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刁老师和关老师

刁老师和关老师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8个月里,它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评价,老师又将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热爱和期望,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现在人们就把这种因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菲拉的女教师担任了这个班的辅导老师。菲拉老师的这番话,改变了26个孩子的命运。

第六章 激励思维——升起心中的太阳

“教育”在古汉语中是“上施下效”的意思,就是说,老师教而学生跟着学,跟着模仿。但是英语的“教育”(Eduation)这个词源于拉丁语“Eduere”,其原意是“Lead Out”或“ ring Out”,即是“激发出,带出”的意思。

苏格拉底说,教育的本质就是挖掘、激发学生本身的能力,而不是将似乎与个体无关的知识“搬运进”学生的大脑中去。知识的获得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探索与发现的过程,而不是由外向内的搬运、灌输的过程。相对于中国的传统教育,美国教育更注重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而不是教学生去“思考什么”。

那么,怎样“如何思考”呢?这就需要教育,需要激励。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教育效应的实验。他把一群小老鼠一分为二,把其中的一群(A群)交给一个实验员说:“这一群老鼠是属于特别聪明的一类,请你来训练。”他把另一群( 群)老鼠交给另外一名实验员,告诉他这是智力普通的老鼠。两个实验员分别对这两群老鼠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罗森塔尔教授对这两群老鼠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让老鼠穿越迷宫。结果发现,A群老鼠比 群老鼠聪明得多,都先跑出去了。

其实,罗森塔尔教授对这两群老鼠的分组是随机的,他自己也根本不知道哪只老鼠更聪明。当实验员认为这群老鼠特别聪明时,他就用对待聪明老鼠的方法进行训练,结果,这些老鼠真的成了聪明的老鼠;反之,另外那个实验员用对待笨老鼠的办法进行训练,也就把老鼠训练成了不聪明的老鼠。

罗森塔尔教授立刻把这个实验扩展到人的身上。1968年,他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是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选了18个班,对班里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占总人数20%的写着“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科任老师,并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他们再次来到这所小学,对那18个班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其实,当初那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只是罗森塔尔教授随机挑选出来的,不过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心理暗示的作用。在这8个月里,它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评价,老师又将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热爱和期望,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现在人们就把这种因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因而,激励思维的最基本要素就是赏识、鼓励、激发。正如歌德所说:“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赏识。”

25年前,有位社会学教授,曾叫班上一群学生到一个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作一个评估。学生得出的结论几乎相同:“这些贫民窟的男孩毫无出头的机会。”

25年后,其中一个大学生已当上了教授。他无意中在办公室的档案中发现了这份研究报告,对这些男孩目前的情况很好奇,因此,他叫自己的学生继续进行追踪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已经长大成人的男孩,除了20人搬迁或过世,剩下的180人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职业或成为企业家的比比皆是。

这位教授惊讶之余,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拜访了当年被评估的年轻人:“你今日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们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教授终于找到了这位虽然年迈,但仍然耳聪目明的女教师,请教她到底用了什么神奇的方法,能让这些贫民窟里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这位老人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赏识这些孩子。”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美国老师是怎么在教育生活中激励和赏识学生的。

美国老师案例

菲拉老师的一道选择题

在新泽西州市郊的一座小镇上,一个由26个孩子组成的班级被安排在教学楼最里面的一间光线昏暗的教室里。他们中所有的人都有不光彩的历史:有人吸过毒、有人进过管教所、有一个女孩子甚至在一年之内堕过3次胎……家长拿他们没办法,老师和学校也几乎放弃了他们。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菲拉的女教师担任了这个班的辅导老师。新学年开始的第一天,菲拉老师没有像以前的老师那样,首先对这些孩子进行一顿训斥,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而是为大家出了一道题。

有3个候选人,他们分别是——

A:笃信巫医,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

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约1升的白兰地,而且曾经有过吸食鸦片的记录。

C :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习惯,热爱艺术,偶尔喝点酒,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的事。

菲拉老师给孩子们的问题是:

如果我告诉你们,在这3个人中,有一位会成为众人敬仰的伟人,你们认为会是谁?猜想一下,这3个人将来各自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对于第一个问题,毋庸置疑,孩子们都选择了C;对于第二个问题,大家的推论也几乎一致,A和 将来的命运肯定不妙,要么成为罪犯,要么就是需要社会照顾的废物!而C呢,一定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注定会成为精英!

