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邵公谏厉王弭谤

邵公谏厉王弭谤

时间:2022-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邵公谏厉王弭谤《国语》《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以记言为主,故称之为《国语》。厉王虐[1],国人谤王。此言师进箴言于王,以规谏王之得失。公元前842年,厉王被放逐到彘,因此邵公谏弭谤之事当在公元前845年。本篇通过记述邵穆公劝诫周厉王弭谤的主张,提出了统治者如何对待民间舆论的问题。在现代民主国家,言论自由已成为公民基本权利之一。

邵公谏厉王弭谤

《国语》

【作家作品简介】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以记言为主,故称之为《国语》。成书约在战国初年。司马迁认为作者是左丘明,但今人多认为非一人所著。全书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部分史实,共二十一卷。其主要内容是通过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反映春秋诸国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

厉王虐[1],国人谤王。邵公告曰[2]:“民不堪命矣[3]!”王怒,得卫巫[4],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5]。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6]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7],乃不敢言。”

邵公曰:“是障之也[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9]。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10],为民者宣之使言[11]。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12],瞽献曲[13],史献书[14],师箴[15],瞍赋[16],矇诵[17],百工谏[18],庶人传语[19],近臣尽规[20],亲戚补察[21],瞽、史教诲[22],耆、艾修之[23],而后王斟酌焉[24]。是以事行而不悖[25]。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26];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27]。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28]。行善而备败[29],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30]。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31]?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32]?”

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33]

【注释】

[1]厉王:周厉王。公元前878年即位,在位37年,被放逐于彘。

[2]邵公:即邵穆公,名虎,周之卿士。邵,一作“召”。

[3]命:指周厉王暴虐的政令。

[4]卫巫:从卫国招募来的巫者。

[5]“以告”二句:是说只要有卫巫报告,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

[6]道路以目:人民相遇于道路,只是彼此用眼睛相看而已。意即敢怒而不敢言。

[7]弭(mǐ)谤:消除谤言。

[8]障:防水堤,在此作动词用。这句意思说,这样做不过是勉强堵住人的口罢了。

[9]“川壅而溃”二句:壅,堵塞。此言用堤来障川,则水道壅塞,一旦由壅塞而溃决泛滥,结果伤人必多。

[10]为川者:治水的人。为,作“治”解,与下文“为民者”的“为”同义。决:排除。导:疏通。

[11]宣之使言:治民者必宣导人民,使之尽言。宣,作“通”解,有开导之意。

[12]列士:古代一般官员都称为士,较高的称为列士。献诗:指献进讽谏的诗。

[13]瞽:无目曰瞽。这里指乐师。曲:乐曲。此言乐师向国王献进乐曲。古代乐官皆由盲者充任,其所献的乐曲,多采自民间,故能反映人民的意见。

[14]史献书:史官献书于王,使知往古政体,作为借鉴。史,史官。书,史籍。

[15]师:乐师。箴:一种寓有劝诫意义的文辞,与后世的格言相近。此言师进箴言于王,以规谏王之得失。

[16]瞍(sǒu):盲人。无眸子曰瞍。赋:有一定音节腔调的诵读,指赋公卿列士所献的诗。

[17]矇:也是盲人,有眸子而无所见曰矇。诵:指不配合乐曲的诵读。

[18]百工:百官。

[19]庶人传语:庶人即平民。平民是没有机会见国王的,因此他们把对政事的意见间接地传达给国王知道。

[20]近臣:王之左右。尽规:尽规谏之责。

[21]亲戚:指与国王同宗的大臣。补:弥补王之过失。察:监督王之行为。

[22]瞽、史教诲:乐师、史官用歌曲、史籍对王进行教诲。

[23]耆(qí)、艾(ài)修之:六十岁的人叫做耆,五十岁的人叫做艾。耆、艾,指国内的元老。见《礼记·曲礼上》。修之,指把瞽、史的教诲加以修饬整理。

[24]这句说,而后由国王斟酌取舍,付之实行。

[25]事行而不悖(bèi):国王的行事因此才不至违背情理。悖,违背。

[26]这句说,人类的财富、用度都是由山川生产出来的。

[27]“犹其原隰(xí)”二句:其,指土地。高爽而平坦的土地叫原,低下而潮湿的土地叫隰,低下而平坦的土地叫衍,有河流可资灌溉的土地叫沃。此言由于土地之有原、隰、衍、沃,人类衣食的资源才从此而生。

[28]“口之宣言也”二句:意思说,由于人民用口发表言论,国家政事的好或坏才能体现出来。

[29]这句大意说,凡是人民认为好的就加以推行,认为坏的就加以防范。

[30]此句紧承上句说,这样才能使衣食财用增多。阜,增多。

[31]“成而行之”二句:这两句意思说,人民所发表的言论,是考虑成熟之后,自然流露出来的,怎么能加以堵塞呢?成,成熟。行,有自然流露之意。

[32]与:作“助”解。这句大意说,这有什么帮助呢?

[33]这句说,过了三年,就把厉王放逐到彘(zhì)去了。彘,晋地,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公元前842年,厉王被放逐到彘,因此邵公谏弭谤之事当在公元前845年。

【阅读提示】

本篇通过记述邵穆公劝诫周厉王弭谤的主张,提出了统治者如何对待民间舆论的问题。“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一著名论断也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中开明之士的重民思想。

西周及其后,“敬天保民”成为政治主流话语的核心理念。但历代帝王多“敬天”至诚而“保民”不足,甚至走向反面,与民为敌。周厉王便是典型之一。邵穆公作为杰出的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他警告最高统治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须“宣之使言”。邵穆公的意思是,如果剥夺人民群众的言论自由权利,人民群众对于当政者的不满情绪得不到宣泄,积郁既久,必然铤而走险,从而导致社会动乱、政权颠覆。如果重视舆论民情,倾听人民群众心声,则能从中省察政治得失、民心向背,进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以保社会安定、政权稳固。

现代民主国家,言论自由已成为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保障言论自由权利,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本文较能体现《国语》的写作特点,即以纪实为主,注重客观描写,笔法缜密、精练,语言生动、通俗。

(金秀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