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范仲淹赠慧觉禅师偈

范仲淹赠慧觉禅师偈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范仲淹是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于寺中受益匪浅,省悟了不少人生的道理,临别之时,作此诗偈以赠禅师。这首偈诗表达了范仲淹对人生的态度。在范仲淹的一生中,确实与佛教有不解之缘。范仲淹赠给慧觉禅师的偈语,阐述了几天中自己从禅师这里所受的教益,并希望自己能从繁忙的俗务中解脱出来,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学佛悟禅。这首偈诗,既肯定了范仲淹戍守边关、威慑敌方的功绩,同时又希望他超脱凡尘,参悟禅机。

连朝共话释疑团,岂谓浮生半日闲。

直欲与师闲到老,尽取识性入玄关

【注释】

①浮生:《庄子·刻意》云:“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老庄以为人生在世,虚浮无定。后世相沿称人生为浮生。唐代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②玄关:佛教指入道之门。南朝齐王简栖《头陀寺碑》云:“于是玄关幽楗(jiàn),感而遂通。”唐代白居易作《宿竹阁》诗云:“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

【出处】

此偈出于《禅林珠玑·居士篇·范仲淹》。范仲淹是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一如历代士大夫,喜欢与禅门高德交往。当他出守江南时,曾问道于琅琊慧觉禅师,慧觉留他小住几日,颇加策发。范仲淹于寺中受益匪浅,省悟了不少人生的道理,临别之时,作此诗偈以赠禅师。

【赏析】

这首偈诗表达了范仲淹对人生的态度。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少时贫困力学,以天下为己任,为官清正,爱民如子,并有敢言之名。宋仁宗庆历间任参知政事,于内政、国防多有贡献。同时,他又与佛教渊源颇深:早年在长白山读书,有一天,于寺中得窖金,分毫不取。出仕后,才请僧人将那批黄金取出重修寺院。其廉洁清高,如同莲出淤泥,洁身自好,与众不同。这首偈诗说他与慧觉禅师连日共语,解开了许多疑团。他既想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为民造福,但苦于障碍重重,难以施展;所以又多么想告别官场,摆脱俗务,清闲寂静,参悟佛法,找到入道之门。在封建社会,范仲淹的抱负是难以实现的,但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却是千古传颂,影响深远。在范仲淹的一生中,确实与佛教有不解之缘。他不仅乐善好施,接济穷人;而且深研佛学,悟禅释疑。所以他的言行处世,既符合世俗社会的道德规范,又不与佛教教义相悖。他与佛门高德的交往及对佛教的支持,使他的人格显得更加高尚、完美。

范仲淹赠给慧觉禅师的偈语,阐述了几天中自己从禅师这里所受的教益,并希望自己能从繁忙的俗务中解脱出来,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学佛悟禅。慧觉禅师步原韵和之:“威竦边城名已立,化行乡郡日多闲。手提千古文章印,印定西来佛祖关。”这首偈诗,既肯定了范仲淹戍守边关、威慑敌方的功绩,同时又希望他超脱凡尘,参悟禅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