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灭了过去劳心与劳力分裂的现象

消灭了过去劳心与劳力分裂的现象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当说“劳心”和“劳力”的分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毛泽东吸收了孟子论劳心劳力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剔除其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以“劳心”欺压“劳力”的落后性,发扬其优长于民族抗战之中,动员所能动员的一切力量抗战救国,这是对孟子学说的最好批判继承。

(引用之二十三)

中国社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封建制度的出现,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社会分工更加细密化。生活于此时的孟子对这种社会分工,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就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也就是把社会劳动分为劳心者与劳力者两大部类。后人将前一类称为脑力劳动者,后一类称为体力劳动者。这个思想影响中国思想史既深且居。

1939年2月2日,毛泽东在延安党政军生产动员大会上讲话。他说:

今天开生产动员大会,意义是很大的。要继续抗战,就需要动员全中国的人力、物力。要发动人力,就要实行民权主义;要动员物力,就要实行民生主义。今天的生产动员大会,也就是实行民生主义的大会。陕甘宁边区有二百万居民,还有四万脱离生产的工作人员,要解决这二百零四万人的穿衣吃饭问题,就要进行生产运动。生产运动还包含一个新的工农商学兵团结起来的意义。这二百零四万人中,有学生、军人、老百姓等等,今年都要种田、种菜、喂猪,这是农;要办工厂,织袜做鞋等,这是工;要办合作社,这是商;全体都要学习,老百姓要开展识字运动,这是学;最后是军,八路军自然是军,学生要受军训,老百姓要组织自卫军。这样,工农商学兵都有了,聚集在每一个人身上,叫作工农商学兵团结起来,也叫作知识与劳动团结起来,消灭了过去劳心与劳力分裂的现象。(《毛泽东年谱》中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页)

“劳心与劳力分裂”一语,源自《孟子·滕文公上》第四章。孟子记载:

有位自称“为神农之言”的学者许行,带着几十个门徒,都穿着粗麻织成的衣服,以编草鞋、织席子为生。听说滕文公实行仁政,风尘仆仆地从楚国来到滕国,宣传他的农家学说,主张君与民同耕,自食其力。

楚人陈良有两个门徒,一个叫陈相,一个叫陈辛,是亲兄弟。背着农具也特地从宋国来到滕国,对滕文公说:“听说您正在实行圣人的政治,您也是圣人了,我希望做圣人的侨民。”

陈相在滕认识了许行,十分高兴。在许行的影响下,逐渐接受农家的学说,而对以前学的儒家学说产生了怀疑。

有一天,陈相去见孟子,并转述了许行的观点,因而发生了一场辩论。

陈相对孟子说:“滕文公确实是个贤明的君主;但是,他还是不懂得这样一个道理:贤明的君主是和老百姓共同耕作来吃饭。自己做饭吃,还要治理国家。如今,滕国粮仓里的粮食,府库里的财物,都是从人民那里搜刮来的。许行说,贤明的君主是不能这样做的。我觉得许行说的有些道理。”

孟子听了稍加思考地问道:“许子一定自己种庄稼才吃饭吗?”陈相说:“对。”

“许子一定自己织布才穿衣吗?”“不!许子只穿粗麻织成的衣服。”

“许子戴帽子吗?”“戴。”“戴什么帽子。”“戴白绸帽子。”“是他自己织的吗?”“不,是用粮食换来的。”“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那会耽误耕种。”

“许子也用锅做饭,用铁器耕田吗?”“对。”“那锅和铁器是他自己制造的吗?”“不,也是用粮食换来的。”

“农夫用粮食换取锅和农具,不能说是损害了瓦匠铁匠,相反,瓦匠铁匠用锅和农具来换取粮食,能说是损害了农夫吗?那么,许子为什么不亲自烧窑冶铁,做成各种器械,以备自己随时取用呢?为什么许子要这样那样一件件地和各种工匠做买卖?为什么许子这样不怕麻烦呢?”

陈相回答说:“各种工匠的工作,各有一行,不是同时能干得了的。”

孟子反问道:“那么,天下的事难道国君就能一边治理国家,一边去耕种吗?可见人类社会必须有分工。必须有大人(君主、官吏)之事,也得有小人(工农商人)之事。只要是一个人,就需要各行各业的产品。如果样样东西都要自己造出来的才用,这是让天下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的人劳动脑力,有的人劳动体力;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人养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这最后一段孟子反问的话,《孟子·滕文公上》第四章原文是这样的:

(孟子)曰:“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极善辩难,话语滔滔不绝,笔下行云流水。

许行持农家学说,主张君民并耕,憧憬自食其力,以物易物,天下均平,反对不劳而获,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历史发展看,是倒退行为。

孟子批评许行的君民并耕,阐明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区分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这是历史的进步性。但是孟子只说社会分工的道理,没有说出分工无高低贵贱之身份区别,这是他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当然,孟子不可能明白剥削制度的不合理,所以他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分析,却引申出一个错误的观点,即“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此天下之通义也”。孟子这一观点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两千多年来封建统治者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理论根据;也被儒家的士大夫作为轻视劳动,坐享其成,不事生产的依据。

孟子从人的社会性出发,肯定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必要性,而且认为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的分工与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一样,都是一种“通工易事”,即相互交换的关系,这对工人和农民都是有利的。应当说“劳心”和“劳力”的分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毛泽东在讲话时中也讲道:过去劳心与劳力是分裂的。

毛泽东1939年在延安党政军生产动员大会上讲话中指出,当前处于抗战时期,要继续抗战,就需要动员全中国的人力、物力。具体地说陕甘宁边区二百零四万人,首先在解决这些人的吃饭问题。同时要进行的生产运动,还包含一个新的工农商学兵团结起来的意义。也就是说每个人不但要学工,学农,还要学商、学军,等等,聚集在每一个人身上,叫作工农商学兵团结起来,也叫作知识与劳动团结起来,也就是消灭了过去“劳心”与“劳力”分裂的现象。做到一人多能,一物多用,这就是尽最大的人力、物力了。这是革命的需要,是夺取抗战胜利的需要。毛泽东吸收了孟子论劳心劳力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剔除其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以“劳心”欺压“劳力”的落后性,发扬其优长于民族抗战之中,动员所能动员的一切力量抗战救国,这是对孟子学说的最好批判继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