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个旧市避灾绿地结构布局

个旧市避灾绿地结构布局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它需要在城市减灾的详细规划中具体定位,绿地系统规划中应提出建议性的位置。在个旧市绿地规划中将个旧市的街旁绿地规划为一级避灾绿地作为临时紧急避灾场所,一级避灾点有:金湖文化广场、电视塔小游园、火车站小游园、绿海小游园、五一路小游园、步行街小游园、东村小游园、莲池小游园、石牛角小游园、三角花园小游园。同时,为保证城市居民的避灾地与城市自身救灾和对外联系等不发生冲突,避灾通道应尽量不占用城市主干道。

第三节 个旧市避灾绿地结构布局

为了保证震灾发生时,居民有足够的疏散应急的空间,并且保证交通上的可达性和救援的可能性,避灾绿地的结构采用点(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街旁绿地)、线(避灾绿色廊道、物资运送通道)、面(大面积的林地)相结合的结构。城市防震减灾绿地规划,应当着重规划好城市滨水地区的减灾绿带和市区中的一、二级避灾点与避灾通道,建立起城市的避灾体系。其中:

一、点

主要是位于建成区、人流集中地区的公园绿地和街旁绿地,如已有的金湖公园、宝华公园、文化宫公园、金湖文化广场,规划的八号洞公园、老阴山公园、?湖公园、红印公园、锡苹果城市公园、城南公园、老阳山公园、电视塔小游园、火车站小游园、绿海小游园、五一路小游园、步行街小游园、东村小游园、莲池小游园、石牛角小游园、三角花园。(具体面积及避灾等级见公园避灾等级表)

一级避灾点,是震灾发生时居民紧急避难的场所,规划中应按城区的人口密度和避难场所的合理服务范围,均匀地分布于市区内;多是利用与居民关系最密切的散点式小型绿地和小区的公共设施组成(如小学、社区活动中心、小区公园等)。它需要在城市减灾的详细规划中具体定位,绿地系统规划中应提出建议性的位置。为保证一级避灾据点的安全、可达性,必须保证它与有崩塌、滑坡等危险的地带的距离一般在500m以上,并要与避灾通道有直接、通畅的道路联系;避灾据点倒塌时,应不至于威胁其中避难人的生命安全。在个旧市绿地规划中将个旧市的街旁绿地规划为一级避灾绿地作为临时紧急避灾场所,一级避灾点有:金湖文化广场、电视塔小游园、火车站小游园、绿海小游园、五一路小游园、步行街小游园、东村小游园、莲池小游园、石牛角小游园、三角花园小游园。

二级避灾据点,是震灾后发生的避难、救援、恢复建设等活动的基地。往往是灾后相当时期内避难居民的生活场所。可利用规模较大的城市公园、体育场馆和文化教育设施组成。将面积较大的全市性和区域性公园定为二级避灾点,如已有的金湖公园、宝华公园、文化宫公园,规划的八号洞公园、?湖公园、红印公园、锡苹果城市公园、城南公园、老阳山公园。

表12-1 公园避灾绿地等级表

img98

二、线

各主要组团的交通要道以及绿色廊道,主要由建设路、环湖东路、五一路、宝华路、环湖西路、环湖南路、中山路、胜利路、人民路、民权路、新冠路和个金公路、个屯隧道、个冷隧道等组成线状的通道,既作为避灾时的物资运送的通道,也作为避灾绿色廊道的缓冲隔离带

避灾通道:是利用城市次干道及支路将一级、二级避灾据点连成网络,形成避灾体系。同时,为保证城市居民的避灾地与城市自身救灾和对外联系等不发生冲突,避灾通道应尽量不占用城市主干道。为保证灾害发生后避灾道路的通畅和避灾据点的可达性,将城市干道二侧规划10~20m宽的绿化带,沿路的建筑应后退道路红线5~10m,高层建筑后退红线的距离还要加大。

救灾通道:是灾害发生时城市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也是城市自身救灾的主要线路,城市救灾通道的规划布置,是城市防灾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内容之一。主要救灾通道的红线两侧,应规划有宽度为10~30m不等的绿化带,对保证发生灾害时道路的通畅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个旧市的狭长地形,规划时只将建设路、环湖东路、五一路、宝华路四条城市主干道和个金公路、个屯隧道规划为救灾通道。

三、面

主要是面积较大的城郊其他绿地,如:森林公园、防护林城市绿化隔离带、风景林地等。

点、线、面结合的避灾绿地系统规划将有助于在灾害发生时的紧急疏散和较长时期的救援及重建工作的开展,同时保证市民的人身安全,合理的布局同时有助于减少震灾对城市面貌的破坏,缓冲地带的设置也可减少城市灾害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