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龙江少年粤剧老师是谁

龙江少年粤剧老师是谁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 化1.灿烂的两龙文苑汉代的龙江是位于广州与苍梧之间的交通要冲。当时广州与苍梧已经成为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两地间的来往交流使龙江有机会接触到外来文化和中原文明。如果没有外来人的迁入和外来文化的融入,龙江不可能于汉晋期间建起极具佛教文化浓厚色彩的紫云阁。大庾岭开通后,中原与岭南间文化交流迅速。
文化教育_名镇龙江

文 化

1.灿烂的两龙文苑

汉代的龙江是位于广州与苍梧之间的交通要冲。当时广州与苍梧已经成为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两地间的来往交流使龙江有机会接触到外来文化和中原文明。按乡志载,区恺在唐天授年间于上思田洲弃官卜居龙江,这是有志可查的第一位迁入龙江居住的移民。但可能在更早时已有人从外地迁居龙江,实行“与粤杂处”。如果没有外来人的迁入和外来文化的融入,龙江不可能于汉晋期间建起极具佛教文化浓厚色彩的紫云阁。

盛唐之际,中原文化正处在辉煌时期。大庾岭开通后,中原与岭南间文化交流迅速。在中原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下,岭南加快了文化发展的步伐。龙江的国明寺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成的。

宋代,北方战乱频繁。后来北宋为金所灭,宋室南渡,不少北方避乱的移民经南雄、始兴来到龙江定居。移民不但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还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历次迁入龙江的移民,大部分是文人、士绅等,他们的南迁带来了丰富的中原文化。因此,龙江的文化从南宋开始有了新的飞跃。

元代,岭南是抗元斗争最后的一道战线,元朝统治者对岭南的压制严酷。受大环境的影响,当时的元代岭南文坛显得一片萧条。

至明清两代,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两龙”文化呈现出一片蓬勃的生机。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经济倒退,龙江的文化进入历史低谷。特别在沦陷时期,严重缺粮的龙江哀鸿遍野,人口大量外逃,文化事业一蹶不振。

2.群众文化

明代开始,“两龙”的群众文化活动活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雅集文人的雅集是一种以文会友的自发性行动。明代,“两龙”已有不少文人自发结成文社、诗社、赋会等文学组织。这些组织给文人创造了互相学习、切磋的机会。雅集的约会地点不定期、不定点,社学、书斋、孔庙、书院等地都能作雅集地。大家聚集一起谈今论古、评点诗文、交流作品、分享心得。历史上“两龙”文人雅集的场所主要有青云台、长春书院、龙山白莲台、文庙等。也有不少文人相约三五知己,在书斋内切磋交流,这种现象在晚清时代的龙山堡就更普遍了。

冠裳会冠裳会目的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它相当于今天的文学会、诗会,由地方贤达、功名人物、归田官员支持创办,会址多设在孔庙,如龙江的冠裳会址设在青云台,龙山的会址设在文庙。冠裳会雅集的人员范围更广泛,凡是本乡爱好文学的读书人均能参加。冠裳会一般有规定集会的时间和地点,程序是先拜祭孔子,再即席挥毫创作诗词文章,最后交流心得,互赠作品,切磋文事。冠裳会每年还举办一次征文活动,好的作品除得到表彰外,还能被赞助出版。

对联对联是中国文学的一种特有形式,也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它除了要求内容有深刻的意境之外,还要求上下联对仗工整、字数相同、字不重复、平仄互对,而且句数为偶数。

龙江不少文人雅集经常以对对联作为切磋的形式,创作了无数佳品。如清代流行于“两龙”的几副对联:

鸣凤出岐山遥望彩霞迎拱日

腾龙归东海远眺金斗入甘泉

联中巧用龙江地名的鸣凤里、岐山里、彩霞路、拱日门作为上联;以腾龙里、东海、金斗里、甘泉里等地名为下联,浑然成对。其名词、动词互对,平仄工整,给人一种雄壮开阔、气势不凡的美感,不失为一对佳联。再看:

三日一圩未免逐尘多碌碌两山中道不妨停盖小凉凉

联中对仗工整,文字浅显平淡,不事雕琢,雅俗共赏,意境中含蕴着诙谐趣味,不失为联中精品。当时不少外地人来此经商趁圩也不禁望联赞赏。

该联源于龙山金鸡岭下於止亭两旁的石柱联(清初时建,现已塌毁)。据传,於止亭建好后一直没有对联,直到晚清时,龙山乡约的父老觉得於止亭未有撰联是一憾事,必须补上对联,以体现龙山的地方文风。于是贴出征联告示,并选出乡中几位老学究为评审。是日,不少儒生被吸引来参赛,但最终夺魁者竟是一位女性,名叫卢艳娥,沙富村人。卢艳娥也因此一举成名,乡约除了赠予礼金外,还簪花挂红,锣鼓喧天,用大红花轿将她抬返沙富,至今传为佳话。