然而,菲拉老师的答案却让人大吃一惊!“孩子们,你们的结论也许符合一般的判断,但事实是,你们都错了。这3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他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3个著名的人物——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他身残志坚,连任四届美国总统。 是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C的名字大家也很熟悉,他叫阿道夫·希特勒,一个夺去了几千万无辜生命的法西斯元首。”学生们都呆呆地瞅着菲拉老师,他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孩子们,”菲拉老师接着说,“你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以往的过错和耻辱只能代表过去,真正能代表一个人的一生的,是他现在和将来的所作所为。每个人都不是完人,连伟人也有过错。从过去的阴影里走出来吧,从现在开始,努力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你们都将成为了不起的优秀人才……”

菲拉老师的这番话,改变了26个孩子的命运。如今这些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他们中有的做了心理医生,有的做了法官,有的做了飞机驾驶员。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班里那个个子最矮也最爱捣乱的学生罗伯特·哈里森,后来成了华尔街上最年轻的基金经理人。

“原来我们都觉得自己已经无可救药,因为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是菲拉老师第一次让我们觉醒:过去并不重要,我们还有可以把握的现在和将来。”孩子们长大后这样说。

一群在众人眼里无可救药的孩子,在菲拉老师眼中却前途无量、大有作为——因为她欣赏他们。菲拉老师用一道选择题,改变了孩子们心中固有的思维,从而激发了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这就是一个老师拥有的激励思维的力量。

卡尔森老师班上有一个整天梦想当赛车手而调皮厌学,成绩都是“C”的学生保罗·斯蒂文弗。为了改变这个孩子,卡尔森老师想了一套办法,十分有效。下面就是她的学生保罗·斯蒂文弗出于对老师的感激而写的回忆。

铭心的“零分”之约

我曾经是一个让老师感到头疼的孩子,调皮、厌学,爱做白日梦。每次考试,成绩都是雷打不动的“C”,这让教过我的老师们都无计可施。直到卡尔森小姐来到我们的班级以后,这一切才发生了改变。

一定是教过我的老师都向卡尔森小姐说过我的坏话了,所以第一天上课,她在点到我名字的时候冲我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说:“你就是整天梦想当赛车手,却不爱学习的斯蒂文弗吗?”

“是的。”我感觉她的话里有一些鄙夷的成分,这是对一个13岁少年的尊严的莫大侮辱。我接着声音高亢起来,坚决而富有挑衅地说:“舒马赫是我的偶像,他像我这么大时成绩也很糟糕,他曾经考过零分呢,现在不一样当了世界顶尖级赛车手?”

卡尔森小姐突然爽朗地笑了起来:“他考了零分当了赛车手,而你从来没有考过零分啊,每次都是‘C’!”说完,她扬了扬手中的成绩单。

她竟然笑话我没有考过零分!我真的觉得自己当众受到了羞辱。我几乎要成为一头咆哮的小牛,在教室里横冲直撞了。可她的温柔目光像雅典娜女神的召唤一样,一刻也没有从我脸上移开,控制住了我心头的怒火。我咽了一口唾沫,从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声音:“哼,下次我就考零分给你看看!”

她伸长了耳朵,仿佛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小辫子”似的,说:“好啊,这个创意很好!咱们不妨作个约定,你要是考了零分,那么在班级里你一切自便,我决不干涉;可你一天没有考到零分,就要服从我的管理,好好学习!”

我吐了吐舌头,因为我感觉自己遇到了一个天底下最最可爱又最最愚蠢的老师。

“不过,既然是‘考’,咱们还得遵循必要的考试规则:试卷必须答完,不能一字不填就交卷,更不能离场脱逃。如果那样的话即视为违约,好不好?”

这还不简单!我的心底发出快乐的鸣叫,不假思索地答道:“没有任何问题!”

很快便迎来了考试。发下试卷后,我快速地填好自己的名字,开始答卷。最后我像以往那样乱蒙一通。走出考场,我忽然发现,自己手心里竟然出了汗。我第一次感觉,原来,考零分竟然跟考满分一样难!我心情沮丧极了,那种期待着一场零分考试就彻底解放自己的想法似乎是一个缥缈的梦,可望而不可即。

试卷结果出来了,又是“C”,而不是“0”!可恶的“C”!我开始诅咒起来。卡尔森小姐走过来,狡黠地提醒道:“咱们可是有约在先的哦,如果你没有考到零分,你必须听从我的指挥和安排。”

我低下头,既羞愧,又暗骂自己不争气。

“现在,我要求你,早一天考零分,或者说,你近期的学习目标是向零分冲刺!”

