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的学习观

孔子的学习观

时间:2022-0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就是说终身学习观已经被社会所认可。古代的圣人孔子可以说是我们现代人学习的典范。现在就孔子的学习观思考如下。孔子承认先天素质的重要性,但是他认为后天的努力也同等重要。因此,孔子认为人的智力有差异第一个原因是学习。正是因为孔子的好学才成就了孔子的学问的渊博。孔子非常重视好学,不仅自己好学,而且希望弟子们也要好学。正是因为重视,从侧面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有着浓烈的兴趣。

第七节 孔子的学习观

学习是一个为人们所熟知的词语。不仅因为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而且因为现今的社会对人提出了要活到老学到老的要求。也就是说终身学习观已经被社会所认可。古代的圣人孔子可以说是我们现代人学习的典范。那么孔子主张我们学习什么内容呢?孔子主张的学习内容与我们今人有怎样的差异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现在就孔子的学习观思考如下。

一、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

对于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意思就是孔子说:“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学习后有知识的人,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人,是再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人,是下等人。”实际上我们通过对这句话的意思理解就不难看出:孔子把人分为四个等级的标准是依据人的天资和后天的努力程度。人的天资禀赋也就是人的先天遗传因素。孔子承认先天素质的重要性,但是他认为后天的努力也同等重要。在此请同学们思考王安石在《伤仲永》这篇文章中写到方仲永少年时就具有卓越才华,但是后天不加以努力最终没能成才。因此,孔子认为人的智力有差异第一个原因是学习。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意思是孔子说:“我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有学问的,只是喜欢古代文化,勤勉地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首先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天才,肯定自己只是好学罢了。正是因为孔子的好学才成就了孔子的学问的渊博。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论语》中描述孔子好学的一系列名言名句。例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些句子只是一个方面,其实,史书上对于孔子的好学的记载更加具体。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思就是孔子说:“只有十户人家居住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孔丘一样办事尽心竭力和诚实守信的人,只是他们比不上我孔丘喜欢学习罢了。”可见,孔子对自己好学相当的自信。孔子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例,向弟子阐述这样的道理: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都是通过不断学习得来的。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力争在知识和品德方面充实自我。由此可见,充实自我是为什么要学习的第二个原因。

二、孔子判断好学的标准

孔子非常重视好学,不仅自己好学,而且希望弟子们也要好学。孔子弟子三千,圣者七十二人,在弟子中好学两个字,他只给过一个学生,那就是颜回。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无),未闻好学者也。”我们重点来看看“不迁怒,不贰过”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不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另外一个人的身上,不再一次犯早先犯过的错误。总之,孔子对好学是极其重视的。正是因为重视,从侧面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有着浓烈的兴趣。我们时常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对学习有兴趣。此外,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思是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就可以称得上好学了。”(此意思理解是教材第37页课下几个注释的综合)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吃和居住提出了要求:告诉我们要淡化对物质的要求,做事要积极主动。总之,好学的标准就是淡化物质追求,提倡积极的主动追求精神。

三、思考学习到底是为了谁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孔子认为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自己增加学识和道德修养,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向别人卖弄各自的本领。孔子在这里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关于学习到底是为谁学的问题。北宋大儒张恒亮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成为千古名句,成为历代有为的人士一生为学为人积极奉行的典范。我们首先来解读这句话,孔子通过古代和现在人们学习目的的不同的对比突出我们学习目的在有利于自己的同时,也应该有利于社会和国家。

四、学习的重要性

1.学习“六言”。所谓的六言即仁、知、信、直、勇、刚;所谓六弊是指愚、荡、贼、绞、乱、狂。我们在理解的时候要认识到六言与六弊是相对应的,要对六言与六弊中的关键字的含义进行理解。六言中的“仁”是仁义;“知”是智慧、聪明;“信”是信用诚信;“直”是耿直;“勇”是勇猛;“刚”是刚强。六弊中的“愚”是愚蠢;“荡”是放浪而无所持守;“贼”是害人害己;“绞”是急切不容忍而伤人;“乱”是犯上作乱;“狂”是狂妄而不知天高地厚。根据以上字词的含义我们可以分别来推断每一句话的含义。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此句的含义是一味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即不应以仁爱之心对待的。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及农夫与蛇的故事。第二句:“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意思是一味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放浪而没有准则。孔子觉得一味喜欢聪明不是真正的聪明而是小聪明,且不利于人的良好性格的培养。第三句:“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意思是一味喜欢诚信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孔子认为讲诚信有必要性,是一种美德,但是要看对象是谁。举出孔子路过卫国时蒲地的人民造反要挟孔子订下盟约,孔子迫于当时的形势就签订了盟约。离开蒲地后,弟子问孔子是否要遵守盟约时,孔子说:“要盟,神不听”。第四句:“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意思是一味喜欢耿直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伤害人。在这里孔子强调性格上如果过分耿直而不喜欢学,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这里强调的“不喜欢学”是要求人们认识到我们需要改变耿直的性格,而如何去改变呢?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例如:西门豹之性急,故配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第五句:“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意思是一味喜欢勇猛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闯祸。第六句:“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意思是一味喜欢刚强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天高地厚。总之,孔子主张的“六言”更多的是对人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提出的要求。希望个人在仁、知、信、直、勇、刚这六个方面积极加强学习,做事就不容易走极端。(此段中六个句子各自的意思理解参见选修教材第36~37页的课下注释)

