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勃兴的文化背景

佛教勃兴的文化背景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同”和“需要”的结合,正是20世纪佛教文化复兴的内外因素。袁世凯授意杨度、严复等人组织“大乘讲经会”,以遏制日本人文化渗透的嚣张气焰,可以说佛教文化在20世纪初的崛起,也是对外来宗教文化侵略的对抗。其四,王学、公羊学的互补,也是佛学勃兴的文化背景。

2.佛教勃兴的文化背景

一种思潮或文化,尽管其发展首先取决于它自身的内在素质,可以摆脱外在的偶然性,而呈现逻辑的必然性。但如果作为社会思潮或主流文化决不可能离开时代而独立存在。它既是整个客观环境的超前觉悟,又是正在进行反思的时代精神。它与时代是不可分的。因此,它的兴衰必定还有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

黑格尔曾经明确地指出,一定的哲学形态与它基以出现的民族形态同时存在,与受这一特定原则支配的旧国家的没落和新国家的兴起同时存在。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阶级地位发生变化,特别是整个民族濒临没落的时候,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也将由于内心的要求与外在的现实的裂痕而发生改变,其结果是现实的生活方式、共同的伦理风俗和传统信仰,因之而动摇。一个思想上的破坏期出现之后,便是新思想的酝酿和兴起。精神在空旷的领域中,开始营建新的理想王国,以反抗现实世界。20世纪佛教文化的复兴,同样说明了这个道理。

其实,佛学的内在素质和时代背景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促进了佛教文化的勃兴。就佛学本身来讲,首先是必须具有与当时社会思潮“认同”的能力。就社会时代背景而言,它对佛学必须有“需要”的条件。“认同”和“需要”的结合,正是20世纪佛教文化复兴的内外因素。所谓时代的“需要”,也即社会“需要”,一是由于内忧外患而产生经世致用的需要,二是由于学问饥荒而触发的理论思维的需要。处于内忧外患的封建末世和军阀混战的乱世,人们的思想又无所归依,他们对社会批判的忧患意识,个性解放的自由意识,极需要有一种新的精神感召和理论支持。而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佛学,无论在治世,还是在理论上,都能满足这种需要,这些前已述及,不再赘叙,惟有适合佛教文化复兴的文化背景尚需做一些说明。

其一,宋元以后,佛教思想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参与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它已经不纯粹是“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的追求,其中包含了对世俗生活的批判,追求内在超越的自我意识,长于理性思维等反传统观念。整个中国,不仅在知识阶层,而且在政界和民间都有一种佛化的倾向,形成了佛教文化植根的一层厚土。所以,晚清以来,居士、学者振臂一呼,应者影从,遂致佛学迅速地汇聚成一股伏流,并在20世纪扬波而起。

其二,晚清以降,门户开放,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科举废、学校兴,学者思想解放,经学的统治地位因之动摇。人们不复拘守于儒家一孔之见,对外来思想,固喜研究,对待传统文化的其他部分,亦多兼收杂取,呈现一种学术、思想自由的气氛。以经学形式研究治道,逐渐转向以宗教形式探索社会和心性问题。诚如梁启超所言:“西洋哲学既输入,则对于印度哲学自然引起连带兴味。”(66)

当然,国际上崇佛之风对佛教文化的勃兴,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赫胥黎曾在《进化与伦理》(严译《天演论》)中有《佛释》、《佛法》专章论及佛学,用涅槃表述不可知的幻影世界。叔本华受佛学影响之深更为人所共知。英国东方学家戴维兹有《佛教》、《佛陀对话》等佛学专著。德国印度学家奥尔登堡也撰写了《佛陀,他的生活、教义、教区》等书。英人李提摩太也曾致力于佛典的英译工作。佛学在日本的传播更不待说,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而且对明治维新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所以,这些对于近世思想家学佛也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同时,西方宗教的传入,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对立,加上传统的“文化中心”论的根深蒂固和西方宗教的压迫,引起了中国人的本能反感以至反抗,佛教始终被作为对抗基督教等西方宗教的有效武器。而日本人又利用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中来华传教的密约,对中国进行的文化侵略,亦引起学界、僧界、政界的震惊和反对。袁世凯授意杨度、严复等人组织“大乘讲经会”,以遏制日本人文化渗透的嚣张气焰,可以说佛教文化在20世纪初的崛起,也是对外来宗教文化侵略的对抗。

其三,郑学川江北刻经处、杨仁山金陵刻经处等的设立,佛教经典广泛流通,学者易得各宗典藏,不仅唤起了学者研究佛法的兴趣,而且也为佛学研究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领域。绝响千年的法相宗研究,所以能在清末民初崭露头角,其前提就是法相典籍的失而复得。另外,敦煌藏书的发现,不仅为佛学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资料,而且也提高了佛教文化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像胡适那样对佛教始终持否定态度的一些学者,也不得不开始对佛教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爬梳。

