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傲慢的”日本老师

“傲慢的”日本老师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本真的死亡” ,吴汝钧这些年好像加快了写书的速度和出书的频率,真叫人替其质量担心。《苦痛现象学》号称“思想性自传” ,但它传达的“主题思想”却甚平庸,远不及作为陪衬绿叶的那些学林掌故来得生动有趣。这些掌故涉及几位他在日本京都大学求学时遇到的老师,它们里面多半含藏着未来“思想”的种子。

“傲慢的”日本老师

吴汝钧(Ng Yu-Kwan,1946年生)是香港著名哲学家、佛学家,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他的著作和文章,重要的我大都看过,但一直对他的生平细节不甚了了读完他的“思想性自传” 《苦痛现象学:我在苦痛中成学》 (台北市: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3月初版) ,才知道他曾三次大病濒死(最后一次是癌症) ,却能勇猛忍受下来,实在令人敬佩。但是,勇猛不同于思想,病苦未必催生学问。面对“本真的死亡” ,吴汝钧这些年好像加快了写书的速度和出书的频率,真叫人替其质量担心。 《苦痛现象学》号称“思想性自传” ,但它传达的“主题思想”却甚平庸,远不及作为陪衬绿叶的那些学林掌故来得生动有趣。这些掌故涉及几位他在日本京都大学求学时遇到的老师,它们里面多半含藏着未来“思想”的种子。

1974年4月,吴汝钧申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东渡日本,先在大阪外国语大学留学生系习日语,半年后(即同年10月)以研修员的身份入京都大学佛教学部学习佛学。日本大学的“学部” ,相当于我们说的“系” ,京都大学和佛学有关的有三大学部,即佛教学部、印度哲学史学部和梵文学部。三个学部的研究生共用一个研究室,一个图书馆,据说该馆梵文、藏文、欧文藏书甚丰。他在京大有两位指导教授。第一位是佛教学部学问极为精纯、态度却有些“傲慢”的梶山雄一(1925—2004) : “梶山雄一尤其傲慢,他不大看得起我国的佛学研究的成绩,认为我们这边完全缺乏文献学的基础与训练,不能算作第一线的(first-hand)研究。他的专长在后期大乘佛教(指法称Dharmakīrti之后)的论理学,在研究龙树的逻辑或思考方法方面,很有功力。 ”对梶山教授的“傲慢” ,吴汝钧也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加紧学习。他始终不太喜欢梶山,在悼念梶山的文章中还说他“自信心强、严刻、说话不大考虑别人的处境与感受,对别人不是considerate” , “他的所学与他的生活,特别是待人处世方面不协调,有明显的撕离” , “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学者,但也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只是a man in the street” 。这段评语我不知道给别人什么感觉,它至少叫我彻底明白了吴汝钧二十多年前在《日本及欧美之佛学研究点滴》一文里未点名批评的人是谁: “不少日本与西方的佛学专家,在某一方面是学术权威,但在实际生活上却是一个平凡的人,并无佛的味道。则其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否能保证对佛学的真正了解,这是可疑的。 ”在中文文章中不点名地批评讽刺自己的指导教授,不知道这里面含有多少“佛的味道” !吴汝钧后来译出梶山雄一的《佛教中观哲学》 (译自梶山雄一、上山春平合著《空の論理:中觀》一书中梶山雄一负责撰写的《冥想と哲學》 ) ,这是一本很有用的书。译本最早由佛光出版社刊行,后来经过改译修订交弥勒出版社、文殊出版社、圆明出版社和文津出版社先后再版发行,书名也前后变为《空之哲学》和《龙树与中后期中观学》 。由于圆明出版社的版本误植为吴汝钧本人所著,竟然未提原作者梶山雄一的名字,遂给吴汝钧造成极大困扰,为此他每次访日,都不便去见昔日的指导老师(文津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重印小语” ) 。这件事大概使梶山和他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了一阵子。吴汝钧没有认同梶山严刻的“先文献、后思想”的进路,很早就跳向了“思想” 。他在自传中还说,他的《龙树〈中论〉的哲学解读》有超出梶山的地方,不过这就像他说“在禅方面,我自觉自己的研究与体会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一样,那大概只有他自己相信了。