很快又迎来了第二场考试,结局还是一样,又是“C”!

第三次、第四次……我一次又一次地向零分冲刺。我发奋学习,竟然发现自己有把握做错的题越来越多,换句话说,我会做的题越来越多。我的赛车渐渐地蒙上了尘埃,我的赛车手梦也渐渐弥散,取而代之的是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道道试题。

终于,一年后,我成功地考到了第一个零分!也就是说,试卷上的所有题目我都会做,都能判断出哪个答案正确,哪个错误。

卡尔森小姐把试卷发下来后,大声地宣布:“斯蒂文弗,祝贺你,终于考到了零分!”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是祝福的掌声!我脸红如枣,感到羞愧难当。

“好了,你终于凭着自己掌握的知识考到了零分,按照我们的约定,你可以在班级内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了。”卡尔森小姐走过来,抚着我的头温和地说。

泪水突然涌出我的眼眶,哽咽了许久,我终于脱口而出:“谢谢您,老师,在我没有成为世界一流赛车手之前,我想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学生……”

“斯蒂文弗,你是好样的,在我心目中,一个凭实力考了零分的学生跟考了‘A’的学生是一样出色的!我为你感到骄傲!”

卡尔森老师对学生保罗的激励是采取的“激将法”:只要保罗的成绩考了零分,就可以在班级内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殊不知考取零分谈何容易。那么多选择题,如果不对知识有准确的掌握,要想有意做错是不可能的——实质上,这个零分就相当于“A”了——这也是卡尔森老师的智慧之处。保罗一次又一次地向零分冲刺,他必须发奋学习,竟然发现自己有把握做错的题越来越多,换句话说,就是会做的题越来越多。

如果卡尔森老师的心底没有对保罗深深的赏识,也就不会有他们之间的“零分”之约。

激励的方式方法林林总总,下面是美国老师王文的经验记录,供大家借鉴。

激励策略万花筒

●在学生经过努力终于成功了的时候(解出了题、回答问题正确、做完了作业等),老师可以给一个亲切、温暖的拥抱,轻拍学生的背,说: “Good job!”“I’m so proud of you”……还可提议全班同学一起鼓掌以示鼓励、祝贺。

●打“报喜”电话给家长,给孩子授予奖状或温馨的小纸条,让学生带回家给父母看。美国小学老师备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奖状,老师会填上很具体的获奖原因,如“祝贺你今天生字默写一百分!”“祝贺你,今天所有作业都是‘A’!”“为你自豪,今天你把午饭都吃完了!”……

●老师备有五花八门的特别通行证,比如,图书馆通行证、电脑时间通行证、免做作业通行证、去别班教室通行证、不穿鞋通行证,等等。老师根据自己班级和学生的情况制订获取这些通行证的标准,让孩子们为取得通行证而努力,并且以获得通行证而自豪和骄傲。

●美国的小学生都非常喜欢各种即时贴或橡皮印章,老师可将贴画或印章贴/印在孩子的手上、身上、脸上或作业上。还有老师发给学生大大的胸章、绶带挂在胸前,孩子们走到哪里都爱显摆一下,自豪无比。

●在午餐时间享受特殊待遇。小学生们都视能与老师或是校长一起吃午饭为无上光荣和自豪的事。为了鼓励学生,不仅老师或校长可以和某位学生一起吃饭,还可让学生自己点名与自己特别喜爱的老师或校长或某位学生一起吃饭,还可以邀请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或其他对孩子来说很特殊的人一起吃饭。

●做老师的助手。作为一种奖励,让学生帮老师干杂事:装饰布置教室、浇花、发放作业……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总是热衷于为老师做事,老师也将其作为奖励投其所好。老师的一切在许多低年级孩子的眼里都神圣无比,能在老师的椅子上坐上5分钟都会让其他小朋友羡慕不已。

●在常规活动中挖掘奖励机会。每天孩子们要排好多次队:去厕所、食堂、图书馆、电脑房,回家等校车……将能排在队伍第一名作为“特权”,将替老师扶住门直至全班同学离开也视为一种荣誉,得以优先选择全班同学先听/读哪个故事、哪本书,可以“大权在握”地选择全班一起听什么音乐、玩什么游戏。这些非常细小的事情,我们大人可能觉得微不足道,但是往往对小孩子们有神奇的作用,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特殊、自己的作用,满足一点他们小小的“权力欲”。

●第一个使用老师新买的铅笔、橡皮,可以自行选择今天的座位,被派往其他教室帮助其他老师干杂事,被派遣为老师的助手到低年级班上给低年级学生讲故事,管理课堂,为新学生引路,替校长跑差,帮校长拉火警演习的警铃……哇,这些都是在孩子们眼里风光无比的事情呢!

