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选战机,司令布下天罗网

选战机,司令布下天罗网

时间:2023-1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突然,屋子里静了下来,于有德抬头一看,打门外走进来两个人,他一眼就看出来走在前头那个身材魁梧高大的,是司令员杨靖宇同志。杨靖宇同志走到前边坐在了一把椅子上,于有德望了又望,司令有点儿瘦了!于有德有点儿替司令的健康担心,又一想,也没啥好法子。于有德精神再也不敢溜号了,他聚精会神地倾听着司令员的报告。

二排刚刚赶到二○四这个密林深处,于有德便接到连部通知:排以上干部明日到仙鹤岭团部开重要会议。

排长于有德抬起头一看,日头卡山了。为了缩小目标,一排长和三排长已经先走,自己最后一个出发。他心想,时候不早了,得快走,要不,去晚了,误事糟了。他抓着冈梁,走了一道冈,又走了一道冈,走啊,走啊,三星落了,眼看天亮,他走到了从老龙顶转移到仙鹤岭的团司令部。

于有德到了团司令部,听说金忠根从县委调回部队,并且派到他们五连担任连长,他高兴得差点儿蹦起来,立刻就去找老战友、也是老首长金忠根。可是找了一圈儿,没有找到,他怕误了开会时间,朝开会的屋子走去。迈步进屋后,他四下撒目半天,依旧没有望见;一排长和三排长坐在紧前头,他又不好意思打人群中闯过去,在后头拣了个靠边儿的座位坐了下来。屋子里,已经坐了多半下子,有些人又叫又吵,闹成一团,有些人对坐在一起,低声唠着嗑儿,有些人栽歪着身子睡着觉。靠东边那个粗大的汉子,从鼻孔里发出了“呼噜呼噜”的鼾声,挨着他那个年轻的,哈腰从地上拣起一根草棍,照着那个打鼾的大汉鼻孔就捅了进去。那大汉眼也不睁,糊里糊涂地拿手背揉搓揉搓鼻子,恐怕是痒得太难受,连连打起了喷嚏。坐在周围的,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大汉眼睛睁开左右看了看,眼珠子愣愣的,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见会议还没开始,一仰脑袋,又闭上眼睛睡起来,没过上两分钟,呼噜呼噜的打鼾声又打他那像炮筒似的鼻孔里发射出来。

于有德正在观望着眼前的这一切,金忠根走到他的身旁,亲热地拍着他的肩膀。

“你好,有德同志!”

于有德一听声音好熟,侧身一看,急忙立起,两只手一下子把金忠根的右手攥住。

“唉呀,我的老金同志,不,连长同志!”

金忠根笑了笑。

“怎么,你知道了?咱们又在一块儿工作了,愿意吗?”

“愿意!太愿意了!”于有德一边拉着金忠根坐在自己身旁,一边说,“就坐在这里吧。”

金忠根坐下后,用肩膀碰了碰于有德。

“看出来没有?大概是要打大仗了。”

于有德同意地回答说:

“嗯!像。要打仗可别叫我们二排在后头啊!”

突然,屋子里静了下来,于有德抬头一看,打门外走进来两个人,他一眼就看出来走在前头那个身材魁梧高大的,是司令员杨靖宇同志。杨靖宇同志走到前边坐在了一把椅子上,于有德望了又望,司令有点儿瘦了!颧骨凸现出来,两只炯炯有神闪射光芒的大眼睛似乎更大了些,更深了些。像两根钢棒子似的黑得发光的眉毛,显得更粗了。于有德有点儿替司令的健康担心,又一想,也没啥好法子。眼下战斗这么紧张,环境这么恶劣,又得不到啥补养,司令他哪能不瘦呢!唉,看来只有等到打跑鬼子全国解放那天,再请司令多多歇息两天,多多吃些好东西补养啦。于有德想得自己暗笑起来:“我这是想哪去了?全国解放那天,司令不定做啥更重要、更多得多的工作了呢!他怎么肯撂下工作休息呢!”