另一位指导教授是服部正明,身属印度哲学史学部。他是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导师是英高思(Daniel H. Ingalls) 。英高思这个人很有意思,他从哈佛大学克拉克(Walter E. Clark)那里学梵文和印度学,从蒯因那里学数理逻辑,结果呢就非常注意印度中世纪以后的逻辑学和知识论。服部深受英高思影响,博士论文做的就是译注佛教逻辑哲学家陈那《集量论》第一品他在研究方法上走“文献学与哲学的双轨并进” ,和梶山雄一是一样的。吴汝钧对服部的描述是: “他头脑很清醒,记忆力奇佳,当我们谈到龙树《中论》的三谛偈,他能即席把梵文偈颂朗颂出来,一字不错。他还在作研究,还关心佛教知识论特别是法称的问题。 ”只是专业印度学家能背出个把梵文偈颂来,恐怕还算不得“记忆力奇佳”的展示吧。

当时在京都还有一位比梶山和服部资格还老的人物,那就是他们的老师长尾雅人(佛教学、梵藏学大家,他早年写的《蒙古学问寺》有汉译本,代表作之一《西藏佛教研究》部分章节有汉译) 。吴汝钧见到他时,他已经从京大退休,但还是精力旺盛,定期讲学: “在学术研究上,他是一个严肃的学者,但在讲课方面,则非常轻松幽默,时常制造笑料,让大家听来舒畅。 ”1992年,吴汝钧到京都拜会长尾,老头儿当时还在研究《宝积经·大迦叶品》 。长尾学问不用说了,人也很和气,不像梶山那样刺人。可是,他对中国人研究佛学的能力,依然带有怀疑。有一次,长尾问吴汝钧,你们中国学术界好像没有人研究自己的中国佛学吧。吴汝钧回答,不是的,汤用彤先生以哲学史的方式来研究,我的老师唐君毅先生等则以哲学理论的方式来研究,都有一定的成绩。吴汝钧当时发觉“长尾有点疑惑” ,知道他是不以为然的,心里想“你长尾教授满头银丝白发,眼角很高,好像很有学问的信心的样子(按:原文如此) ,难道学问真的很棒吗?”不过等他看了长尾的著作后,不服还是不行。至于汤用彤和唐君毅的“成绩”和长尾雅人一比,那个“一定”究竟还剩下多少,他却没做进一步的交代。

梶山雄一托梵文学部小林信彦教授负责吴汝钧学梵文。小林教授问吴汝钧,若不懂梵文,单靠汉译,你能否掌握到世亲《唯识三十颂》的义理。吴汝钧回答说,若专就哲学思想而言是可以的。小林教授摇头表示不信,吴汝钧就感觉“有点气”“有点气”也没用,小林教授选定梵文学部博士课程学生顿宫胜来教吴汝钧梵文文法,教材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梵文教授哈德(George L. Hart)的《快速梵文学习法》 (A Rapid Sanskri Method) 。这本书当时还是打字本,没有正式出版。哈德也是英高思的学生,还研究泰米尔文,出过《快速梵文学习法》的姊妹篇《快速泰米尔文学习法》 (A Rapid Tamil Method) 。吴汝钧当时参考的文法书还有惠特尼(William D. Whitney)的《梵文文法》 ,岩本裕的《梵文文法纲要》 ,辞书则用威廉斯(M Monier-Williams)的《梵英大辞典》 。吴汝钧后来把哈德这本书编译成中文出版( 《梵文入门》 ) 。吴汝钧学习的过程很苦: “我基本上是依着哈德的教本一章一章地读,一章读毕,便做习作交顿宫批阅,有错时便即时提出,有时我也把疑难写出来,向他请教。我们每周在京都大学见面一次,每次会面三个小时那个时期,我几乎天天都把时间放在梵文的学习上,做得颇为辛苦。但小林教授仍不满意,说我进行得太慢,需要加倍努力他还说他们京大佛教学部、印度哲学史学部和梵文学部的学生在未进大学前,都被聚集起来,以两个月的时间,把哈德的文法稿本都读了,到开课时,便可正式拿一些印度梵文圣典如《薄伽梵歌》 、 《吠陀》和《奥义书》等来解读了。 ”日本学者的苦学能力是出了名的: “有一次我到他们的研究室(佛教学部印度哲学史学部和梵文学部研究生共用的研究室)参观,看到他们一个个埋头苦干,没精打采,好像半个病人那样。有些同学拼命抽烟,致手指头都变得黄了,手指也发抖;有些则狂饮咖啡,喝日本的所谓‘清酒’ (さけ) ,以维持精神。顿宫也不例外,手指发抖,简直不受控制;他把清酒当作汽水来喝。小林教授有一次竟取笑我说,你必须要学饮清酒,不然的话,你不能跟顿宫君交朋友哩。 ”小林教授的笑语声声,挑战着每一个中国人“学术爱国主义”的底线。

