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戚继光在北仑

戚继光在北仑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戚继光在驻军北仑期间,还发明了一种新兵器,名叫狼筅。因北仑盛产毛竹,戚继光在长而多节的毛竹顶端装上铁枪头,两旁枝刺用火熨烫得有直有勾,再灌入桐油,敷上毒药。戚继光的戚家军在北仑抗倭期间,还驻兵后所、郭巨、司城岙、三山等地,与当地人民挖护城河、筑围城、构建城内街道。戚继光还有一位北仑战友,名叫李镠,是大溪东人,诰封“镇海大将军”。此外,戚继光还在北仑留下了一段“灵岩作诗植树”的佳话。

金秋时节,当我从西侧沿着台阶登上戚家山山顶时,迎面吹来了一阵凉爽的风,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山顶有一数千平方米的平整之地,边上还有用乱石砌成的营垒,我用双脚丈量着这块神奇的土地,思绪不禁被拉向岁月的深处……

450多年前,也就是在这块土地上,戚家军在这里建立了可纳三五千人的营垒,3000多名军士在营垒接受军训,这些军士学兵书、练阵法。有一天,一位身着战袍、身材魁伟的年轻将军前来视察,他指点之余,要求教练官熟读兵书《纪效新书》,又训导军士们如何演练兵法,如何灵活运用作战技法,把作战要素烂熟于心。军士们士气高涨,杀声震天。那位将军就是抗倭名将戚继光。

嘉靖三十四年,浙东南地区倭患严重,戚继光奉朝迁之命,赴浙任都司金事,次年补参将,守镇海。

在那血雨腥风的抗倭年代,戚继光与北仑及北仑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史书或民间传闻,都随处可证。戚继光著名的“鸳鸯阵”,就是在北仑这块土地上发明的。戚继光根据与倭寇的作战经验和江南水乡特点,总结创造出来的“鸳鸯阵”,就是以11人为一编队,最前为队长,次2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重箭、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鸳鸯阵”是令倭寇望而生畏的一种作战方法,它的教导队和练兵场就设在小港的戚家山山顶。最初接受此法集训的是浙江总制胡宗宪,他决定把曹天佑所属的3000名士兵,交给戚继光训练。此阵法在随后的“龙山战役”“缙云抗倭”战中,初试得手,倭寇闻风丧胆。后来,戚继光因抗倭需要,又在浙江的义乌农村招兵3000人,经过三个月的强化训练,新兵纪律严明,阵法娴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戚家军。这支新军在台州、宁海、象山、沥港等战役中大显身手,令倭寇兵器失效,落海而逃。

同时,戚继光在驻军北仑期间,还发明了一种新兵器,名叫狼筅。因北仑盛产毛竹,戚继光在长而多节的毛竹顶端装上铁枪头,两旁枝刺用火熨烫得有直有勾,再灌入桐油,敷上毒药。战斗时,倭寇长刀虽锋利,却砍不断软枝,竹节层层交错,能挡住长枪刺入,狼筅兵在前冲阵,长枪兵紧随左右,大刀接应于后,杀得倭寇死伤无数。再后狼筅改成铁制,其械形体重滞,械首尖锐如枪头,械端有数层多刃形附枝,呈节密枝坚状,均为力大之人所使用。戚继光在北仑练兵实战中完善的《纪效新书》载:“缘士心临敌动怯,他器单薄,人胆摇夺,虽平日十分精习,便多张皇失措,忘其故态。惟筅则枝茂盛,遮蔽一身有余,眼前可恃。足以壮胆助气,庶人敢站定。”其技击方法主要有:拦、拿、挑、据、架、叉、构、挂、缠、铲、镗等。

戚继光的戚家军在北仑抗倭期间,还驻兵后所、郭巨、司城岙、三山等地,与当地人民挖护城河、筑围城、构建城内街道。至今,当地还留有许多戚家军的后代。

北仑渔民用的泥艨船,也为戚继光的戚家军所用。戚家军利用泥艨船在海涂上来去自如,既可单兵作战又可聚而攻之的特点,偷袭在海涂上跋涉的倭寇,令倭兵眼花缭乱,猝不及防。

戚继光还有一位北仑战友,名叫李镠,是大碶溪东人,诰封“镇海大将军”。李镠不但与戚继光同去义乌征兵,还一同教练“鸳鸯阵”法。俩人还共同指挥了“台州大捷”,戚、李在战斗中建立生死友谊。

此外,戚继光还在北仑留下了一段“灵岩作诗植树”的佳话。说的是戚继光在北仑抗倭期间,专程拜访昔日挚友李僧,李某因违军法被削发为僧后到阿育王寺做和尚,戚、李两人通宵畅叙,临别戚继光作了《夜宿阿育王寺》诗,曰:“十里青青竹作围,连天山色欲西飞。不因国愤冲双鬓,便与支支老翠微。”次日,李送戚至太白山下的一条清溪边,戚继光的坐骑在溪边饮水回来时,折断了一棵小樟树,戚继光十分惭愧,向农家道歉并要了一棵樟树苗,亲手栽种作为补偿。至今,那棵樟树依然挺立在大碶溪东村呢。

戚继光戎马生涯,在浙东南抗倭八年,不仅写成并完善了《纪效新书》,期间还写下了许多诗篇,最有名的乃题为《韬铃深处》的名诗:“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尘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如今,戚继光和戚家军虽已成为历史,但他们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已成全国海防遗址而被保留下来,他们的后人已将昔日山脚下抗倭的战场,建设成为一座生机勃勃的滨海城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