●老师珍爱无比的小物件,比如放在教室里的长毛绒动物等,能特许某个孩子带回家过一个晚上;或者相反,某个孩子被特许将自己珍爱的小东西从家里带到班上炫耀一番;老师有一件很珍贵、很特殊的T恤或一顶很漂亮的棒球帽,某个孩子能穿上或戴上在校园里走一走,都是学生非常开心和自豪的事情。

●为了鼓励全班出色的表现,老师还有面向全班同学的奖励:到户外上课,延长室外自由活动的时间,可以不穿鞋,可以嚼口香糖、吹泡泡糖,在户外吃午饭,郊游踏青等。有的老师为班级定制刻有学生名字及励志话语的铅笔、书签,将其发给学生,让学生觉得非常特别。

那么,我们中国老师有激励思维吗?当然有。记得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之前,那时笔者还在读初中。学校的宣传口号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又红又专的革命事业的接班人”。那时,没有精英教育。但一个同学的成绩落伍了,就会有成绩好的同学主动帮助他,叫作“一帮一,一对红”。特别差的同学,班主任还会组织一个团队去分工帮助他、鼓励他、激励他、赏识他,决不让他掉队。笔者曾经是班干部,自身就有很多难忘的经历。在那个时代,师生间、同学间彼此关怀、帮助、激励的纯真友情,笔者至今记忆犹新。

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浪潮繁荣了城市农村、大江南北,也席卷了学校这座精神圣殿。学校开始经营,班级开始经营,精英教育应运而生。学校、校长、教师的目光都直接聚焦在培养高考精英身上,甚至不惜重金八方挖掘善读书、会考试的潜力人才——人们还有多少耐心愿意去激励、去赏识、去等待几个“回头”的浪子少年?

其实,我们很多老师出于职业的良心,他们也会本能地去激励和鼓励后进生决不放弃。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他们成功的概率有多少?

反思我们的故事

请看下面一篇从《教育故事》上摘录下来的一位老师写的教育案例。

“弱智生”的泪花

这是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故事。虽然过去几年了,但一想到它,我的心就一阵的酸楚。

几年前的一个早晨,我正在办公室看书……

突然,校园广播里传来了一个领导的讲话:“请一到四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抓紧时间把你们班的‘弱智生’送到会议室来。”顿时,我的心不禁一颤:“弱智生”?又是“弱智生”!一次又一次这样的称呼,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怎么受得了?

我忙放下书跑到教室里,那情景真是令人难忘。几个“弱智生”,有的小声哭泣,有的发呆,有的耷拉着脑袋……一个个脸上都挂着晶莹的泪珠。几个“头脑正常”的学生跑来跑去,大吼着:“弱智生!弱智生!……”

我忙驱散了顽皮的孩子,镇静地问:“孩子们,为什么哭啊!”

“我不想当‘弱智生’,我想回班里。”一个叫海洋的同学头也不抬地说道。

“谁说你是‘弱智生’啊!”我装做没事地说。

“我们都听到了,老师,我不想当‘弱智生’,你能说个情吗?能让我不去会议室吗?”孩子们用带着泪花的眼睛望着我。看着他们可怜的模样,我的心像针刺一般的疼。

是啊,他们原本也有固定的班级。可前几年,学校为了办出特色,把先天智障的孩子集中起来,办了一个“弱智班”,不仅受到了上级机关的表彰,而且还获得了特殊拨款。但我校的老师都不是搞特殊教育的专家,“弱智班”的学生并没有起色。为了甩掉包袱,学校采用了种种办法,让“弱智班”的孩子转学的转学,辍学的辍学。可是,“弱智班”毕竟是有补贴的,为了获得特殊拨款,学校又想出了把各班成绩差的学生集中起来,冒充“弱智班”应付检查、骗取经费的主意。今天,看样子又是有人来检查了。

“老师,给我说情。”

“老师,我也是。”

“老师……”

我被他们包围着,一阵酸楚涌上心头。我忙把他们搂进怀里,噙着泪说:“你们都不是‘弱智生’,刚才那个领导说错话了,你们只是‘后进生’。你们的成绩只是暂时差一点,但都很聪明。今后,你们只要刻苦,一定能行的!”

