自奋蹄”,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便是领导艺术,是对事业负责,也是对每个干部负责。

必须看到,我们有的领导干部时时事事似乎都在求“摆平”。何以如此谨小慎微?说白了,是这些领导干部不想得罪人。不想得罪人,不敢得罪人,说到底,是我们有的领导干部缺乏敢于负责的精神。殊不知,如此不负责任,最终必然会得罪了广大干部群众,得罪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在新任国务院领导与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温家宝总理评价自己“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温家宝总理的这番话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面前,树起了一个看得见的标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造就一大批先进分子;必须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引领广大干部在追求事业的征途上,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做到这一点,仅靠学“做官之术”远远不够;还是要修“为官之德”,在端正领导作风上下工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