于有德正在这样默默盘想,前边查点人数的团长喊到了他的名下:

“九连二排。”

他光顾想自己的心事,没有听到召唤,这工夫团长又喊了一遍,金忠根捅了他一下子:“点到你了。”他这才清醒过来。赶忙立直身子大声回答说:

“有!”

团长瞅了瞅他,大伙的眼光也一齐射了过来,他心里头怦怦跳个不止,脸热呲呼拉的。见团长往下点了名字,他才低头坐下,心里懊悔地想:“刚到就出了洋相,丢了脸,这打头阵的任务,怕是轮不到咱的名下了!”

团长查完人数,转脸对杨靖宇同志不知说了一句什么,然后高声宣布:

“人已经全部到齐,现在开始开会,首先,请杨司令给我们作重要报告。”

杨靖宇同志立起身子,用他那犀利的双眼,扫视了一遍到会的同志。

“同志们辛苦了!”

到会人员,刷地立起,齐声说:

“司令员辛苦!”

杨靖宇同志一边点头表示感谢,一边抬起双手往下按了两按,请同志们坐下。

接着,杨靖宇同志用他那独特的晨钟般洪亮的声音,开始了他的报告。

会场上顿时出现了活跃的气氛,有的兴奋得抿着嘴笑,有的用胳膊肘碰了碰挨肩坐着的同志,有的甚至互相喳喳起来。

于有德精神再也不敢溜号了,他聚精会神地倾听着司令员的报告。不过,有些事情过去一回也没听说过,用尽心思也没记下多少。特别是报告中关于目前形势的这部分,他只记住这么一点儿:

“……关里的红军,为了坚决抗日,赶走日本侵略者,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击退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穿越十余省,历经千山万水、天险难关,完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已经胜利地到达了陕北。……东北抗日联军,在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下,根据党中央“一·二六”指示[1],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群众性的反满抗日争取民族独立运动,遍及东北各地,不论是咱们这南满,还是西满,东满和北满,都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杨靖宇同志接着讲起了去年秋季以来跟邵本良伪军的作战情况,他说道:

“我们跟伪军邵本良,已经打了半年多的游击战了。邵本良在日本人面前所作的三个月全部消灭抗联的诺言,又一次成了人们谈话中的笑料。可是,有的同志说,我们成天成月只知道跑,意思是说我们熊气了;特别是司令部从老龙顶主动撤出后,有的同志认为,我们打不过他们了,败了!必须尖锐地指出,这种观点,是极端错误而有害的,它会涣散我们的军心,降低我们的士气,影响我们的斗志,只对邵本良有利。这些同志,还不了解我们游击战的方针是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去估价这半年多的战果呢?简单地说,就是:邵本良叫我们从肥拖瘦了!现在我们已经给全部消灭伪军邵本良,埋好了地雷,只等我们去拉导火线。

“半年多来,邵本良看我们不跟他正面打,一门儿抓山头,躲着他走,特别是我们放弃了老龙顶根据地,以为我们是怕了他。现在,他已经逐渐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就是说,他产生了骄傲情绪。日本关东军不允许他慢慢地跟我们转悠,慢慢的‘剿讨’。关东军司令部见邵本良被我们咬了几小口,怒骂他的心坏了,把武器变相送给抗日联军,可是邵本良又没有一下子把我们怎么样。因此他又逐渐产生了急躁情绪,进兵、打仗,不再像开头那样慎重了。邵本良这一骄一躁,就注定了他必定失败。邵本良底下的士兵,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半年多来,他们被我们的游击战术,扰得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拖得十分疲劳。因为他们多半是被抓、被抽去的,不愿意打仗,长期在外头打仗更是受不了,加上他们受官长的气,稍不注意就遭到打骂,士气已经大大低落,沮丧,产生了厌战情绪,不愿再打下去,打起仗来,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战斗力。”

杨靖宇同志在分析抗日联军的士气时,说:

“半年来,我们只零啃了邵本良几小块瘦肉,战士们都觉着不够味儿,不解馋。”杨靖宇同志微微笑了笑,说:“战士们要是听说要消灭邵本良,跟他好好干一干,保险后脑勺都要乐开花。”

杨靖宇同志停了一停,加重语气道:

“根据上边的分析,我们这回要张开大嘴,”他扬起右臂猛力往下一劈,“一口把邵本良吞下去!”