月出初三初出月

春分二十二分春

清代,龙山有人以“月出初三初出月”为上联,期求属对。消息传出后虽引来不少文人墨客,但当应对者细读上联后,大都是沉吟半天尚无结果,最后扫兴而去。原来这是一对回文联,联语倒读、顺读皆能成句,这种回文式的楹联应对确是极不容易的。后来有人以“春分二十二分春”应对成功,该下联不但构成回文,而且该月正好是春分时节。而应对者亦是一位女性,叫范墨耕。墨耕自小聪敏过人,爱好诗书,其父范邦是龙山的一位老儒生。她工整的应对,一时传为佳话。

讲古(讲故事)讲故事是城乡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一大特色,这种群众文化活动过去在龙江比较普遍。

龙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短夏长。溽暑时节,村人喜欢在榕树下和亭阁内纳凉。龙江人的先祖多为中原移民,人口发展后一般聚族而居,居室前后均为叔侄兄弟辈,凡有喜庆,必然同坐一堂,平日往来频繁。因受水网阻隔所囿,人们不便外出串门从事社交活动。除了文人雅集之外,一般老百姓缺少文化活动。上述这些原因造就了讲古的有利环境。

讲古者不是职业的说书艺人,大多是族中有文化、有见识的长者,一般不收酬金,是一种族内的自娱活动。讲古的内容包括《红楼梦》、《西厢记》、《西游记》、《封神榜》、《三国演义》、《水浒》等传统文学作品,也有野史、逸闻、趣闻等。

粤剧粤剧是岭南最大的剧种,流行于两广的广府民系。龙江语言属粤海片方言系,是粤剧广泛流传的地区。龙江是粤剧之乡,有着深厚的粤剧文化基础,曾经产生过像薛觉先、尹自重等这样的艺术大师级人物。

不少研究广东地方戏剧历史的学者都认为,早在明代,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演戏已相当盛行。麦啸霞先生在《广东戏剧史略》中指出:“明嘉靖年间,广东戏曲用弋阳腔。”不过,弋阳腔来自赣北的外江戏,曲词较难让当地人们听懂,故未能得到普及。直到清代中叶,有人把弋阳腔和昆腔的梆子、西皮、二黄等曲牌糅合进本地的粤讴、南音、木鱼、龙舟、板眼等内容,再试用粤语演唱,结果很受粤语观众欢迎,采用这种唱法的戏班被称为广腔班。随着广腔班的登场,粤剧在粤海片语言地区植根发芽,并逐渐深入民心。

2007年广东省举办粤剧大赛演出了十多场极具水平的粤剧

到清末民初,粤剧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汲取了各剧种在表演艺术上的芳华,加之在音乐和唱腔方面,又有甘时雨、吕文成、尹自重、何大傻等人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粤剧迈向了成熟的阶段,龙江的戏剧表演也更盛行。

明中叶以来,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每年的神功醮会、观音诞、观音开库期间必然举办庆典活动,一般都会请来红船戏班表演。另一方面,龙江在经济得到发展后,文化教育事业也随之兴旺起来,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对戏剧的文化品位相对提高,出现了不少有较高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的粤剧爱好者。过去在戏班中曾流传过一句话:“在龙江演戏,千万要做足功夫。”所谓功夫,就是指演员从关目、水袖、碎步、功架、眼神,到上下马、上落步级等表演方式,以及唱功、道具、服饰等声色艺方面的内容。这说明龙江人对戏的要求高,而且对粤剧了解透彻,品位极高。

古代戏班演出与今天不尽相同。一是当时的文武生、丑生、小生、小武、旦、净、末分工严谨。二是演出一般在下午开始。日间演“武场”;晚间演“正本”,由文武生、正印花旦担纲演出;半夜演“三出”,即折子戏,由次角演员演出。第一晚开场,必加演《六国大封相》或《八仙贺寿》。

清代,龙江还没有商业性戏院,每次演出都要预早搭起临时性的戏棚,戏棚是竹木结构,以杉为柱,葵叶盖面,竹笪围边。戏台下是免票进场站位的“地台”,地台后是以木板搭成、需凭票进场的座位。这样的戏棚安全措施很差,加上当时还没电器照明设备,只能使用燃点煤油的大光灯,容易发生火灾。据乡志载,清道光七年(1827),龙山小陈涌的一次晚上粤剧演出戏棚失火,烧死了八十多人。同在清代,龙江方亭市的一次粤剧演出也发生过火烧戏棚的事故,相传也烧死了不少人。而地台挤逼伤人的事更是经常发生。

