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商的成事之道

浙商的成事之道

时间:2022-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年这些浙江人就是从练地摊、挣分分钱开始,走上了浙商之路。浙苏商会刚成立的时候就是他自己垫钱干事业的。所以他在铜川的浙商中很有号召力和亲和力。声威集团是浙江人在铜川办的最大的企业,现在也即将成为铜川最大的水泥企业。浙商的成事之道,就是大家齐心协力一起赚钱,为了大家一起赚,那怕一开始自己先吃亏,先牺牲一些眼前利益或者既得利益。我们陕西人应向浙江人学习的方面很多。

浙商的成事之道

浙商是改革开放后国人对闯世界办企业做生意的浙江人的褒称。

开始认识浙江人是在地摊上,那时候补鞋、背着箱子卖眼镜的都是浙江人,很能吃苦,活也做得好,当然也不少挣钱。改革开放初期,这类活陕西人不干,原因很简单,虽然穷点,但把脸皮看得很重。

在东风建材厂挂职期间,分管的劳动服务公司建起了一个编织袋厂,和经销编织袋的温州企业老板有了一些来往。由于竞争的企业多了,价格自然也降了很多,编织袋只是挣分分钱,分分钱一般人看不上,浙江人境界就不一样,小生意,大市场,只要有得做,肯定比只说不练强。当年这些浙江人就是从练地摊、挣分分钱开始,走上了浙商之路。过去背着箱子卖眼镜的,现在不但开了眼镜公司,还在区县办有分店;现在浙江的皮鞋球鞋旅游鞋国际知名,经营者中很多人都是过去修鞋摆地摊的;小生意做出了大市场,一个打火机赚一厘钱,全世界的利润以亿计,故而当年的小经销商如今都成了有钱人。陕西声威特种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道上就是其中的成功者之一,如今资产规模也比较大,产业领域已扩展到房产、水泥制造,企业跨越大江南北。当年不起眼的一个人,如今老板的架势也有了,西装革履很是精神!

铜川浙苏商会会长叫刘亦斌,个子不高,人很精明。到铜川时也是单枪匹马,开一个电器经销部,现在和德力西集团合作建起了厂子。除管好自己的企业外,刘亦斌发挥商会的优势,不时为铜川引进一些企业家,拓展了铜川地区招商引资的区域,同时他也在维护浙商权益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有时自己要付出劳动、时间、精力和金钱。浙苏商会刚成立的时候就是他自己垫钱干事业的。所以他在铜川的浙商中很有号召力和亲和力。在铜川住了十几年,他当然把自己已看成铜川人,但是乡音这个东西很难变,有的话你得留意听,听多遍才能听清意思。

声威集团是浙江人在铜川办的最大的企业,现在也即将成为铜川最大的水泥企业。铜川产煤,也产石头,当然是生产水泥的最佳地方,秦岭水泥当年在全国名声当当响。浙江人办厂子的模式就是大家认准一个人,敢把钱交给他,一夜之间几个亿资金就凑齐了。集团董事长赵澜以前是村党支部书记,在当地做水泥企业起家,很有经营头脑,也很有威望,大家认他。他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为股东赚了钱,股东再投资把企业做得更大,目前在陕西的水泥规模已超过了600万吨。赵总头脑很清醒,没有满足现状,他认为只有在区域做到龙头老大,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才能增强,因此他正在和他的团队酝酿下一步的扩张“野心”。

浙商的成事之道,就是大家齐心协力一起赚钱,为了大家一起赚,那怕一开始自己先吃亏,先牺牲一些眼前利益或者既得利益。这让我想起一个寓言,上帝让魔鬼和天使都在一个油锅里吃饭,给的筷子很长,长过胳膊,无论魔鬼和天使自己都无法完成吃饭的动作,魔鬼只顾自己就只有挨饿。天使就不一样,天使用长筷子给对方夹食物,等大家都吃到以后,自己也就吃到了。这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古老哲学,生意场上浙商最先悟到了这个道理。

我们陕西人应向浙江人学习的方面很多。陕西人不缺头脑,浙江人也没有三头六臂。那么陕西人缺什么?我苦苦思索了多少年不得答案。你说是思想不解放?吃苦精神差?企业不诚信?小事看不上?胆量不够大?好像都有,但我觉得都不缺,也都缺。

思考的多了,我觉得还是团队精神!日本的崛起靠的是团队精神,中国发达地区的发展也靠的是团队精神,当然也不排除区位优势。有了团队精神,劣势可以转变为优势,没资源可以利用好资源,人的优劣互补,可以形成叠加优势。摒弃个人思想,摒弃利己主义,摒弃眼前利益,陕商也会很快崛起,陕西也会有大发展的时候!

(《华商报》2009年10月12日发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