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答李郴州乞雨苏仙有应

答李郴州乞雨苏仙有应

时间:2022-0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的标题和小序交代了写此诗的缘由,一是答李郴州乞雨有应之事,二是抒发了贬谪徐闻时与友相悦而不得过郴之恨。作者没有急于回答李郴州乞雨之事,而是借景忆人,回忆自己去年被贬徐闻后的乐事:与友人夜游之乐。未能沐郴州仙气,此三恨也。终于写到友人在郴州乞雨之事。这里采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对李郴州求雨之事的高度赞扬:一定是李郴州诚心为民的行为感动了苏仙,因而求雨得雨。

明·汤显祖

因忆与高太仆谢友右吴拾之夜游,时谪徐闻,不得过郴为恨耳。

秋水洞庭波渺渺,春年林墅柳毵毵。

谢和岂可今无一,与子为欢月有三。

怪里新妆能达曙,兴中赊酒必留酣。

君憎太仆楸文局,我爱吴卿碧玉簪。

几度笑歌迥夜渚,何年别泪隐晴岚。

之官楚曲遥连桂,问俗衡州喜种兰。

似有青牛随李叟,久无白鹤到苏耽。

不知云汉歌能否,为许山川雨作甘。

罢舞香云连下鹤,初飞吴雨应随骖。

歌风文学诸生满,为政神明自尔堪。

岁在春曹谁不美,古称仙尉我犹新。

今归几问湘源比,昔去初过瘴岭南。

桂水所思能晤语,韶阳归兴失穷探。

三春倏别何晴切,千里传书得面谈。

更欲苍梧一来往,不堪憔悴向江潭。

【注释】

A汤显祖(1550-1617),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晚号茧翁。临川人,明代杰出的戏剧家。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历官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1591年因上疏弹劾朝廷信私人,被贬到广东徐闻任典史,1592年改任浙江遂昌知县,1598年因不附权贵辞官回乡。家居二十多年,创作许多诗文词曲,大多反映出抗衡权贵、同情民生疾苦的精神。著有《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其中以《牡丹亭》最为成功。B徐闻:县名,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南端,是中国大陆离海南岛最近的地方。C林墅:林中房屋。D毵:读sān,细长的样子。E怪里:怪异之地;兴中:兴盛之地。诗中都指徐闻。F楸:读qiū,楸木制的棋盘。G碧玉簪,本指碧玉一般的结发首饰,这里代指做官。H楚曲:楚地偏僻之所。I青牛:古代神仙道士之坐骑。J李叟,本指老子李聃,这里借指李郴州。K云汉:高空。L为许:为什么。M骖:战车两边的马,此处用以借指鹤。N堪:乐。O仙尉:县尉的誉称。

【赏析】

本诗写于1595年,当时作者已经由徐闻调任浙江遂昌知县,时郴州知州李某(名不详,以下称之为“李郴州”)寄信汤显祖,告之求雨成功之事,汤便作此诗以答,将诸种情感寄之。诗的标题和小序交代了写此诗的缘由,一是答李郴州乞雨有应之事,二是抒发了贬谪徐闻时与友相悦而不得过郴之恨。全诗围绕郴州来写,内容却十分丰富,个人身世、友人情谊、传说故事、平凡生活、为政思想、人生离别等等应有尽有。

开头两句写江南美景,是泛写郴州,且一写秋,一写春,涵盖了江南四季美景。初秋时节,洞庭湖浩渺辽阔,碧波鳞鳞;暮春之际,林间杨柳柔细绵长,绿叶片片,实在是典型的婉约江南。这里以洞庭和细柳来写江南,既写出了江南特点,也暗示了自己的行踪,即两年间往来徐闻的经历。

作者没有急于回答李郴州乞雨之事,而是借景忆人,回忆自己去年被贬徐闻后的乐事:与友人夜游之乐。其中最亲密者谢友可,一月有三次同乐,两人或穿新装共赏至通宵,或赊米酒共饮至酣醉,情谊之深之密自不待言;又忆起,与高太仆对弈大败而懊恼,与吴拾之共商公事相处很和谐;还忆起,几个人夜游徐闻,欢歌笑语飞到了海边沙洲……如此之乐,哪里还会有伤心离别之泪隐藏于晴天林雾呢?晴天本无雾,作者这样写,其实是衬托出快乐之极,连别离也无法忧伤。作者在这里尽情地写徐闻的快乐,既有对友人的回忆,又有对当时无辜遭贬的愤慨,也有对自己在徐闻所为的回忆。李郴州被贬郴州,内心应有诸多不平,但能够抛却这些情绪,向苏仙乞雨,这种为民请命,为百姓造福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作者自己被贬到最偏远的徐闻,也有郁闷和愤慨,但作者希望自己像李郴州一样有所作为。

接下来的四句写郴州之异,表达未能过郴州的遗憾之情。先是交代自己到楚地偏远的地方做官,与郴州遥相钩连,未能过,此一恨也;也听说了郴州一地的人民爱种兰(此处因衡阳与郴州相连,故而用衡州泛写),品性高洁,与己同类,未能过,此二恨也;白鹤很久未能随苏耽回郴了,但那里的仙性依然,朋友李郴州不是乘着青牛漫游郴州吗?未能沐郴州仙气,此三恨也。这里写自己的恨,其实是表达自己对李郴州的羡慕与勉励。

终于写到友人在郴州乞雨之事。“不知”实是谁都知道之意,此二句意为:谁都知道临空高歌以求雨本是多么困难和痛苦的事,但你为什么临苏仙高歌就满山川尽是如甘露之雨呢?这里采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对李郴州求雨之事的高度赞扬:一定是李郴州诚心为民的行为感动了苏仙,因而求雨得雨。作者又由苏仙进而想到白鹤,此时此刻领着苏仙的仙旨,群鹤们一定在高空舞蹈,踩着香云纷纷而下了吧!吴地也一定随着郴州的雨而纷纷而下了吧!将苏仙之神灵之气扩大至吴地,可见作者想象力之丰,关切情之远。“歌风”一句,先写文人们一定为郴州之雨而吟诗作赋多首,然后直言称赞李郴州治理郴州,政通人和,官清神应,天下从此而乐。接着再进一步表达对李郴州的羡慕之情,采用兴的手法,先写春天江南尽美,然后借此美景而生羡情,将李郴州誉为“仙尉”,并以自惭来反衬此情,足见作者对李郴州的称赞与勉励之深。

最后四句写自己的感慨。先写自己的经历,过去初到岭南(指徐闻)听说过郴州,现在又多次到了湘水北接近郴州,可是一直未能过郴州,见到郴江水北流自然想到能与你面对面谈话多开心哪!可惜从韶关北归以后失去探望郴州的机会了。到浙江来以后,三年很快过去了,遗憾之情油然而生;幸亏你从千里之外寄来书信,见信如见人,字字生情句句存谊。但作者没有沉浸在对友人来信的喜悦之中,而是不由又想到时间推移,友人难见之苦。再想到你从南方归来时,已经不知是何年何月,那时我们都身心憔悴,哪里还敢临潭自照啊!此句含蓄地表达了友人难见,不只有恨,更有对未来的忧伤,从而将诗情往深处转去,极隐蔽地将人生易老、相见难得、人生哲理和人生离别之忧伤表现出来。

全诗语言朴素,平中见奇,既写出了自己遭贬谪的身世,又暗示友人遭贬谪之事;既表达了对友人为民请命的称赞与勉励,又抒发了自己和友人关心百姓疾苦的同志情怀。

(刘 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