新中国成立后,神功醮会被禁止,剧团归政府文化部门管理。由于政府重视文化艺术事业,艺人地位得以提高,粤剧得到蓬勃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期,龙江、龙山先后成立过文艺演出队,当时曾把谷仓改建为临时剧场;50年代中期,龙江把相公庙改建成剧院,龙山、里海也先后建成会堂,经常聘请剧团出演粤剧。粤剧成了龙江人民的一项重要文化生活内容。

时至今日,尽管人们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但是粤剧在龙江仍不乏知音者,一些村镇仍经常聘请剧团演出。不少钟情粤剧的爱好者还自发组成民间私伙局和剧社、娱乐社。龙江镇也成立了曲艺协会,定期举办和组织各种演出活动,推进了龙江传统文化事业的发展。

3.文化名人

自唐宋以来,出自龙江籍的名人众多。限于篇幅,不能一一罗列,只略举晚清至民国间数人,略作介绍。

朱可贞字占遇,号子庵,龙江人。明崇祯元年武状元,授锦衣副千户,累官中都副留守,生平尚气节,勇于任事。因触忤上官,贬两广坐营都司,一度谪戍柳州。后辞官归里,以诗、书终老。著有《丹松斋诗草》传世。

陈邦彦(1603—1647),字会份,龙山人。早年移居县城,在锦岩岭下设馆授徒,世称岩野先生。清兵入关,明朝覆亡,陈邦彦接受永历帝授予兵科给事中官衔,与南海陈子壮、东莞张家玉等将领相互呼应,转战广东各地,屡挫敌军。后在清远县城兵败被俘,拒降,在广州四牌楼英勇就义。死后谥忠愍,与陈子壮、张家玉并称为“明末岭南三忠”。陈邦彦学识渊博,工诗,与番禺黎遂球、南海邝露并称为“岭南前三家”。其作品意气豪迈、笔力老健、忧国伤时,著有《雪声堂集》十卷传世。

陈邦彦像

陈恭尹像

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号独漉,又号半峰,晚号罗浮布衣,龙山人,陈邦彦长子。陈邦彦抗清殉节时,全家遇难,独其得免。陈恭尹一生颠沛流离,晚年寓居广州,以书画自娱,始终不肯仕清。他工诗,精书法。陈恭尹与番禺屈大均、南海梁佩兰合称清初“岭南三大家”,作品风格郁勃沉酣,著有《独漉堂集》传世。他又与诗人朱彝尊、王士祯、赵执信等成为诗友。在书法中,他以草法入隶,创清初的隶书新风。

彭睿壦字闻自,又字公吹,号竹本,又号村馀、江村馀子、龙江村獠,龙江人。彭睿壦一生寄情于书画,工画兰竹树石。他深谙书画同源之理,以书入画,又以画法入书,造诣颇高,形成后世所称的“竹本派”。

张锦芳字粲夫,号药房,龙江人。乾隆年间广东乡试解元,乾隆五十四年(1789)成进士,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他以诗、书、画名世,与同县胡亦常、钦州冯敏昌合称诗界“岭南三子”,后来又与同县黎简、黄丹书及番禺吕坚并称“岭南四家”。其著作有《逃虚阁诗钞》六卷、《南学轩文钞》二卷、《南雪轩诗》一卷传世。

张锦芳以诗书画名世

邓华熙(1826—1916),字筱赤,又字小石,龙山人。他是清咸丰年间举人,由议叙出仕,官至安徽、山西、贵州巡抚,云贵漕运总督。他为官清廉自洁,有政声,喜书画,著有《纳楹书屋偶存》、《说文择录》等。

温肃(1878—1939),字毅夫,号檗庵,晚号杜鹃庵主,龙山人。他是清光绪晚年进士,授翰林编修,补监察御史。民国成立后,他到东北投靠溥仪,成为溥仪的南书房行走和侍讲,奔走游说军阀复辟满清朝廷。复辟无望后,他又以遗老身份在香港终老。温肃在文学上有一定修养,且工书法,曾著有《陈独漉年谱》及参与编修《龙山乡志》《广东通志·人物传》。

