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溪春好蕴浮梁

双溪春好蕴浮梁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浮梁的人文鼎盛,来源于她对文教的重视。而双溪书院作为浮梁规模最大的古代学府,是浮梁书院中的典型代表。因书院旁有双溪流经,故名“双溪书院”。将双溪书院与江万里的白鹭洲书院相提并论,评价不低。双溪书院经过这次重修,设施较为齐备,占地面积为浮梁历代书院之最。他在浮梁修学宫、置学田,并按原样重建了双溪书院。作为浮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书院,双溪书院对浮梁的理学和人文的昌盛起过积极的作用。

冯会明

浮梁是一个有鲜明特色的县域,有“世界瓷都之源,中国名茶之乡”之称,“一瓷二茶”成为浮梁的标志符号,尤其是白居易《琵琶行》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更让浮梁这个唐代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妇孺皆知。

浮梁也是一个有历史文化底蕴、人文荟萃的地方!唐玄宗天宝元年(742),由新昌更名浮梁县,从而开始了浮梁县的历史。浮梁可称得上人才辈出,曾有“一王二侯三尚书,六位宰执七侍郎,三百进士名金榜,四千学子遍五州”的辉煌。“一王二侯两宰辅,六部尚书缺一部”,至今为浮梁人所津津乐道!难怪在《浮梁县志》中以“山川秀丽,风尚淳美,衣冠人物之盛甲于江右”的语句来美誉浮梁。

浮梁的人文鼎盛,来源于她对文教的重视。自古浮梁就有“乡无不教之地,村无不学之人”之说,“三代不读书,关了一栏猪”的谚语,成为通俗的民众教育理念。其中书院在浮梁地方文教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清代县志中就说:“浮梁书院之建,盛于他邑。”而双溪书院作为浮梁规模最大的古代学府,是浮梁书院中的典型代表。

双溪书院,原为南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浮梁人赵源所建贡士庄。贡士庄是宋代专门为科举考生筹措教育经费而设立的民办组织,具有一定的教育公益基金的性质。

至元十七年(1280),经赵源之孙赵镇远请求,在江东按察副使粤屯希鲁的倡导下,于浮梁县治“北湖右”,今旧城莲荷塘这地方,创建双溪书院。因书院旁有双溪流经,故名“双溪书院”。书院建成后,先后聘请赵介如、胡云龙为山长,相继主持书院讲学。

赵介如,字元道,浮梁人,宝祐四年(1256)进士。他是南宋著名宰相江万里的弟子,南宋时曾任饶州通判、漳州知州。宋亡之后,江山易主,赵介如以南宋遗民自任,不做新朝臣民,安于贫困,隐居不仕。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确立之后,由于赵介如的声望与学术影响,他被朝廷强起主讲双溪书院,担任双溪书院首任山长。他对双溪书院明确提出“不事科举,而专义理之学”的办学宗旨,把传习程朱理学、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书院的首要任务,通过书院培养学生品行,读书讲学来传播理学,培养自己学派的人才。但事与愿违,虽然不以科举为目的,但他的学生中先后有郑合生、章谷卿、徐逊、汪克宽等都金榜题名,考中了进士。

胡云龙是开庆元年(1259)进士,在南宋时曾任知县,继赵介如之后任双溪书院山长。

十年之后,至元二十七年(1290),双溪书院遭受了一次灾难,被寇焚毁,“越十年庚寅秋,寇至,焚延书院,惟孔颜二像犹存”。两年之后,至元二十九年(1292),廉访佥事姚燉又在北湖原赵氏别业的基础上重建书院。对于这次重建,南宋爱国词人、大学者刘辰翁和前任山长赵介如分别为之作记。刘记称:“自古心公为鹭洲而吾乡之友达于礼,公每退,深衣行水竹间,抚诸生优游自得,不知气变而质化。其后余至沧洲,规制宛然如鹭洲……”将双溪书院与江万里的白鹭洲书院相提并论,评价不低。赵介如的记中,对这次的重建及教师情况作了说明 :“明年辛卯冬,廉访佥事竹居姚公燉循行属邑,登临故址依然,曰 :‘此竹庵公遗迹也。’遂命少府燕山王君存古董其事,俾介如同山长胡云龙、教谕程云瑞、讲宾朱以请副之,具捐资示倡。”重建后的双溪书院以王存古为山长,依旧遵循了“不事科举而专义理之学”的传统,除祭祀孔子之外,别立祠祀朱熹、饶鲁、金去伪等理学大家,既建有祀奉孔子的礼殿,瞻仰先贤的左堂右舍,又有专祀朱熹、饶鲁等理学家的别祠,有教师讲学用的“人文四斋”,有学生读书用的“小轩”,还有“庖膳房”等。双溪书院经过这次重修,设施较为齐备,占地面积为浮梁历代书院之最。

明初,书院再次被烧毁。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浮梁知县周起元又一次主持重修。周起元(1571—1626),字仲先,福建海澄县海沧后井衙里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乡试解元第一,次年中进士,随后出任浮梁知县。周起元到任后,“亲贤仁廉”,十分重视地方教育。他在浮梁修学宫、置学田,并按原样重建了双溪书院。书院建成后,他邀请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著名文学家汤显祖前来浮梁游览讲学。汤显祖欣然前往,来到浮梁后,品饮名茶,鉴赏美瓷,游览昌江,并写了《浮梁新作讲堂赋》一文,不惜笔墨,对浮梁之风土人情大加颂美:“乡老提朝夕之塾,游童遵出入之伦。国游藏于经解,家韫席于儒珍。”特别是对浮梁之茗之瓷和文教事业,给予了高度评价,文中写道:“今浮梁之茗,闻于天下;惟清惟馨,系其揉者。浮梁之瓷,莹如水玉,亦系其钧,火候是足。然则无清英之意者,不可以及远;鲜阴阳之力者,不可以致用。故夫通人学士,坐进此道。”他以浮梁地方特产茶叶和瓷器的制作为比喻,来论学习的方法、态度及修习之乐。双溪书院,借汤显祖的“名人效应”,作了一次特别的宣传。

天启五年,魏忠贤为打击东林党人,下令废天下书院。双溪书院也因此废毁,房宇被变卖,书院沦为民宅。一直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县令黄泌在双溪书院旧址上,另建“绍文书院”,取“绍文怀贤”之意,继承双溪书院及先人的事业。

作为浮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书院,双溪书院对浮梁的理学和人文的昌盛起过积极的作用。同时,书院通过教化乡党子弟,也改善了浮梁的民风,形成了“民乐于耕桑以自足,士泽诗书以待时”的良好风气,对浮梁文化的普及、教化的昌明,功用良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