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诗的创始者

西部诗的创始者

时间:2022-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0年2月,中国诗歌学会授予昌耀首届“厦新杯中国诗人奖”。昌耀是中国西部诗的代表诗人,《人民文学》主编、诗人韩作荣在《昌耀的诗》诗集的序言中,称昌耀为“诗人中的诗人”,“他的作品即使和世界上一流诗人相比,也不逊色”。从此,昌耀便在西部的荒原扎下了根,成为西部诗歌中卓然的灵魂。昌耀诗语言特征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文言特质,或者叫古语特征,这是昌耀诗歌语言的特色之一。

中国西部诗的创始者,是昌耀。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籍贯湖南桃源。1950年参军,入师文工团。1953年,在朝鲜战场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1955年,他既出于对“开发大西北”号召的响应,又出于对中国西部的向往,来到青海,被安排在青海贸易公司。1957年因发表诗作《林中试笛》(二首)被打成“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达二十二年。

1979年平反复出后,昌耀倾尽全力,采掘情感深处沉积已久的艺术矿藏,先后推出《大山的囚徒》《慈航》《山旅》《划呀,划呀,父亲们》《河床》等诗作,震动诗坛,震撼读者。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被选为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97年被青海省文联评聘为一级作家。结集出版的著作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耀的诗》和《昌耀诗歌总集》等。2000年2月,中国诗歌学会授予昌耀首届“厦新杯中国诗人奖”。

昌耀是中国西部诗的代表诗人,《人民文学》主编、诗人韩作荣在《昌耀的诗》诗集的序言中,称昌耀为“诗人中的诗人”,“他的作品即使和世界上一流诗人相比,也不逊色”。被打为“右派”后在铁窗禁锢和荒原流放的二十二年,是昌耀生命中最为困苦的岁月,同时也是塑造他诗歌性格的二十二年。从此,昌耀便在西部的荒原扎下了根,成为西部诗歌中卓然的灵魂。

以下引用浩其《昌耀与昌耀的诗》来介绍昌耀。

(一)昌耀诗的主要内容

昌耀诗立足于荒凉广漠的西部世界,其核心是自然与人生。就自然来讲,昌耀擅于描绘高原的雄壮与奇异,擅于抓取西部世界的自然物,所有的描绘都着力于对“美”的叙述,并且这种美是具有西部特质的,一方面它古老而深邃,另一方面它清丽而纯真。就人生而言,他对人生的书写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对爱情的追求,另一个是对命运的抗争。在诗歌的创作中,昌耀把自然之美与人生主题相融合,用他的话说,是把“两首诗压作一首”,从而达到境界上的关联。爱情诗如著名的《慈航》。对命运的抗争则以一种行进的意象出现于众多的诗中,这种行进是迟疑的,但却是固执和有力的,如《边城》中的“踯躅”,《太息(拟古人)》中的“蹀躞”,以及《荒甸》《夜行在西部荒原》,甚至《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攀援形象,不胜枚举,无一不融入这迟疑却又有力的行进,这种迟疑是二十二年囚徒生涯的烙印,而这种最终的行进则是昌耀不屈的命运抗争的象征。

很多人愿意把昌耀称为“囚徒诗人”,一方面是由于他经历了长期的铁窗生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诗行里深蕴着苦难的锻冶。他的写作过程是对生命良知的拯救,是“灵魂从肉体被撕裂时的痛快、轻松”。这种对自然与人生追求的不懈与现实中的束缚,塑造了昌耀超越凡俗的诗歌品格,同时也成为联结诗作中物与人并使之完美结合的纽襻。

(二)昌耀诗的语言特征

昌耀诗语言特征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文言特质,或者叫古语特征,这是昌耀诗歌语言的特色之一。如《斯人》全诗:“静极——谁的叹嘘?/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扑面而来的并非现代诗的前卫语言,而是古朴的语言和意境,即使像“密西西比河”这样的外来语汇,依旧被诗歌的整体环境同化,从而充满了中国画式的气息,简练而传神。古语的运用有助于使诗歌结构紧凑,同时也放缓读者的阅读速度,从而使昌耀诗在感觉上先行一步达到西部高原般苍凉浑厚的感觉。这种古语特征不仅仅是对文言语词的运用,而且也深入到整体意象的运用中,具有古典意味的意象被大量使用,甚至一些在古书典籍中经常出现,却在现代汉语中有所退化的弱势语词,也被昌耀作为意象一一捡拾。

昌耀诗语言的第二个特点是大大放宽了西部诗的意象范围,局限于高原、土地、荒草、女人、天空等意象的西部诗是受到昌耀鄙视的,尽管昌耀也像其他诗人一样仔细挑选自己的意象,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突破了束缚,为西部诗开拓了新的素材领域,这种开拓是诗人将素材内化后的重新熔铸,它不仅具有原生态的质感和生命力,同时也更富表现力。这种语言立足于西部高原却又有所超越,是诗人对表象世界的升华和感悟。

昌耀的诗行使用标点,有些诗甚至不分行,这是他们那一代诗人的语言习惯,和日益注重整体构图的当代诗人相比,应该也可以算作一个特点吧。

(三)昌耀诗的审美风采

昌耀是追求自然美与生命美的诗人,在美的表达中,昌耀以地域性作为其审美核心,着力表达西北高原的独特韵致、风景人文、地貌方物,他在诗中所呈现的,“是真正的高原和诗歌意义上的西北;在他的诗中,大地与大地所生成的一切,其原生性的品属已与心灵、语言融于一体”(“年度诗人奖”授奖辞)。这种扎根于地域,透过自身情感讴歌自然与人生奋斗的诗歌作品,是昌耀诗独有的魅力,换句话说,只有成长于西北并经历了二十二年牢狱磨难的诗人昌耀,才写得出如此的诗作。

昌耀的诗具有古典美,这一方面得益于他诗中的古语特征,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他对意境的追求。读昌耀诗的人都愿意用“空谷足音”来形容这种境界,不仅是解释其通透的质感,同时也是对其高邈博大的语言背景的赞叹。昌耀的诗不仅有塞外诗传承下来的自然美,同时也凝练了他眼中世界的本原,从而使诗歌苍茫而凝重。这种在诗歌中出现的浩浩荡荡的历史性的行进,使昌耀的诗摒弃了现代诗惯常出现的浮躁气息,如淘金般凝练出了拙朴近古的语言。读昌耀写于1961年的《荒甸》或者更早的《鹰·雪·牧人》,我们依旧会赞叹其厚重的自然背景、朴素的人物线条,时间并不能冲淡真实的美感,也正是时间考验出真正的诗作。昌耀诗的意境美是借助整体表现的,虽然有很多诗句值得反复吟咏,但提炼出来未免失色。

昌耀诗所表述的也可以说是一种悲壮美,由于“宿命”如阴云般笼罩着昌耀,他的诗作总是奠定着悲剧的氛围,这种对生命的痛苦的理解,使他的目光更具穿透力,诗句也更加冷静,诗人敢于以一种“他者”的目光注视一切,纵身跃出“自我”的理解模式,换句话说,昌耀笔下的一切都可以是“冷”的(爱情诗除外),都是思索后的结果,都是心灵痛苦的终结。

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所附的《当代作家小资料》,对昌耀诗作了概括性的评论,说“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其新边塞诗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昌耀的创作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诗坛“不可替代”的现象。在中国新诗史上,他确实是一座高峰,其历史地位已为人共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