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议论与记事之文

议论与记事之文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自清认为,辞命的重要,代表议论文的发展。事实上,私家著作的出现,使得学术日渐平民化。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记事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左传》之后,记事文的代表作就是司马迁的《史记》。朱自清认为《史记》的文字最大的贡献在于描写人物。骈体原也是些记言、记事之作,后来被提出一部分来,与诗赋并列在“文”的尊称之下,可谓“附庸蔚为大国”了。

【国学笔记】

★西汉普通文字,句子很短,最短有两个字的。东汉的句子,便长起来了,最短的是四个字;魏代更长,往往用上四下六或上六下四的两句以完一意。所谓“骈文”或“骈体”,便这样开始发展。

★梁昭明太子在《文选》里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可以说是骈体发展的指路牌。他不选经、子、史,也不选“辞”。经太尊,不可选,史“褒贬是非,纪别异同”,不算“文”;子“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辞”是子史的支流,也都不算“文”。他所选的只是“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之作。

品读大师】

朱自清认为,辞命的重要,代表议论文的发展。第一种私家著作《论语》开创了以记言为主的议论文,朱自清说:“记言体制的恢张,也是自然的趋势。这种记言是直接的对话。由对话而发展为独白,便是‘论’”。他认为,初期的论,“言意浑括”,代表作有《老子》《墨经》《韩非子》“储说”的经、《管子》的《经言》等。再进一步,就是恢张的论,如《庄子·齐物论》等篇以及《荀子》《韩非子》《管子》的一部分。还有一种“寓言”,借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庄子》多用神族,《韩非子》多用历史故事,也是继承《庄子》的神族寓言而加以变化。战国游士说辞时还好用譬喻。譬喻成了风气,开了后来辞赋的路。

论是进步的体制,但还只以篇为单位,“书”的观念还没有。直到《吕氏春秋》,才成了第一部有系统的书。事实上,私家著作的出现,使得学术日渐平民化。著作越来越多,流传也越来越广。“雅言”便成了凝定的文体了。后世大体采用,言文渐渐分离。

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记事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朱自清认为《春秋左氏传》就是记事文的里程碑。《左传》从分国记言的《国语》中取材很多,朱自清说它“铺排的记言,一面以《尚书》为范本,一面让当时记言体的、恢张的趋势推动着,成了这部书”。《左传》最擅长战争的记载,能够把千头万绪的战事叙得层次分明,战场描写更是栩栩如生。

《左传》之后,记事文的代表作就是司马迁的《史记》。朱自清认为《史记》的文字最大的贡献在于描写人物。写人需要精细的观察和选择,比较《左传》写事更难。朱自清引班彪论《史记》的“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来说明司马迁写人也是行文委曲自然。又说他“往往即事寓情,低徊不尽,他的悲愤的襟怀,常流露在字里行间。明代茅坤称他‘出《风》入《骚》’不错的”。

到了赋的时代——汉代,所有的作家几乎都是赋的作家。赋的特色是铺张、排偶、用典故,朱自清认为一切的文体,都受了赋的影响。西汉记事记言都还用散行的文字,语意简明,到了东汉,散行里夹着排偶,此后,排偶用得越来越多。西汉的赋,虽用排偶却还重自然,并不力求工整,从东汉到魏,则越来越工整,典故也越用越多。随着句子长度的增加,“骈体”文开始发展。骈体出于辞赋,夹带着不少抒情成分,而“句读整齐,对偶工丽,可以悦目,声调和谐,又可悦耳,也都助人情韵”。

有关于“文”的定义,朱自清比较认可萧统和梁元帝的观点。萧统在《文选》里所选的只是“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之作:“事”是“事类”,就是典故;“翰藻”兼指典故和譬喻;典故用得好的,譬喻用得好的,他才认为是“文”,才选在他的书里。而梁元帝说:“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意思是,用典故、有对偶、谐声调的抒情作品才叫做“文”。这种“文”大体上专指诗赋和骈体而言,但不包括章奏等应用文式的骈体。朱自清说,汉代把诗赋称为“文”,把记言、记事之作称为“文辞”或“文章”。骈体原也是些记言、记事之作,后来被提出一部分来,与诗赋并列在“文”的尊称之下,可谓“附庸蔚为大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