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史诗起源及演述场域的比较

史诗起源及演述场域的比较

时间:2022-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上古史诗的吟诵起源于祭祖仪式中的“颂”[53]。表明《诗经》中的颂诗用于祭祀仪式,是祭礼仪式的产物。颂,又可称为“诵”,表明其又与言语的讽诵相关。古希腊的史诗起源于节日庆典,其演述的场域也是雅典的节日庆典活动。中国上古史诗的文本语言形式,来源于祭祀的“祀谱”和“系世”,史诗的讲说也源于“颂”。再次,在上述史诗的产生中,“混合艺术”的主导者或演述者起了关键的作用。

一、史诗起源及演述场域的比较

中国上古史诗的吟诵起源于祭祖仪式中的“颂”[53]。颂是一种综合歌、乐、舞及言语活动的“混合艺术”。《诗序》释颂云:“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也。”表明《诗经》中的颂诗用于祭祀仪式,是祭礼仪式的产物。这从三颂的文本也可以看出。颂,又可称为“诵”,表明其又与言语的讽诵相关。由于中国上古时期祖先崇拜的发达,在祭祀中对祖先的事迹和传说就成为早期“颂”的主要内容,经过仪式化的重复演述,叙事性的史诗由此产生。

古希腊的史诗起源于节日庆典,其演述的场域也是雅典的节日庆典活动。俄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亚·尼·维谢洛夫斯基指出早期各民族史诗的起源说:在原始文化初期,存在着各种不同艺术混为一体的现象,即所谓“混合艺术”,而诗歌及其样式则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历史发展逐步从混合艺术中演化出来的。混合艺术是有节奏的表演、歌舞和语言因素的结合,起初歌词只是偶然的即兴之作,其作用微不足道。这样的歌舞是集体进行的,任何个人的悲欢都消融在集体的合唱之中。随着礼仪和祭祀活动的出现,即兴的歌曲变成了某种比较稳定、完整、更富有意义的东西,这实际上就是古代诗歌的萌芽。关键性的进步是随之出现的领唱。他处于“活动的中心、引导主要声部,指挥其他的表演者”。主题和故事由领唱者吟诵和演唱,而合唱队则进行伴唱,轮唱形成某种对话,于是相互补充的诗节交替编织成一种抒情叙事诗歌。在此基础上逐步演化出专门的叙事诗。由于后代对神话传说和祖辈英雄业绩的兴趣日渐增长,代代相传的各种抒情叙事歌曲按照传说的年代顺序或根据故事的内在结构而编织在一起,形成人们喜闻乐见的比较稳定的叙事格式和风格。这样就出现了叙事诗体裁[54]

维谢洛夫斯基的叙事诗起源理论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对于考察中国上古史诗起源诸问题,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首先,祭祀仪式孕育出早期社会中的“混合艺术”——歌、舞、乐及言语演述、绘画等交融于一体的祭神手段。中国上古时代祭祀祖先时的“颂”,即相当于“混合艺术”。

其次,对某些祭祀对象——通常是部落始祖或传奇英雄——的事迹的特殊需要,使叙述其事迹的史诗从“混合艺术”中分离出来。中国上古史诗的文本语言形式,来源于祭祀的“祀谱”和“系世”,史诗的讲说也源于“颂”。

再次,在上述史诗的产生中,“混合艺术”的主导者或演述者起了关键的作用。在中国上古时期,这一职能的承担者是巫祝和史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