2.学习礼义和仁义。“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思,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意思是一味谦恭而不拿礼来节制,就会很辛苦;一味慎重而不拿礼来节制,就会畏首畏尾;一味勇猛而不拿礼来节制,就会犯上作乱和闯祸;一味直率而不拿礼来节制,就会急切而伤害人。君子对父母亲族笃厚,那么百姓就会兴起仁厚之风,所以不遗弃旧交,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不厚道。我们不难看出,此句是紧承第四则的六言展开论述。恭、慎、勇、直可以说是儒家对人应该具有的仁义品质提出的要求。在孔子看来光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用礼义来节制,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孔子把“礼”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我们已经讲过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礼。他主张“礼以行义”就是说礼是用来推行义的。孔子希望君子用礼仪来行事,带来良好的效果,形成仁厚之风。

3.儒家五伦思想。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子夏说:“尊重有才的人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尽心竭力;服侍君王,能够献出身家性命;与朋友交往时,要做到言而有信。这种人虽然说没有学习,我还是说他已经学习了。”由此可知,孔子的五伦思想是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兄弟有故,夫妇有别,朋友有信。由此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孔子对有品德的人很看重。第二,对诚信的重视。第三,对五伦思想的重视。

4.学习《诗经》和《礼》的必要。陈亢与伯鱼的对话:陈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觉得孔子一定会把自己最好的绝活只告诉或者只教给自己的儿子伯鱼,却不教给其他的弟子。我们来看伯鱼是如何回答的。伯鱼曰:“尝独立,鲤趋而过庭。孔子曰:‘学《诗》乎?’伯鱼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言。’”也就是不学习《诗经》就不知道话说得是否漂亮,因为没有依循。第二句:“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学习《礼》,就不能够立身处世。两次在孔子的提示下伯鱼就主动去学习。

陈亢听了伯鱼“闻斯行诸”后发出了深深的感慨,伯鱼对他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促使他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五、怎样去学的问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首先来看本句的含义是年轻人在家里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就要敬重年长的人,谨慎而诚实,广泛地关爱大众而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几点以后还有余力就学习礼乐制度和文化知识。这里我们要了解“弟子”的含义。第一是年纪幼小之人,第二是学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举实例:明代方孝孺被杀之事。由于永乐皇帝朱棣要方孝孺写登基文献,他坚决不写,心里想大不了灭我九族。永乐皇帝认为他的老师没有教好它,决定灭他十族。我们现在来分析这几句话——它是教人怎样去学习的。孔子是从道德的层面去认识为学的,他认为为学的第一要务就是躬行,躬行是根据。要做到躬行,就要做到以孝悌为先,这里的“孝悌”意思是尊敬父母敬爱兄长。做到孝悌以后,如果行有余力,就可以学文了。

六、孔子所说的“好学”包括的内涵

通过以上内容的讲解,我们要理解孔子所主张的学习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学习礼仪,二是要修身。学习礼仪的目的是为了修身,这两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之间构成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孔子对于好学内涵的理解,跟我们现在通常所理解的喜欢学习知识或技能是不同的,孔子认为好学的内涵是人的人格修养和道德实践。

那么在这里需要我们讨论:先进的知识技能和良好道德品质两者孰轻孰重,哪一个更能够使我们获得幸福?孔子主张好学的基本点是努力培养好的德行,所以德行和先进的知识技能谈不上孰轻孰重和谁先谁后。首先,要认识到先进的知识技能使我们成才,为我们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让我们过上好的生活。其次,现实生活中的确有知识过多但是没有好的品质的人,给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地沟油事件。因此培养德行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根本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