其四,王学、公羊学的互补,也是佛学勃兴的文化背景。诚如章太炎所言:“明之末世与满洲相抗,百折不回者,非耽悦禅观之士,即姚江学派之徒。日本维新,亦由王学为先导。王学岂有他长?亦曰‘自尊无畏’而已。其义理之高远者,大抵本自佛乘……佛教行于中国,独禅宗为盛者,即以自贵其心,不援鬼神,与中国心理相合。”(67)说明佛学兴起自有陆王心学为其背景。而近世公羊学大兴,又不得不抛弃作为其理论依据的谶纬神学,佛学恰好能为公羊的微言大义进行理论上的辨说,故公羊与佛学,如影随形,并行于世,不是没有道理的。

【注释】

(1)作者认为,佛教遁世思想是对社会人生的否定,同时又批判俗界而表现为入世精神是二重否定。它否定人性,追求佛性,再由佛性返归人性,它否定现世而趋于净土,再将净土置于现世,则为双相二重否定。它追求个人解脱、灰身灭志的绝世思想,又要点燃觉悟、普度众生的入世激情,便是其双向价值取向。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4)章太炎:《人无我论》,见《章太炎全集》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章太炎:《致潘景郑书》。

(6)章太炎:《建立宗教论》,见《章太炎全集》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16页。

(7)章太炎:《菿汉微言》,见《章氏丛书》,上海右文社1915年版。

(8)熊十力:《新唯识论·序》,浙江省立图书馆1932年版。

(9)梁启超:《治国学的两条大道》,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91页。

(10)章太炎:《俱分进化论》,见《章太炎全集》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1)章太炎:《建立宗教论》,见《章太炎全集》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2)蔡元培:《佛教护国论》,见《蔡元培全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7页。

(13)太虚:《太虚大师全书·论藏·宗用论》,太虚大师全书出版委员会1956年版。

(14)William Shakespeare,Hamlet.

(15)音译“布达”,即佛,意为觉悟

(16)向度,英文Dimension,维,矢量空间基的元素数。这里指心理各方面,各层次的量及相互印证的关系,有深度,广度或范围之意。

(17)龚自珍:《齐天乐·序》。

(18)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19)《史记·滑稽列传》。

(20)龚、魏以及谭嗣同虽非20世纪人物,但他们在佛学研究和应世方面,与20世纪佛学关系至密,故本书常有涉及。

(21)《康南海先生自编年谱》。

(22)《康子内外篇》。

(23)梁启超:《康有为传》,见《梁启超全集》第1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24)梁启超:《论佛教与群治的关系》,见《梁启超全集》第1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25)梁启超:《论佛教与群治的关系》,见《梁启超全集》第1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26)《宋恕日记》。

(27)章太炎:《支那内学院缘起》。

(28)谭嗣同:《仁学·自叙》,见《谭嗣同全集》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

(29)魏源:《海国图志序》。

(30)谭嗣同:《报贝元徵书》,见《谭嗣同全集》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8页。

(31)章太炎:《革命之道德》。

(32)梁启超:《康有为传》,见《梁启超全集》第1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33)康有为:《大同书》。

(34)康有为:《大同书》。

(35)谭嗣同:《上欧阳中鹄十》,见《谭嗣同全集》上,中华书局1981年版。

(36)谭嗣同:《仁学·序》,见《谭嗣同全集》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

(37)章太炎:《答铁铮》,见《章太炎全集》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8)章太炎:《俱分进化论》,见《章太炎全集》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9)谭嗣同:《报贝元徵书》,见《谭嗣同全集》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8页。

(40)梁启超:《论宗教家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见《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41)谭嗣同:《仁学》,见《谭嗣同全集》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

(42)杨仁山:《论语发隐》。

(43)杨仁山:《论语发隐》。

(44)《康子内外篇》。

(45)谭嗣同:《兴算学议》,见《谭嗣同全集》上,中华书局1981年版。

(46)章太炎:《建立宗教论》,见《章太炎全集》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7)《船山学自记》。

(48)熊十力:《新唯识论·序》,浙江省立图书馆1932年版。

(49)章太炎:《五无论》,见《章太炎全集》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34页。

(50)太虚:《觉社丛书出版之宣言》。

(5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52)章太炎《訄书》28。

(53)章太炎《訄书》28。

(54)大圆镜、平等性、妙观察、成所作智。

(55)梁启超:《论佛教与群治的关系》,见《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56)章太炎:《齐物论释》,《章氏丛书》,上海右文社1915年版。

(57)章太炎:《演说录》。

(58)章太炎:《答铁铮》,见《章太炎全集》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9)梁启超:《非惟》,见《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60)梁启超:《地理及年代》,见《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61)摩诃萨,意为大心。

(62)欧阳渐:《内学年刊》第1辑序言。

(63)李叔同:《戏赠蔡小香》。

(64)李叔同:《为沪学分会撰文野婚姻新戏册既竟系之以诗》。

(65)蔡元培:《佛教护国论》,见《蔡元培全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7页。

(66)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67)章太炎:《答铁铮》,见《章太炎全集》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