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河县基础教育质量翻番

白河县基础教育质量翻番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河县是个“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土石山区旱作农业县,人均耕地仅1.56亩,自然条件极差,地面平均坡度为28度,土壤耕作层大部分在30厘米以下,保水保肥力甚差,29万亩耕地被分割成25万块。由于底子薄,基础差,经济十分落后,属全国重点贫困县。他们清楚地看到,要振兴白河,最大的障碍不是自然条件落后的问题,而是劳动者素质低下的问题。从此,拉开了全县加快义务教育实施步伐的序幕。

白河县基础教育质量翻番

白河县委、县政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战略目标,立足县情,艰苦创业,近几年来全县基础教育取得了可喜成果:全县290多所中小学砖混结构校舍比例已达到60%以上;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基本实现楼房化;全县完全中学都建起了语音室、微机室、电教室、实验室等;初、高中生巩固率和升学率成倍提高;县第一中学1999年高考升学率竟达到98.7%,跃居安康地区第三名。

白河县是个“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土石山区旱作农业县,人均耕地仅1.56亩,自然条件极差,地面平均坡度为28度,土壤耕作层大部分在30厘米以下,保水保肥力甚差,29万亩耕地被分割成25万块。由于底子薄,基础差,经济十分落后,属全国重点贫困县。县委、县政府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状况,早在八十年代末期就提出,大力发展黄姜、烤烟、蚕桑三大农村主导产业和化工、建材、矿产、加工四大工业。经过几年实践,尽管县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效益甚低。他们清楚地看到,要振兴白河,最大的障碍不是自然条件落后的问题,而是劳动者素质低下的问题。1985年—1986年,县上曾开展全县干部群众捐资办学活动,实现了“一无两有”。但教育的落后状况仍然存在,而且越来越突出。到1989年,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仅3.2年,文盲、半文盲比例占全县总人口的15%,每年有400多名适龄少儿失学,农业科技人员仅占农业人口的O.15%。

教育落后制约了经济发展,要发展经济必先发展教育。基于这一认识,县委、县政府从1990年开始,把加快实施义务教育作为改变全县落后面貌、实现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先导工程,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抓。从此,拉开了全县加快义务教育实施步伐的序幕。接着,1992年,全县掀起一个轰轰烈烈的干部群众捐资办学的广泛活动;直至1996年为了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又全面启动了“普九”工作,一步一步地把全县教育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近10年来,全县为实施义务教育工程总投资达4022万元,新建校舍7.83万平方米,全县校舍总面积由原来的11万平方米增加到近20万平方米,人均校舍面积由原来2.7平方米增加到5.4平方米,全县中小学都排除了旷场,普遍有校门、围墙、活动场地、体育器材、教学仪器和图书等教学设施,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全县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漂亮的房子是教学楼,最好的环境是校园。

(原载2000年2月1日《陕西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