听了我的话,他们一个个惊愕地望着我。

为了进一步鼓励孩子们,我讲起了《赏识你的孩子》一文中周婷婷的故事。有一个耳聋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周婷婷,但她好学上进,在爸爸的耐心指导下,小学连跳二级;会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1 000位数字;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还曾受到江总书记的接见……

同学们听着故事,渐渐开朗了起来,也给我提出了要求:“老师,你叫他们不要再叫我们‘弱智生’了。”望着孩子们期待的目光,我使劲地点着头。但我知道,这哪是我能控制的呀。为了安慰他们受伤的心灵,也为了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我一边答应着,一边欺骗着:“好的,好的。我们先到会议室吧。”“老师答应了!”“老师答应了!”他们欢呼起来,眼里闪着泪花。

我不敢看他们,不敢看他们纯真的双眼,不敢看他们闪动的泪花,只有默默地牵着他们的手,一步一步地向会议室走去……

现在,我早已不再教他们了,但当年的“弱智生”那无助得令人爱怜的模样却始终浮现在我眼前,我只有一遍一遍地问:当年的“弱智生”啊,你们今天可曾泪花闪烁?

学校为了获得上级的资助,把所有的有智障的学生集中起来办“弱智班”,甚至把成绩差的学生组成“弱智班”冒充。这对于已经缺乏自信的孩子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落井下石。想起上一章《一个口吃孩子的奇迹》中的美国老师韦德·怀特赫德,为了口吃学生他所付出的辛勤和智慧,我们不得不自惭形秽。

“老师,我不想当‘弱智生’!”这是一群无辜无助而又淳朴上进的孩子的心声。老师的真情是可贵的也是无奈的。而他的领导者们呢,难道除了对学校资金的追求外,竟忘了“育人”这个最根本的追求?

傅强是某校初一年级的一位男生,家境十分贫寒又缺乏父爱,自卑感很重,是我们老师最应当关爱和激励的学生。傅强先后经历了两任班主任老师,一个是刁老师,一个是关老师;一个逼他走向犯罪,一个使他浪子回头。这是怎么回事呢?请看沂蒙娃娃写的这篇文章。

刁老师和关老师

傅强是初一的一个男学生。他和同学们在一起时,看相貌就知道他是个“旧社会”的人,衣衫破烂、陈旧。如果他学习好,老师们还会另眼相看,只可惜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居中游并且摇摇欲坠,这就不能怪老师们不青睐他了。冬天到了,同学们都穿得暖暖和和的,唯独傅强衣着单薄,还光着脚板。那天班主任刁老师发一张统计表,让全班同学填写:家长姓名、工作单位、职务、手机……可傅强那栏最简单,只注明父亲名字,工作单位呢,“种地”。其他的手机、电话一概全无。刁老师看了统计表说:“哎呀呀,傅强啊傅强,你的家根本不富强,太贫困了啊太贫困了。”一语说罢,傅强潸然泪下。

同学们这才知道。傅强的父亲是懒汉,母亲常年卧病在床,他还有一个妹妹。由于父亲酗酒,弄得家底朝天。傅强在读小学的最后那年赶上了国家好政策的首班车,减免了他的学杂费,并且还发了些许的补助,那天他捧着钱泪如泉涌。在校园里、在回家的路上,他高声唱着:“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初中,刁老师开始报贫困生了。刁老师说:“我们班有4个名额。由于学校缺乏对同学们的了解,请大家把自己的家庭状况写得具体一些,就算作为一个申请吧,然后由校方斟酌定板。”王雷说:“老师,既然是申请,我觉得没必要都写,谁贫困平时不都看见了吗?”王雷的妈妈开了家日用化妆品公司。

李同说:“对啊,老师,我们没必要都写啊。”李同的伯父就是本校的校长,李同的爸爸在村子里建了一个庞大的养殖场。刁老师望了望他们,有些生气地说:“学校就这么安排的,少说话,都写!”傅强也写了,他写得很真实具体,末尾还加了一句:“社会主义就是好啊!”