京都除了梵文学、佛教学三老外,还有日本哲学京都学派三老。日本哲学的京都学派发源于西田几多郎,代表人物有九松真一、西谷启治、阿部正雄等。吴汝钧在日时,九松“已届八十六高龄,住在郊区,闭门不见客了” ,只有“忙于接见德国人”的西谷,还有“较(一般)日本教授多了一份人情味” ,而且“讨论问题很有逻辑性,说理清晰”的阿部还很活跃。 在叙述他和西谷启治的交往时,吴汝钧笔锋一岔,说起一个人来:“当时我正醉心看康德后的西南学派的瓦兴格尔(H. Vaihinger)的想象哲学(Philosophie des Als Ob) 。这是一套有知识论意味的实证主义体系,要把形而上学的观念和问题,以想象方式,还原到思想方面去。他认为这些观念与问题所表示的,都不是真实,而是假象(Als Ob) 。西谷劝我不要相信瓦兴格尔,他的那套实证论是不成的。后来我细看他的名著《宗教是什么?》 ,便明白他反对瓦兴格尔的理由……我很佩服西谷先生在哲学上学识的渊博,连瓦兴格尔那样常为人所忽略的哲学思想也不放过。 ”瓦兴格尔在哲学史上是上承康德、叔本华、小穆勒、朗格、杜林、哈特曼,下启逻辑实证论的关键人物,学问既精且博。西谷启治批评他一点也不难理解,您只要知道与西谷相友善的海德格尔对瓦兴格尔的态度就可以了。另外,我可以向柏拉图发誓,瓦兴格尔虽是德国西南部人,却和新康德主义西南学派没有任何关系。

“傲慢”的梶山雄一教授是2004年去世的,他对吴汝钧说过的那些“狠话”现在依然有效。要想叫他“看得起” ,是不容易做到的(持“为什么非要他看得起”论者,自当别论) 。想当年玄奘法师西行求法过屈支国(龟兹)时,与“游学印度二十余载,虽涉众经而声明(按指梵语文法学)最善”的木叉毱多进行“佛教文献学的交锋” : “ (玄奘)法师引《俱舍》初文问发端即谬。因更穷之, (毱多)色遂变动云:汝更问余处。又示一文,亦不通,曰《论》无此语。时王叔智月出家亦解经论时在旁坐,即证言《论》有此语,乃取本对读之,毱多极惭云老忘耳。又问余部,亦无好释……(毱多)私谓人曰:此支那僧非易酬对,若往印度,彼少年之俦未必有也。其畏叹如是。(支那内学院校刻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面对挑战玄奘法师并没有抱怨“木叉毱多并无佛的味道,只是a man i the street” ,他是按照古代印度学问的游戏规则折服了开始时态度傲慢, “徒以客礼待之,未以知法为许”的木叉毱多。希望中国以后也出现个把能让梶山雄一的京都大学佛教学、梵语学传人“极惭” “色变”且“畏叹” ,并说出“老忘耳” “非易酬对这些话的人来。

延伸阅读:

1)吴汝钧: 《佛学研究方法论》 ,台北市:台湾学生书局, 1983年3月初版。

2)吴汝钧: 《我与梶山雄一教授:一点关系与哀思》 , 《正观》杂志第三十一期/ 2004年12月25日,第131—145页。

3)吴汝钧: 《瓦兴格尔Hans Vaihinger论假象哲学》 , 《鹅湖》第十六卷第六期(总第一八六期)/1990年12月,第43—46页。

(初刊于《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2008年11月30日,第2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