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是治沙英雄,也是“新闻富矿”

是治沙英雄,也是“新闻富矿”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后来他又当选为县、市、自治区和全国四级人大代表,今年又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治沙英雄”称号,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这里,依然与全场400多名职工摸爬滚打在一起。王有德他们是在治沙经费严重不足、只有一半职工有事业费补贴的情况下,通过创办其他产业收入来弥补治沙经费的。王有德进场时,全场年人均工资尚不足1000元。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称他是“治沙英雄”。

治沙英雄,也是“新闻富矿”

——三访王有德

在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的一片果园里,王有德兴奋地让记者走到树下,观赏那些压弯了树枝的苹果、香梨,对记者熟练地计算起一个果枝、一棵果树的产量和收成。那神情,既像画家在观察自己的得意之作,又像是父亲在欣赏自己的孩子。

王有德热情地让记者亲手摘大个的品尝。他微笑着说:“吃自己亲手摘下的苹果,那感受可跟在街上买苹果不一样,你会感觉更香甜呢!”

看来,这位全国闻名的治沙英雄对此有亲身感受、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着感情。对林木的热爱、对丰收的喜悦、对创造的自豪,毫不掩饰地写在他的脸上。记者想:他在吃这些苹果时,一定会比我们吃出更多的香甜,因为这些果树上都有他辛勤的汗水啊!

在这果香飘洒的果园里,记者对这位回族十七大代表进行了采访。这已是我对他的第四次采访了。屈指一算,王有德从1985年到这个防沙林场担任领导至今,已经20多年了。虽然后来他又当选为县、市、自治区和全国四级人大代表,今年又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治沙英雄”称号,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这里,依然与全场400多名职工摸爬滚打在一起。

这次见到王有德,最突出的印象是他的“黑”:不论是脸面、脖颈,还是双手都是紫黑色,好像比以前更黑了。显然,这都是他日晒雨淋的“印记”。一问,果然如此。尽管他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管理工作越来越繁重,但他依然没有脱离生产一线,依然承担着自己那一份生产任务。

吃着又脆又甜的水果,记者不禁问起这片果园的来历。副场长马国栋告诉记者,这里和周边地区,原来都是大沙滩。不仅是果园,防沙林场现在的所有产业,都是在荒滩上发展起来的。

记者看了防沙林场职工不久前才用麦草方格治服的高大沙丘。那些埋入沙漠中的麦草,挽起臂膀,组成整齐的方格,牢牢地钳住了流沙。方格中间栽植的柠条、花棒等固沙植物已经破土而出。王有德告诉记者,他刚到防沙林场时,人工治沙面积只有几万亩,2000年达到26万亩,现在已经达到36万亩。在风沙线上,他们营造了一条东西长42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绿色屏障。近几年他们治理步伐进一步加快,每年都以两三万亩的治理速度向沙漠深处推进。正是这些治理,有效地遏制了毛乌素沙漠对自治区首府银川的侵袭,保障了上百万人的生产和生活。

王有德他们是在治沙经费严重不足、只有一半职工有事业费补贴的情况下,通过创办其他产业收入来弥补治沙经费的。“跳出林业搞林业、围绕主业抓副业、依靠优势促产业”的发展思路,加上不懈的苦干,使全场迅速走出了困境。王有德进场时,全场年人均工资尚不足1000元。现在,年收入七八万元的已经不稀奇了。当王有德说起职工中流传的“张八万”、“马七万”、“李十一万”这些绰号时,脸上放出兴奋的光彩。那神情,比拿了钱的人还高兴。

如今,沙滩绿了,职工富了,林场强了。王有德创造的不凡业绩,曾受到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称他是“治沙英雄”。今年3月,在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联合授予他“治沙英雄”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切接见了他。今年4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防沙林场视察,王有德和全场职工更是深受鼓舞。

以前,不止一人说王有德“爱树如子”。采访时,记者又听见有人当面这样说他。王有德说:“树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人要善待它,它就会给人丰厚的回报。我们植树治沙,不仅创造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而且创造了经济效益、让全场职工过上富裕的日子。

这次采访,记者不仅看到王有德“爱树如子”的种种言行,而且找到了他“爱树如子”的原因。王有德,真是个“内涵丰富”的人,也是个“新闻富矿”,所以,每次采访记者都会有新发现。

(原载2007年10月12日《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