杨靖宇同志端起碗喝了两口水,走到挂在墙上的军用地图前边,开始讲述起这次全歼伪军邵本良的作战计划,他用木棍指了指地图上的夹砬子,说:

“我们决定把邵本良引诱到这里,一举歼灭!为什么必须引到这里呢?主要是这里的地形好。这里是一条长达三十多里地的夹沟,沟的两侧,多半是立陡立崖的石砬子,伪军进了沟,我们居高临下往下打,他们想打,不容易爬上来,想跑,沟口又叫我们堵住,跑不了,不举手投降,只有被打死。同时,这里是三个县的交界,位处三县的边缘地带,哪个县的日本讨伐队,也不会愿意上这里帮助别人‘剿匪’,就是有心来,一时也赶不到,应援不了。”

杨靖宇同志在宣布了一二两团担任伏击,三团担任诱敌深入的命令后,对今天到会的三团干部,着重讲了怎么样把伪军邵本良引诱进去。他说:

“诱敌深入,是一项既艰巨又复杂的战斗任务。他们诱得过快,一二团到时候运动不到夹砬子,歼敌计划全部破产;你们诱得慢了,一二团呆在夹砬子,人那么多,极容易暴露目标,要是被鬼子飞机发觉,也不用指望邵本良钻我们这条口袋,歼敌计划也不能实现。”

“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保证按期按时的把邵本良引诱到二里开外的这个夹砬子呢?这就要求你们,要善于打‘败仗’。要‘败’得像个样,一点儿也不能叫邵本良看出来,你们要一边‘败退’,一边疏散队伍,要扬出去这个风:抗日联军被追打得屁滚尿流,死的死,伤的伤,逃跑的逃跑。”接着,杨靖宇同志举起握在手中的木棍,一边指着地图,一边说部队走到哪里疏散多少,又打哪几条道赶到夹砬子,等候邵本良进圈。

杨靖宇同志虽然已经报告了半天,但是精力还是那么充沛,情绪还是那么饱满,丝毫也未显出疲倦的样子,只听他说道:

“鬼子出了布告,说谁要是活抓住‘匪首’杨靖宇,赏金三万;拿到他的脑袋,也赏金一万五千。”杨靖宇说到这,笑了笑,诙谐地说:“没想到我还这么值钱,可惜我兜里连一块钱都不趁!

“既然我在鬼子面前挺吃香,那你们就拿我当这个钓饵,去钓邵本良这条老鳖。我先在你们三团呆几天,叫邵本良知道:‘匪首’杨靖宇就在你们这里,等他当真的追赶你们,我再暗地溜走,到夹砬子摆设酒席等候着他的光临。”

最后,杨靖宇同志提高嗓门说:

“同志们!夹砬子这一战,是歼灭邵本良伪军的决定性的一战!担任诱敌深入这个艰巨而又光荣任务的你们三团,必须不早不迟、不误时机地把敌人诱进沟里。同志们!这一仗,我们集中了优势兵力,战士们以逸待劳,又有良好的阵地,我们完全有可能取得全歼伪军邵本良的伟大胜利!”

会议足足开了一天多,于有德和一三排长跟连长金忠根同志,离开团司令部往回走时,已经半夜了。

【注释】

[1]“一·二六”指示,是指1935年1月26日,中共中央给东北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指示信。信中指示:“为要使反日游击运动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要进行坚决斗争,去巩固和扩大东三省反日游击运动及一切革命群众运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