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战时期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适当

抗战时期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适当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认为,抗战时期在政治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提法,等于是忽视了当时条件下的阶级矛盾,这在尚处于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国的现实显然是不适合的。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尖锐存在的抗战时期,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一般的绝对的阶级互助的口号”。

1943年4月份,正值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

中共北方局代理书记、八路军副总指挥的彭德怀,在太行分局高干会议上作了一次关于民主教育问题的谈话,认为为了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内各阶级、各党派应尽量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新华日报》发表了这篇谈话。

毛泽东阅后,觉得这一提法不妥。本着商榷的目的,6月6日,他在给彭德怀的信中说:

政治上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口号是不适当的,现在的任务是用战争及其他政治手段打倒敌人,现在的社会基础是商品经济,这二者都是所谓‘己所不欲,要施于人’。只有在阶级消灭后,才能实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消灭战争、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目前国内各阶级间有一种为着打倒共同敌人的互助,但是不仅在经济上没有废止剥削,而且在政治上没有废止压迫(例如反共等)。我们应该提出限制剥削与限制压迫的要求,并强调团结抗日,但不应提出一般的绝对的阶级互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口号。(《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27页) (逄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45页)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就是以己推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孔子的这一道德范畴无疑有进步意义。然而,从政治意义上来说,则是忽视斗争的一种哲学

虽然说抗战时期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实行了第二次合作,并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同时,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人也清醒地认识到,国内阶级矛盾依然存在,并没有就此消亡,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激发。即便是为着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目标,我党工作的方针也应当是在斗争中求团结,而不是放弃斗争,采取退让。

毛泽东认为,抗战时期在政治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提法,等于是忽视了当时条件下的阶级矛盾,这在尚处于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国的现实显然是不适合的。他指出:“现在的任务是用战争及其他政治手段打倒敌人。”这里所说的“敌人”,主要是指日本帝国主义,这句话表明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说明中国革命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现在的社会基础是商品经济”,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说明中国革命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也就是说,在民主革命尚未完成的阶段,不应当否认和忽视阶级矛盾仍然存在这一现实。因此他说:“这二者都是所谓‘己所不欲,要施于人。’”也就是说,不能放弃斗争的手段。而“只有在阶级消灭后,才能实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消灭战争、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

毛泽东又接着分析了当前国内阶级矛盾的现状,他指出:“目前国内各阶级间有一种为着打倒共同敌人的互助,但是不仅在经济上没有废止剥削,而且在政治上没有废止压迫(例如反共等)。”所以,在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目标下,“我们应该提出限制剥削与限制压迫的要求,并强调团结抗日,但不应提出一般的绝对的阶级互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口号。”这样才能牢牢地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才能领导人民取得民族解放的胜利。

在民族矛盾(主要矛盾)和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都尖锐存在的抗战时期,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一般的绝对的阶级互助的口号”。在政治上提倡这样的口号还是不适当的,因为国内各阶级间的经济剥削与政治压迫还“没有废止”。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让国内地主资产阶级“勿施”剥削和压迫是不可能的,也不利于国内各阶级“打倒共同敌人的互助”。

但是,毛泽东也不是一概地否定孔子这个道德原则,他说:“只有在阶级消灭后,才能实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消灭战争、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具备了在道德建设上实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的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