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客串“青帮大佬”,挂名“挺进司令”

客串“青帮大佬”,挂名“挺进司令”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大通悟觉”论资排辈,以大字辈为最高。当时“大”字辈的师父已经没有了,因此“大”字辈的人可以代替师父收徒。克文带着李金标等徒弟回到天津,打起了“挺进军”的招牌,在私宅内成立了“司令部”和“八大处”,“承启处”就是自家的门房,处长就是克文的管家。李金标以“军长”自居,在大门外安了几个站岗的卫兵。冯玉祥的国民军开进天津后,勒令撤销“挺进军”司令部,袁、李等人以北洋余孽的罪名遭到通缉。

克文喜欢与人结金兰契。他的盟兄弟有辫帅张勋、号称天王老子的张树声、内廷供奉的老乡亲孙菊仙,也有龙阳才子易实甫、林屋山人步翔棻、纲师园旧主人张今颇、书法家刘山农,以及作家周南陕、周瘦鹃等。

袁世凯死后,克文感到没有了依靠,就加入了青帮。青帮源于清乾隆年间兴起的哥老会,无非以武犯禁,秘密进行。至清末,哥老会的一支,名曰青帮,势力遍布江湖,厥数尤众。按照“大通悟觉”论资排辈,以大字辈为最高。当时“大”字辈的师父已经没有了,因此“大”字辈的人可以代替师父收徒。克文的这个“大”字辈,有人说是花了很多钱才买到手的。他曾在上海和天津分别开过香堂,广招门徒。

开香堂时,是不准许帮外人偷看的,包括亲属。开堂的时候,先在屋内的香案上供上两个纸牌位,供的是潘、钱两位“祖师”;在屋门外摆一个茶几,也供上一个纸牌位,那是一位姓张的“祖师”。有一个人在茶几旁看守。每次开香堂,总有上百人来参加,还准备很多桌酒席。仪式完了,大家分坐,又吃又喝。酒席的费用,是由他的徒子、徒孙们分担的。

拜师时,克文先点上香,磕过头,接着便是拜师的人向上磕头。一共要磕一百二十个头,每磕一个就站起来,然后再继续磕。磕完了头,还要跪在那里发誓。拜师的誓词内容大致是:一不许奸盗邪淫,二不许欺师灭祖,三不许倒采荷花(意思是帮里的人不准和本帮人的家属发生暖昧关系),四不许泄露秘密。如果违反了其中一条,就要受到“五雷轰顶,仰面还家”的惩罚。发完了誓,还要向师父、师兄弟行礼。

外界盛传克文弟子达数百人,实则没有这样多。他深恐过于招摇,生出是非,就在《晶报》上登了一篇《门人题名》称:“不佞年甫三十,略无学问。政求师之年,岂敢妄为人师。乃有好事少年,不鄙愚陋,强以人之患者,加诸不佞,既避之不获,复却之不可,忝然居之,自觉愧悚。而外间不谅,更有不辞自卑,托言列门墙者,殊繁其人。在彼则偶尔戏言,在予则益增颜汗。或且讥予冗滥,诟予妄谬,不尤自恧欤!乃就及门诸生,记其名字,以告知我厚我者焉。”

克文认可的徒弟只有沈通三、沈恂斋、邱青山、金碧艳、孔通茂、朱通元、温廷华、李智、董鸿缓、庄仁钰、周天海、唐敦聘、戚承基、徐鹏、金珏屏、陈通海十六人。“或学识超迈,或年齿加长,若言师道,实有忝焉!又有荆君剑民,亦曾请列门墙,不佞再三辞谢,并愿附于友例,乃蒙谅原,心乃释然。此外则无矣。苟有自称者,予亦不敢承焉。”

以后尚有从之为师者,不限于帮会,或向他学书,或向他问字,如汪梦华、周世勋、朱柱石、程宫园、俞逸芬、陈鬯若、谢之光、张庆霖、李金标、曾焕堂等。十六人中的金碧艳、金珏屏弟兄因行为不检,被克文摈诸门外,还在《晶报》上写了一篇《小子鸣鼓而攻之》。有人开玩笑说:“袁老二居然作孔老二口吻,《晶报》出了圣人了!”

1924年9月,应名伶陈德霖之邀,克文回到北京,准备在新民大剧院出演《游园惊梦》,京城各报纷纷打出广告“名票袁二公子,不日将登台献艺”。袁克定听到这个消息,认为克文是“玷辱家风”,找到警察总监薛松坪派警察准备把克文关起来。警方不让卖票,克文就送票。演出时他命徒弟们把着戏院的前后门,不让警察进来。薛松坪无法,亲自来到戏院,劝他不要再唱。克文笑道,“明天还有一场,唱完了,我就不唱了”,结果还是演唱完了才算罢休。这两场戏,克文自家倒贴了三四千大洋。

克文有个叫李金标的徒弟,曾在上海福州路大西洋菜馆为从天津来沪的袁克文接风洗尘,一共摆了二百多桌酒席。袁克文和梅兰芳等文化名流坐在首席。黄金荣、杜月笙等青帮头子和洪帮头子蒋伯器、徐朗西都亲自到袁克文下榻的东亚饭店前来拜访。

1927年初,张宗昌曾请袁克文到济南票戏,封给克文一个高级顾问的头衔,还想让克文在上海给他操持一份报纸。克文回到上海就都忘掉了。张宗昌直鲁联军北进时,盛邀袁克文出任“挺进军”司令,在李金标的怂恿下,克文稀里糊涂就接受了这一委任。

克文带着李金标等徒弟回到天津,打起了“挺进军”的招牌,在私宅内成立了“司令部”和“八大处”,“承启处”就是自家的门房,处长就是克文的管家。李金标以“军长”自居,在大门外安了几个站岗的卫兵。克文终日泡在国民饭店,从不过问。倒是李金标吆五喝六地威风了几天。冯玉祥的国民军开进天津后,勒令撤销“挺进军”司令部,袁、李等人以北洋余孽的罪名遭到通缉。李金标逃回上海,克文则隐身在租界里躲避风头,一直到通缉令撤销。此事成为当时的一大笑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