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增粮抓间套趋利避灾夺丰收

科技增粮抓间套趋利避灾夺丰收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实行秋季作物的以早避灾,大规模地推广间作套种和玉米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组装配套其他各项粮食增产技术,实现小麦玉米都增产,夏秋两季双丰收。5月中旬专门召集全县农技干部研讨白河粮食发展有关问题。一是对县直部门,从秋播间套到春玉米拱膜营养钵育苗移栽乃至秋收结束,其包抓点的间套和玉米拱膜育苗移栽任务完成情况,与干部升降去留,财政拨款,公务员考核挂钩。

科技增粮抓间套 趋利避灾夺丰收 ——白河县粮食生产连续三年增长的调查

“九五”期间,白河县从实际出发,把农村经济的发展作为改变贫困面貌的首要任务,大抓以间作套种和玉米营养钵育苗移栽为主的粮食六项增产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县累计推广15万亩,基本实现了农业人均一亩间作套种技术和一亩玉米拱膜营养钵育苗移栽,有力地促进了粮食总产由1994年的51825万吨增长至2000年的80116万吨,年均增长速度为7.8%,农业人均生产粮食也由1994年的人均272公斤上升至2000年422公斤,农民年均增长25公斤。

立足县情,科学决策

白河县是典型的土石山区旱作农业县,全县有耕地29.7万亩,入均1.56亩。耕地少,且陡、薄、瘦、碎,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一年两熟,夏粮以小麦为主,秋粮以玉米为主,小麦一季占有绝大部分耕地,秋季玉米主要靠回茬,而进入6月份后又往住是伏秋连旱,早、晚玉米都遭受“卡脖子旱”的威胁,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

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实行秋季作物的以早避灾,大规模地推广间作套种和玉米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组装配套其他各项粮食增产技术,实现小麦玉米都增产,夏秋两季双丰收。为此,县委、县政府相继作出了《关于发展粮食生产的决定》《关于实现全县人均一亩间作套种的决定》及一系列相配套的重要文件,响亮提出全县总动员,大打科技增粮翻身仗。

及早着手,广泛发动

他们紧紧抓住领导、骨干、群众三大工作要素,逐级深化认识,一是强化领导干部的认识。1998年4月,县委组织6名县委常委、19个乡镇党委书记和8个县直部门领导,走出白河,考察学习间作套种和玉米地膜覆盖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情况;6月中旬,又组织乡镇领导和农业技术人员,观摩了地区农业局在白河县宋家乡金星村扶贫抓的玉米三项技术和间套示范点;县委还专门举办了四期全县科级干部和三期重点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培训班,对科技增粮技术进行专题辅导。二是统一技术骨干的思想。农业局先后多次组织农业技术干部外出参观考察。5月中旬专门召集全县农技干部研讨白河粮食发展有关问题。5月下旬至6月中旬,组织近200名农技人员深入全县各乡村开展调研,形成了农业作物布局调整意见。三是全民动员,形成共识。从县到组四级联动,从领导到群众上下一致,从党政机关到服务单位整体动作,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标语、黑板报、文艺宣传队等多种形式,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中大讲以间作套种和玉米拱膜营养钵育苗移栽为主的粮食生产六项技术。

规范技术,统一标准

把狠抓技术规范、统一标准、突出关键,作为推广应用农业技术的重中之重来抓。使间套和玉米营养钵育苗技术的推广,达到了全县山上山下一个样,前山后山一个样,平地坡地一个样。这方面,县委和县政府采取一系列过硬措施,一是在教育和操作上下功夫,二是统一间作套种标准,三是突出玉米育苗移栽关键环节。四是及时播种倒茬,在小麦收获后,在麦行中及时栽植红薯和播种豆类、芝麻等作物。

政技结合,技物配套

针对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该县把行政推动、技术配套、物资保证有机结合起来,在三个关键环节上下功夫。

——强化领导,树立样板。19个县级领导联乡抓片,分别办好千亩指挥田;各个工作部门蹲村抓点办好示范田;农技干部办好样板田。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办、组织部、政府办、人劳局、监察局主要负责人组成的纪律督查组,巡回全县督促检查。整个生产过程有领导指挥,有干部把关,有督促督查,有后勤保障。

——机制激励,奖惩兑现。一是对县直部门,从秋播间套到春玉米拱膜营养钵育苗移栽乃至秋收结束,其包抓点的间套和玉米拱膜育苗移栽任务完成情况,与干部升降去留,财政拨款,公务员考核挂钩。二是对全县农技人员,由农艺师、助理农艺师为项目负责人,划分成19个承包组,按技术推广数量、粮食产量、技术质量等实行百分制考核办法实施奖惩。三是对在科技推广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重奖。

——通力协作,做好服务。一是技术培训,以党校为龙头,以乡镇农技校为主阵地,以田间地头现场培训为主体,分层次对领导干部、技术骨干和群众进行培训,并要求达到懂技术、会讲解、按要求操作这三条标准。二是物资供应,对所需物资做到早动手,早准备,物资供应采取“抢节令、简手续、先赊销,后结算”的办法。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民自我投入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生产上;另一方面,从财政、信贷、扶贫等多渠道解决生产资金。保证春耕秋播生产的顺利进行。

(原载2001年2月28日《安康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