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圣贤里缅怀黄佐

圣贤里缅怀黄佐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今其北面健民药房旁边还有一条小巷,名叫圣贤里,也因纪念黄氏大宅而名。圣贤里上述门联乃清代广东名诗人黄培芳所书,虽然口气颇大,却并非自吹自擂,而是名副其实的世泽绵长。21岁中解元,31岁中进士。黄佐号泰泉,故后来其故居附近街巷命名为泰泉旧里、大司成里。其诗清丽奇绝,与张维屏、谭敬昭并称诗坛“粤东三子”。其中《广州城坊志》是后世考证广州城中老街巷的重要参考书。如今尚有圣贤里,可供人缅怀黄氏数代人的事迹。
圣贤里缅怀黄佐_广州越秀古街巷.第3集

三百年里第;

十七世书香。

这副对联原是泰泉旧里黄氏大宅的门联。泰泉旧里原位于今越秀区北京路青年文化宫的范围中,邻近还有一条大司成里。如今其北面健民药房旁边还有一条小巷,名叫圣贤里,也因纪念黄氏大宅而名。

圣贤里

上述门联乃清代广东名诗人黄培芳所书,虽然口气颇大,却并非自吹自擂,而是名副其实的世泽绵长。他的爷爷黄佐是黄氏一族中最著名的一位。

黄佐(1489—1566),字才伯,号泰泉,广东香山县荔山(今属珠海)人。他的祖父黄瑜、父亲黄畿,均为一代儒宗。黄瑜于明成化五年(1469)任广东长乐(今五华)知县,离开官场后到广州建屋定居,在门前种了两棵槐树,吟咏其间,世称“双槐先生”。黄畿精通三才、五行,著有《三五元书》、《易说》,世称“粤洲先生”。清初屈大均著的《广东新语》称:“粤人著书之精奥者,以畿为最。”黄佐家学渊源,8岁能诗词,并攻天文、历算之学。21岁中解元,31岁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南京国子监祭酒等职,官府曾为他立“大司成”牌坊。“国子监”,相当于今高等教育部,“祭酒”相当于部长。“大司成”乃“国子监祭酒”的别称。黄佐号泰泉,故后来其故居附近街巷命名为泰泉旧里、大司成里。

黄佐的做官箴言是:“首为清,次为慎,三为勤。”不过,他这学者型官员终究难以得意于官场,后来他以母病为由辞官归广州居住,既著书立说,又把白云山景泰寺改为泰泉书院,广收弟子。他的弟子中不乏俊贤之才。如明代岭南诗坛著名的“南园后五子”中的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均出自黄佐门下。

在学术上,黄佐是明代学坛中独树一帜的人物,著有《诗经通解》、《礼典》、《乐典》、《乡礼》、《小学古训》、《续春秋明经》等。在诗坛上,黄佐也是一代宗师,著有《两都赋》、《泰泉集》等。他的诗雄直恣肆,独有风格,被后人誉为“广东的韩愈”,清代诗坛大家朱彝尊认为他是岭南诗派的领袖,功不可没。黄佐在地方文献方面的贡献尤为卓著:正德年间写成《广州人物传》二十四卷,分门别类记载广东历代先贤近二百人;嘉靖六年(1527)编纂成《广州府志》,共七十卷五十余万字;嘉靖三十七年(1558)主纂《广东通志》,历时三载,成书七十卷,此书为后世所重;还编成《罗浮山志》、《广西通志》、《香山县志》等。黄佐还有史类著述《通历》、《革除遗事》、《翰林记》等。他去世后,朝廷诏赠礼部左侍郎,谥“文裕”,故后世亦尊称他为黄文裕。

今日青年文化宫

黄佐收藏了不少书籍,曾在故里建藏书楼,名叫“宝书楼”。到清代嘉庆年间,他的裔孙黄培芳将宝书楼改建,易名“岭海楼”,请广东学政翁方纲题写楼匾。黄培芳(1779-1859),字香石,道光年间官至内阁中书、肇庆府训导等职,后归居泰泉旧里,号“粤岳山人”。其诗清丽奇绝,与张维屏、谭敬昭并称诗坛“粤东三子”。之后,黄家仍代有才子,如黄照文、黄鲸文、黄映奎、黄佛颐等,皆著述有成。黄佛颐(1886- 1946),字慈博,黄映奎之子,宣统元年(1909)拔贡。历任广东通志局分纂、香山县修志局分纂等职。他著有《广东乡土史》、《岭南藏书家考略》、《广州城坊志》等书。其中《广州城坊志》是后世考证广州城中老街巷的重要参考书。数百年间,黄氏能以文章学术传家,里第仍能保存,是很难得的。

大司成里和泰泉旧里在抗日战争时期遭日本军机轰炸,夷为平地,后该地曾为游乐场。新中国成立后,此处建为青年文化宫,靠北部分即为两街故址。如今尚有圣贤里,可供人缅怀黄氏数代人的事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