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文化经典打造经典校园以传统文化支撑德育建设

用文化经典打造经典校园以传统文化支撑德育建设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酝酿,反复讨论,我们选择的方法是,用传统文化经典打造经典校园文化,即用传统文化来经营学校,用民族精神来支撑德育之柱,用中华美德来丰富道德资源。作为以传承文明为天职的中小学教育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对小学生,在其人生起始阶段,需用传统文化涂亮他们的人生底色,用中华美德和民族精神滋养他们的心灵。诵读经典,孕育文明。

宜安镇东焦小学 高志利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校园文化为学校教育提供熏陶人的氛围,我校根据实际,全方位规划设计校园文化,并与学校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德育建设需要滋养,需要支撑,不能只是人云亦云地开展一些活动,随波逐流地搞一些应景动作,不能把德育工作当成风向标或随想曲,必须培植良好的土壤,扎根师生的心田。经过酝酿,反复讨论,我们选择的方法是,用传统文化经典打造经典校园文化,即用传统文化来经营学校,用民族精神来支撑德育之柱,用中华美德来丰富道德资源。

一、思考与定位

一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社会发展,必须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而现实的发展,也呼唤着传统文化回归,在培养一代有根的现代中国人方面大有作为。

二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靠的不是上帝和管理,而是文化,它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作为以传承文明为天职的中小学教育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对小学生,在其人生起始阶段,需用传统文化涂亮他们的人生底色,用中华美德和民族精神滋养他们的心灵。

三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需要。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名片,学校深刻的文化内涵应是一个学校的最大特色。农村小学无法在办学背景、办学基础上与城市学校相比,特别是教育技术现代化方面更是处于落后境地。但是坚持传统与现代兼容,以传统为源,以现代为流,以人文为本,以科学为用,是可以做到的。

四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德育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德育课程的改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农村小学受师资、地域、时空限制,德育资源相对贫乏,但传统文化里取之不尽的德育富矿,相对地受现代技术和物质限制较少,如《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既是古代启蒙读物,也是道德教科书,尤其体现“文以载道”的思想。因此以经典诵读为承载的文化传承活动,既是课程的开发,又是德育的延伸。

二、实践与探索

(一)用传统文化提高校园品位

芳草萋萋,绿树成荫,花开似锦,这是校园环境建设的“温饱型”要求,凡是具有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校长都会在绿化校园上有所作为。但从绿化到文化,必须实现质的飞跃,教育的本质意义也呼唤着这种飞跃。美的感受是表层的,德的熏陶、智的启迪才是内在的。

鉴于以上认识,首先,我校在环境的建设上,着眼于文化品位的提升,并用传统文化的经典增加“含金量”。我校在校园东墙画了有关《弟子规》的图画;南墙的“悦读苑”配以诗配画,“润德苑”配以德育故事画;西墙是“传统文化”知识长廊。其次,增强儒雅厚重的文化气息。我们不仅在围墙、楼梯、走廊、教室内外开辟文化长廊、星星展窗、悬挂名人画像、格言牌匾,让每一扇墙壁都“说话”,而且重笔描绘,区域性凸现特色。开发乡土德育资源,建设革命传统教育园地,开发“太行娇子”人文资源,以王克新烈士为主开辟革命志士长廊,让学生了解本村光荣史。

(二)用传统文化提升师德境界

用传统文化营造校园文化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阅读经典,也要温故而知新。一方面,我们以教研组、备课组为阵地,经常性地进行深度汇谈,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以避免“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的闭塞。另一方面,校长将专业引领的切入点放在读书与实践上,带头以从容的气度、古典的心情读研经典,并撰写心得、交流体会,激发教师用原创作品丰富自身底蕴的积极性。在向传统文化的峰颠攀登的路途中,诸如教学相长、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举一反三等思想和方法,犹如路旁花草,信手采摘,或情有独钟,或博取广收……经过读书、实践、反思,使“教育的智慧大多是古老的智慧”成为一种共识。

(三)用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旨在为学生的成长打底、奠基、壮骨,即用传统文化涂亮其生命底色,夯实人格基础,锻造精神脊柱。开展诵读经典,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少先队活动以及语文、音乐、美术、书法等学科相结合。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与班队活动相结合。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召开“曾子杀猪”、“孟母三迁”、“黄香温席”等传统美德故事会;编手抄报、建读书笔记、选座右铭,班级每天一句、学校每周一句,以文化经典中的格言警句自律、律人;写心得,写感悟,聆听先哲教诲,抒发内省之声;各个班队组织开展的“读、背、议、做”系列活动和“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队会更是丰富多彩,卓有成效。

诵读经典,孕育文明。知其要,育其德,导其行。如我校实行整队离校、楼梯文明提示岗、校园环境小卫士制度,就是着意赋予“温、良、恭、俭、让”的传统道德以时代内涵,学生在“低声说话,得体问好,由衷礼貌”的训练中,在“不乱花钱、不吃零食、不随便丢弃”的告诫中,在“室外上课列队行进,上下楼梯一律右行,时时处处顾及别人”的细节中,培养绅士风度和淑女气质。而“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面必净,衣必整,纽必结”等提示语,见之于图书架、仪表镜等处,具有随时提醒警示之功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