结果出来了,刁老师公布时,大家都大吃一惊,4个贫困生是王雷、李同,还有两个漂亮的女生,他们均属于“富农”,“贫下中农”傅强还不够格。没有人提出异议,只是大家在背后说,从我们班的贫困生来看,我们的中国已经是相当发达的国家了!大家都在侧目看傅强,知道他这个冬天将是格外凄寒。

沮丧的傅强成绩每况愈下,竟然旷课、逃学、上网吧,时而和社会小青年在一起喝酒,对老师的管教置之不理。那天早晨得到贫困生名额的两个女生在书包里都发现了两条死蛇,吓得她们魂飞魄散,刁老师审讯傅强,可一无所获。傅强后来又染上了盗窃的恶习,不过次次成功,没露出蛛丝马迹。一次傅强跟踪刁老师,发现刁老师被王雷的妈妈邀请吃西餐。原来他们是大学的同学,傅强一气之下,放空了刁老师的摩托车车胎的气。

刁老师做了两年的班主任,傅强做了两年的“人渣”(刁老师语)。刁老师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最后这年刁老师被调往县教委做领导。傅强闻讯,在半夜里携刀撬开了刁老师的门,准备血洗这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刁老师奋起还击,声嘶力竭地喊邻居关老师救命,关老师穿着裤衩飞速过来擒住了傅强。刁老师拿起菜刀就要砍断傅强的手臂,关老师立刻拦住了。刁老师又要拨打110,关老师又拦住了。关老师问明了情况,说算了吧,把他交给我吧,明天我就是他的班主任了。刁老师要关老师写出保证书,如果刁老师再有危险,关老师承担一切后果。

关老师刚从大学毕业分配来这个学校。

这天夜里,关老师没有睡,和傅强做了一次长谈。关老师静静地听着傅强的诉说。第二天,关老师和傅强一起洗澡,又一起吃饭,然后关老师还给傅强买了一些鞋袜。傅强只是哭。

傅强在这一年里把前两年的功课都补了回来,稳稳地考上了高中。后来关老师又给傅强的父亲找了一个稳定的工作。在高中,傅强一直泪眼汪汪地盯着母校的方向,最后考上了大学。

那天傅强举着青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从校门口跪着一步步挪进了学校,轰动了整个学校。全校1 000多名师生纷纷过来看。直至关老师慌慌张张地从办公室里跑过来,厉声喝道:“傅强,你这是干什么?你太让我失望了……”傅强望着清瘦的关老师,泪水夺眶而出,他抱住关老师放声大哭,关老师也泪雨纷飞。

后来我们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从此,我们都渴望着能在校园里碰着关老师,虽然他不是我们的任课教师,虽然他没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但我们都想恭敬地喊他一声:“关老师好!”

傅强的悲剧是因为教他的刁老师缺乏对弱者的同情心和尊重——这是激励思维的基础。而上篇《“弱智生”的泪花》中的校领导仍然如此,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市侩和世俗。刁老师放弃了傅强,而强行把贫困补助给了王雷、李同,是因为他们的家长都是老板;校领导要强行开设“弱智生”班,是因为可以得到上级的资金补贴。所以,当教育工作者的灵魂被世俗收买后,就会放弃对教育本质的追求。因而——

激励思维必须首先建立在尊重思维、公平思维的基础上。

激励思维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讲究方法,发挥智慧。菲拉老师面对一个班的“特殊学生”,没有以惯用的方法:批评、指责、惩罚,而是用了一道选择题让同学们来做。通过这道选择题,表达了她对这批学生的赏识、激励和希望。而卡尔森老师呢,对于疯狂的追车族保罗,没有批评他长期以来的“C”成绩,而且还“降低”对他的要求标准,只希望他考零分。这就是智慧——因为考零分必须学通知识才行。保罗不够敏感,照此去做,最后他意外获得了好成绩。这个奋斗过程看似一场与老师的“赌博”约定,却实际上是一次让保罗自我完善、自我升华的过程。当保罗考取了“零分”,可以在班级内做任何想要做的事时,保罗却说:“谢谢您,老师,在我没有成为世界一流赛车手之前,我想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学生。”

卡尔森老师的教育智慧,不禁使笔者想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当校长时的一个故事。那天,校园里开出一朵最大的玫瑰花,全校同学都非常惊讶。早晨,苏霍姆林斯基散步时,看到幼儿园一个4岁女孩在花园里摘下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便俯下身子问她:“孩子,你摘这朵花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儿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园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这就是激励思维的经典案例。

再有就是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的一个故事。一天,他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目不转睛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递给王友,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王友更惊愕了,他不知道校长到底想干什么。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

王友听了非常感动,失声叫起来:“校长,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还有什么教育方法能如此启迪人、改变人?

这就是“激励思维”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