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祭公谏征犬戎《国语·周语上》

祭公谏征犬戎《国语·周语上》

时间:2022-0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翟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翟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惇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弗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又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今自大毕、伯仕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惇,能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赏析]

兵乃不祥之物,不得已而用之。古人谈王者之道,常以德行为根本,而以武力为末伎。这一传统始自周代,周王朝奉行以德治国,以仁体政,以义为先,对“德治”有着深层的政治规划和充分的制度自信。所谓仁者爱人,义者遵宜,按照周王朝的政治理念,统治者无故出不仁不义之师,必然招致祸败。祭公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来劝谏周穆王的。

祭公的劝谏可分为互为补充的两个层次:一谈历史,二谈现实。

其一,追述周代德治的政治传统,说明征伐犬戎有违先王之道。

祭公首先从周王朝“耀德不现兵”的政治理念出发,以周公在《诗经·周颂》中的诗句作为参照,鲜明地举起了“以德治国”的政治旗帜。接下来,祭公总结周代先王“求懿德,肆于时夏”,使百姓安居乐业,“怀德而畏威”,社会繁荣安定,“保世以滋大”的事实,阐明周代“德治”的政治纲领。而且,祭公并没有让“德治”的理念流为空洞的政治说教,他回溯了远祖后稷、不窋的仁德,即使在遭受罢黜、流亡夷狄的逆境中,也能慎始慎终,决不放弃美好的德行,并且世代相承,“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从不玷辱前人的优良传统。至于武王兴兵伐纣,则是出于无奈,出于除害安民的美好愿望,同样是仁德昭著的。这样,以史为鉴,以传统作纲,祭公就把不可轻动武力、劳民袭远的观点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

其二,论述犬戎遵循礼制的政治现实,说明征伐犬戎师出无名。

在周代礼制的规定中,周王朝与处于文明中心位置的四方诸侯、教化之外的夷狄部落之间,存在着主观与客观上的远近厚薄之分。从主观上讲,四方诸侯受周人文明泽被,存在着共同的文化认同,而夷狄部落则自有制度,对周文化的认同度并不高;从客观上讲,四方诸侯与周王朝地缘亲近,容易操控,而夷狄部落则地处偏远,不易驾驭。这样的现实,决定了周王朝对待他们的政策应当是有区别的,不容等量齐观。故而,周代礼制规定:“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

即使四方诸侯或夷狄部落有人违反了上述的规定,周人首先考虑的也不是用兵,而是立足于反躬自省,果真咎在对方,也应首先晓以大义,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决不以干戈相见。而且,在祭公的论述里,犬戎已按照“荒服者王”的职分来朝见了天子,对周人制定的礼制表示了充分的尊重。这使得穆王征伐犬戎的军事行动失去了应有的出师之“名”,显然,穆王的出师有亏于礼义。

祭公老成谋国,有任事之能,深谙周人“德治”的精义。从逻辑上看,他的谏言思路、条理异常清晰,说理、论事深刻严密,而且语言整饬精练,堪称一篇卓见高识、章法完整的政论文章。但是,尽管祭公说得有理有据,好大喜功的周穆王却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一意孤行,出兵征伐犬戎,最后落得个“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的滑稽收场,导致了“自是荒服者不至”的政治危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