蔡哲夫(1879—1941),名守,号寒琼,别署寒翁、成城子、茶丘居士等,龙江人。他工诗词画及文物鉴赏,是民国初年岭南著名的诗人、画家。早年加入南社,襄助黄节和邓实主办《国悴学报》,刊辑《风雨楼丛书》,与潘达微合编《天荒画报》。其著有《寒琼碑目》、《寒琼金石跋续》、《说文古籀补》、《漆人传》、《瓷人传》、《画玺录》、《印雅》等。

温肃(摄于20世纪30年代)

薛觉先(1904—1956),龙江镇十三坊人,是著名的粤剧表演艺术家,有“粤剧伶王”、“万能老倌”、“万能泰斗”的美誉。他能编善演,戏路宽广,兼工丑生、小武、旦、净、末诸行。他“融南北戏成一家,和中西乐为一体”,创立“薛派”表演艺术。新中国成立后,薛觉先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广州市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陈荆鸿(1903—1993),原名文潞,字庚同,号蕴庐,龙山人。其自幼受庭训,性聪颖,熟习典籍、诗文、书法。16岁赴上海,从师书法大家学习书法理论,故工书法,又能画,尤擅章草,任广州《越华报》社长。抗日战争时赴香港,主讲中国文学,先任《循环日报》社长、总编辑,继而历任教授、系主任。其书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展出,1987年以书艺蒙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勋。

1987年,陈荆鸿授勋时的场面

薛觉先与夫人张德颐

教 育

1.旧学

中国的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汉书·儒林传》记述:“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教,殷曰庠,周曰序。”龙江的旧学估计不迟于唐代,宋代是龙江教育的发展转折期。有宋以来,大量中原移民迁入龙江,这些南移人中不少是官绅知识分子。南移后,他们为了使子侄得到良好的学习机会,实行“修庠序之教”,积极创办学校。旧学的创办,为古时龙江构建了人文教育的基本框架,形成了龙江的传统文化底蕴。私学的创办对儒学在龙江的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为以后明清两代的文化发展和人才辈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宋以降及至明代初期,龙江属广州府南海县辖,县学设在广州城。到明中叶顺德建县后,县学设在大良。

封建时代龙江的教育机构主要是私塾、社学和书院,以私塾和社学为主。私塾大多是乡村地方性学校,由家族出资创办,一般设在本族祠堂内。塾师由族中有文化的族人担任,或聘请外姓人任教。

社学是地方性教育机构,由地方及官府出资创办。明洪武七年(1374),朱元璋诏天下立社学,明令民间幼童须遣入读书。于是“学校之设遍天下,而海内之文治彬彬矣”。据乡志载,明以后两龙的社学有儒林社学、圣堂社学、龙头社学、尖峰社学、安平社学、象山社学、高圣社学、桥头社学、龙珠社学、乐丰社学、村头社学、冈源社学、大田社学、占鳌社学、黄村社学、升平社学、秀山社学。社学比私塾规模大,学生也多。古代的社学、私塾学生学习内容有以识字教育为主的综合性识字课本;有以封建道德教育为主的蒙学伦理课本;有以社会、自然常识教育为主的知识性课本;有以提高阅读能力为主的故事课本,所谓“子生六七岁开学,先读《三字经》”。从社学和私塾毕业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到县学、书院深造。

书院是比社学更高一级的学校,是由地方贤达投资、官府赞助办成的学校。县学、书院除了专习“试帖诗”和八股文,为参加科举考试奠定基础外,还设经、史、理、文等多项课程。据史志载,明代龙江设有长春书院,清代里海设有观澜书院,龙江建儒林书院,龙山建鳌峰义学(后改为鳌峰书院)。这些学校培育了龙江一代代的有用人才。

清末以来,学校教育发生了变化,吸收西学已成为第一要务,理工课程逐渐增加,学校建制和教育思想有异于古代。

2.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事业

1957年,当时的龙山大乡创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龙江社区内第一所民办初级中学。1958年,龙江小学附设初中班,翌年升格为龙江中学。20世纪60年代初期,龙江在北山农场创办了龙江农业中学。“文化大革命”期间,学生停课,学校遭到破坏。1976年以后,龙江各方面教学才逐渐转入正轨。

80年代以来,龙江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发展镇教育事业,先后创办了丰华中学、龙山中学、里海中学、麦朗中学、龙江职业中学、锦屏中学,以及另择新址,重新建设龙江中学。同时,龙江镇政府还积极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居住和生活条件,稳定教师队伍。到90年代末,龙江的教育事业各方面都步上了历史的新台阶。1996年以来,村镇两级校舍建设共投入资金3亿多元。

龙江中学占地面积9万多平方米,是一间现代化的中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