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说赴朔方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说赴朔方

时间:2023-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左传·襄公十一年》:“郑人赂晋侯……歌钟二肆”。唐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诗:“青楼夹两岸,万家喧歌钟。”此谓元勋凯旋之意。张九龄,字子寿,谥文献,唐代诗人。这首诗是张九龄在燕国公张说奉旨到灵州赴朔方节度使任时写的一首送别诗。因唐玄宗李隆基当时写了《送张说巡边》诗,这首诗是步李隆基诗韵的和诗,所以说是“奉和圣制”。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说赴朔方

(唐)张九龄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为奏熏琴唱,仍题宝剑名。 

闻风六郡勇,计日五戎平。 

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歌钟旋可望,枕席岂难行? 

四牡何时入,吾君听履声。 

【注释】

①奉和:意指做诗词与别人相唱和。

②宗臣:朝臣。

③庙算:朝廷帝王的谋略(因古人出兵,定谋略于祖庙,所以说庙算)。

④三台:三公(唐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

⑤偃革:停止战争。

⑥河右:古地名,指黄河以北地区。

⑦仙禁:皇宫的敬称。

⑧汉京:长安。

⑨略:巡视、经营。

⑩隰(xí):低湿的地方。

倡:通“唱”,唱歌送别。

五戎:指弓矢、殳、矛、戈、戟,这里以兵器代指战争。

山甫:仲山甫,即辅佐周宣王中兴,于灵州一带伐猃狁的兮甲。

留侯:汉初功臣张良。

歌钟:伴唱的编钟;歌乐声。《左传·襄公十一年》:“郑人赂晋侯……歌钟二肆”。杜预注:“肆,列也。县(悬)钟十六为一肆。二肆,三十二枚。”孔颖达疏:“言歌钟者,歌必先金奏,故钟以歌名之。《晋语》孔晁注云:‘歌钟,钟以节歌也。’”晋左思《魏都赋》:“元勋配管敬之绩,歌钟析邦君之肆。”唐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诗:“青楼夹两岸,万家喧歌钟。”此谓元勋凯旋之意。

四牡:表示有功大臣的归来。

【说明】

张九龄,字子寿,谥文献,唐代诗人。这首诗是张九龄在燕国公张说奉旨到灵州赴朔方节度使任时写的一首送别诗。因唐玄宗李隆基当时写了《送张说巡边》诗,这首诗是步李隆基诗韵的和诗,所以说是“奉和圣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