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家姓之夏姓

百家姓之夏姓

时间:2022-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所处之地即为帝尧的母亲陈锋氏部落的故地,因而称为陈。妫姓夏氏的历史至少有2600年。夏姓发源于今河南省,早期繁衍于中原一带,并由河南向东西南北四面扩散。宋元明时期,夏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和南部地区迁移,西北地区的夏姓人口萎缩严重,全国形成了以苏、浙、赣为中心的夏姓人口聚集区。目前,夏姓分布以江苏、浙江为多,这两省的夏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夏姓人口的40%。

文_袁义达 邱家儒 陈建魁

姓氏起源

当代夏姓的人口已有400余万,在中国100大姓中排名第66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

夏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

第一支源自姒姓。帝尧之时,尧命颛顼帝的后裔鲧治理洪水,鲧采用堵塞之法,9年治水不成功。舜继承尧的帝位后,把鲧放逐于羽山,起用鲧之子禹来治水。禹改用疏导之法,历经13年平息了水患,封于阳翟(今河南禹州)。公元前2070年,禹继承舜的帝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封建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姒姓。夏朝传十四世十七王,曾先后建都于阳城(今河南登封东)、斟(今河南登封西北)、安邑(今山西夏县东北)等地。至夏王桀时,于公元前1600年为商汤所灭,汤放桀于南巢(今安徽巢湖市北),子孙以禹时国号夏后氏为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夏禹在南巢的后裔为巢伯。禹的六代孙少康之后裔为东楼公,周武王封东楼公为杞侯,杞国在今河南杞县。其余没有得封的夏禹后裔以夏为氏。姒姓夏氏的历史有3000多年。

第二支出自妫姓。舜的部落因居于妫水旁而姓妫。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后,封舜之子商均于虞(今河南虞城西南),史称有虞氏;又把舜的另一后裔虞遂封于遂(今山东宁阳西北)。商朝时,商王改封虞遂的后裔于陈(今河南淮阳东南)。陈所处之地即为帝尧的母亲陈锋氏部落的故地,因而称为陈。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以取代亲商朝的虞遂后裔的陈国。陈国在西周时期是十二诸侯之一,国势和地位仅次于“五霸”。陈宣公(前692年—前648年在位)之庶子西(字子夏),别其族为少西氏,生御叔。御叔娶郑穆公之女夏姬为妻,生征舒(字子南)。征舒始以先祖之字为夏氏。妫姓夏氏的历史至少有2600年。

传承迁徙

夏姓发源于今河南省,早期繁衍于中原一带,并由河南向东西南北四面扩散。源于陈国征舒的夏氏世为陈国大夫,春秋时期在河南地区发展繁衍,其影响远远超过了源于姒姓大禹的夏氏。战国时期,陈国的夏氏已经发展到在卫、齐等国为官。秦汉时期,夏姓除继续在河南繁衍外,已经向河北、安徽等地播迁,主要的迁移方向是东南的江、浙、皖地区。到晋代,夏氏已成浙江望族,最著名的郡望在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其始祖为西晋高士夏统,为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到唐宋时期,夏姓已经遍布于长江流域,尤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奠定了今天的夏姓分布格局。宋元明时期,夏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和南部地区迁移,西北地区的夏姓人口萎缩严重,全国形成了以苏、浙、赣为中心的夏姓人口聚集区。在这一时期,夏姓人口由中原向东南迁移,广泛分布于今天的安徽、湖南、湖北、江苏、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地,其中以浙江省的分布最为集中,使得夏姓最终成为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大姓。清末有福建、广东等地的夏姓人渡海进入台湾,后辗转迁入新加坡等地。目前,夏姓分布以江苏、浙江为多,这两省的夏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夏姓人口的40%。

族群名人

历史上夏姓的重要人物有:春秋陈国大夫夏区夫;战国卫国勇士夏育;秦朝秦始皇侍医夏无且;西汉方士夏贺良;东汉经学家夏恭,司徒夏勤;魏晋时期画家夏瞻;北宋资政殿大学士、金紫光禄大夫夏竦;南宋画家夏圭;明朝宰相夏言,户部尚书夏原吉,小说家夏敬渠;民国史学家夏曾佑,诗人夏敬观,作家、出版家夏丏尊,京剧演员夏月润,诗人夏敬观;当代考古学家夏鼐,大地测量学家夏坚白,词学家夏承焘。

