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圈套》的分析

对《圈套》的分析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我们应该肯定,《圈套》的语言是非常生动和形象化的。不过我们衡量《圈套》,虽然着重在肯定它的优点,但却并不妨碍说明它是多少还存在着一些缺点的。把《圈套》这首诗和《刘胡兰》比起来也许是不大贴切的,但无论如何我们得承认,如果李万开没有真正为农民谋利而工作和斗争,则在第七节便不会出现一个“不顾死活救同志”的英娥娘。

阮章竞先生的诗,不只是能运用民间形式和口头词汇,并且能适当地加以提高,使他更能有力地把作品的主题表现出来。如这首长诗《圈套》便很足以说明这些,我们读下去不但觉得美丽、动人,并且也觉察到含有很深厚的泥土气息——劳动人民的气息。

作者说明这首诗是一个俚歌故事,它的内容是写地主杨道怀如何利用农民的落后性,用计来破坏他们对农会主任李万开的信仰并暗中操纵农会,以达到他“变天”的梦想。但他的阴谋终于失败了!

这首诗的故事是循着两条线发展的,它包含了暗的和明的两方面:以李万开为中心而发展的,是一条明线,从头到尾贯穿这个故事;以杨道怀为中心而发展的,是一条暗线,代表着暗的这方面。这两条线有四处相交的地方,前面三次相交形成了三个“圈套”,后面的一次相交便是故事的大团圆的结尾。由于它们的发展密切地联系着,故结构方面便显得紧凑,而故事本身也便不觉得单调。

首先,我们应该肯定,《圈套》的语言是非常生动和形象化的。它很恰当地把人民的口语融合到诗词里去,构成了有机的一部分。作者不是消极地把民间语言用作点缀或装饰,而是积极地通过这些人民口中的语言,去加强题旨的表现。

诗,不是标语口号,它要写得含蓄。所谓含蓄,换句话说便是用很少的文字来表达很多的意思,把大大的一堆内容压缩在小小的文字盒子里。正如高尔基所说:“让多一点位置给思想,让少一点位置给文字。”写诗,要特别懂得文字的节俭。

以很少的字写很多的内容并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学习文字的加工和锻炼,尤其是像《圈套》这样的俚歌故事,绝不能用“编年体”“流水账”那样线的延长、发展的手法来写,而应该是抓住题材的几个重点,削去较轻的事物或过多的枝叶,把内容集中在一点上表现出来。在《圈套》中,对于这方面作者是基本上能够掌握的,如第2页写道:“十冬腊月大年尽,开天辟地头一回,不见小鬼来要租,没有判官来逼债。”读者也许以为,地主被打倒了,农民能够过一个快乐的年,多好啊!但是事实上并不如此,地主暗中是有一套诡计的。假如要全盘地解释明白,便非啰里啰唆一大套不可,不胜其烦,而不加以说明便一笔掠过又不好,因此作者便很经济地用两句诗点清了故事发展的眉眼:“柿子甜甜柿树荫,好皮好面藏黑心。”这很清楚地把故事发展的线索提出来,说明糖衣里包着的是毒药。

所谓“好皮好面藏黑心”具体地表现在三件事情上。第一件是年关“送礼”,送面粉和布到李万开家里;第二件是正月十五闹红火,利用农民的落后性,中伤万开、孤立万开;第三件是用玉枝老婆出面挑拨万开和金女的情感,想借此篡夺农会主任的职权。贯穿着这三件事写出了地主杨道怀的阴谋诡计,但还没有把细节全部说明。直到最后从金带和玉枝的供词中才把地主的黑心和盘托出,这样把这三个“圈套”作为故事的重心来写。一方面令故事的发展一层比一层深入,一方面又省去许多文字。以精炼的文字表现了丰富的内容,这种手法是值得学习的。

在整首诗里面,作者用了很多对照的写法,这是为了借这件事烘托另一件事,或造成了一个特定的气氛,如“家家都忙剁肉馅,你娘切的玉黍面”(第2页),是最明显的例子。再如:“万开光身躺炕上,老娘缝补破衣裳。针针缝呀针针叹,线线绞结娘心肠。‘雀儿命,穷到底,年年三十补破衣。成天在外头闹翻身,翻来覆去还饿肚皮!’”作者挑选除夕这个场面来写,突出地表现万开家穷苦的气氛。“补破衣”“饿肚皮”,这给李万开母亲受贿设了一个伏笔,也因此显出李万开做农会主任的大公无私的精神。

到第7页才写农民对李万开的爱戴和真实的情感。当玉枝等人打万开时,许多农民都痛心地感到“野狼不是咬万开,是咬咱们的农户哩!”这样一方面写出茂海和三才因为中杨道怀的计,对万开有了反感;一方面又说明农民之中,有许多是认识清楚的,他们同情万开,想办法救他。既刻画了落后这一面,又写出了进步这一面,不让故事因为过分强调黑暗而忽略了光明。

不过我们衡量《圈套》,虽然着重在肯定它的优点,但却并不妨碍说明它是多少还存在着一些缺点的。如对李万开的描写,除了从他拒绝地主贿赂表现了大公无私的精神外,在这首长诗中我们竟无法对李万开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作者把他写成好似浑浑噩噩、不识不知的样子,只朝着地主摆下的“圈套”钻,这样地描写一个农会主任可以说是不恰当的。同时,在第7页以前,李万开和农民的关系一点都没有提及,作者把全部的注意集中在故事上面,只看见那几个“圈套”,读者会怀疑,一个脱离群众的农会主任难道会为农民所爱戴吗?这里,可以拿《刘胡兰》(虽然说它是一出话剧)来做一个比较:这个剧本是经过修改的,作者第一次写它的时候,看不出刘胡兰的生平,因此重写的时候,便增添了刘胡兰领导全村妇女打饼子,做军械,亲自冒雪劳军,掩护伤员的事迹。这样的修改是合理的。我们不能把刘胡兰光荣的死和伟大的生分截开来。因为不是一个忘我工作的刘胡兰,便不会是一个从容就义的刘胡兰!把《圈套》这首诗和《刘胡兰》比起来也许是不大贴切的,但无论如何我们得承认,如果李万开没有真正为农民谋利而工作和斗争,则在第七节便不会出现一个“不顾死活救同志”的英娥娘。但作者却忽略了这点,没有很好地在前面写李万开和农民的关系,直到最后才写出农民同救护李万开的事来,这样的表现方法无疑是不大妥当的。

整首诗共分十节,其中最短的为第三节,不过在我们看来,第三节却是过长了,作者有充分的理由把它和第二节或第四节合并。这节的内容写村长和全村的进步分子去帮助其他村庄搞工作,村子里单留万开一个人负责任。为了这一件小小的事情(村长和进步分子离村,是旁枝而不是故事的主流,只要交代几句便可以清楚了)却用上了23句,和上面所提及的写法比较起来,显得多么不经济啊!

最后,作者对李万开的教育、批评是不够的,过分地忽略了他在工作中所犯的过失和错误。我们的同情固然应该百分之百地放在李万开这一边,把愤恨放在地主身上,但李万开的错误亦不小,应该在作品中加以批评。这样,同时也就教育了无数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同志了。

(1951年1月14日重写于清华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