姓氏古村落及宗祠和祠堂

古钧台 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又名夏台,此地因夏启的“钧台之享”而著称于世。《左传·昭公四年》云:“夏启有钧台之享。”杜预注:“启,禹子。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陂,盖启享诸侯于此。”夏启废禅让而实行父传子的王位继承方式,曾引起了夏朝争夺王位的激烈斗争,夏启亲率大军讨伐,经过巩固王位的激烈斗争,确立了王位世袭制,于是众多邦国朝贺,夏启在钧台举行宴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钧台之享”。钧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行“开国大典”和“国宴”的地方。明嘉靖十年(1531年)知州刘魁在州治北门内重建禹、汤庙。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知州于国璧在庙前建大门,题名“古钧台”。清末毁于兵火,仅存台基,略呈方形,高4.4米、宽7.4米、长6.15米。台南过洞两侧刻有楹联:“得名始于夏;怀古几登台。”

禹王锁蛟井 “禹王锁蛟”是关于大禹制服兴风作浪的蛟龙,以平息洪水,使人民安居乐业的神话传说,版本不一但内容大同小异。今河南商丘和禹州均有古井称“禹王锁蛟井”,但最著名的当属位于禹州市内古钧台前的锁蛟井。此井于清代末年被覆盖,现在井口的火石桩上系有铁链,一直垂到井内。从井口往下看,能够看到铁链锁着的一条青石雕刻的蛟龙,其头部露出水面,面目甚为狰狞。现在井上建有一座雕梁画栋的亭阁,井旁还矗立着一座大禹治水的雕像。

大禹陵 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以南会稽山门外3公里处,是一处融陵、庙、祠、园林于一体的古建筑群,为绍兴最享盛名之古迹。入口处建有青石牌坊,陵前甬道整齐,两旁松柏成荫,气势雄伟肃穆。相传大禹东巡时不幸病故,葬于会稽山。后世贤者为纪念大禹,修建此陵。夏禹的墓冢上面芳草茵茵,自左侧登上冢顶,有一平台,四周翠竹丛生。大禹陵碑亭始建于明代,“大禹陵”三字系明嘉靖年间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此亭于1979年重建,飞檐翘角,斗拱环持,亭前古槐盘绕,四周松竹葱郁。

禹王庙 位于大禹陵西北,规模宏大。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年)始建,宋政和四年(1114年)改为“告成观”,后复为禹庙,历代均有兴修。今庙为清初建筑,坐北朝南,围以丹墙,东西辕门相对而立,中轴线上依次为照壁、岣嵝碑亭、午门、祭厅、大殿,皆依山势而建,建筑颇似北京的天坛。从祭厅朝北仰望,一座座厚重的朱门、一道道高高的门槛,使人进庙登殿之际,顿生高山仰止、如步天梯之感。两庑偏殿,左右对称。午门单檐歇山顶,次间梁柱用垂莲悬柱。大殿于1933年重建,五开间,面宽23.96米、进深21.55米、殿高24米。殿内大禹塑像高5.85米,金柱上四副楹联由书法大师沙孟海、启功、赵朴初、王蘧常书写。大殿之东小丘上有高2米多的“窆石”,相传为大禹下葬所用。1995年,新建大禹陵牌坊、神道碑、广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启母石与启母阙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的万岁峰下,两者相距190米。启母石为一高约10米、周长43.1米的开裂巨石,为传说中夏启的诞生之处。启母阙建于东汉延光二年(123年),是汉代启母庙前的神道阙,与太室阙和少室阙并称“中岳汉三阙”,汉代因避景帝刘启讳曾改名为开母庙、开母阙。阙由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构成,又分正阙和子阙。正阙残缺较为严重,阙身画像仅存60余幅,主要内容有幻术、马技、车马出行、杂技、驯象、斗鸡、夏禹化熊等。阙铭为篆书,由东汉大臣堂溪协撰写,字体俊毅刚劲,是汉代书法精品。铭文记述夏禹治水功绩和“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精神,下部还有东汉熹平四年(175年)中郎将堂溪典的《请雨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