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精彩的篇章

精彩的篇章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原东北师大副校长、终身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重点教材评审专家郑德荣等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问题研究》一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的理论专著,是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例如,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根源方面,对历史根源的探索,这本身就是一个崭新的视角,以往的研究对于这一根源的探索,基本上是忽视的。

张喜德

由原东北师大副校长、终身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重点教材评审专家郑德荣等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问题研究》一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的理论专著,是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该书具有五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结构严谨,主线清晰。全书由绪论和八章构成,主要从历史根源与现实依据、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历史进程与发展轨迹、社会形态与基本特征、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模式比较与相关参照、时代价值与历史经验、领导核心与根本保证八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宏观结构十分严谨、科学,各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逻辑结构十分严密,构建了一个结构严谨的科学体系,使得该作主题明确、醒目,主线明了、清晰,为读者完整、科学、全方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难得的范例。

二是阐述全面,准确精辟。从全面性上看,该作仅有35万字,但其论证的全面性是十分惊人的。该作的全面性不仅表现在宏观结构的八个方面(例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研究,学术界以往的研究很少包含道路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模式比较与相关参照的),而且更多表现在各章内的构成与阐述上。例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模式比较与相关参照”一章中,该章不仅阐述了该道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与扬弃、对资本主义的利用和超越,而且阐述了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辨析与借鉴。在对资本主义的利用和超越中,不仅阐述了合理利用资本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而且阐述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显著特征。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价值中,不仅阐述了该道路是中国实现发展进步、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为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还阐述了该道路的巨大成功为步入低谷的国际共运注入生机与活力。各章对相关问题的阐述都是相当全面的。

从准确性、精辟性来看,该作对问题阐述、概括也是相当准确、精辟的。例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体现概括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5种内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十个结合”。这些阐述和概括是相当准确和精辟的。

三是思想深邃,观点新奇。例如,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根源方面,对历史根源的探索,这本身就是一个崭新的视角,以往的研究对于这一根源的探索,基本上是忽视的。因此,以往的研究就无法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相一致的辩证关系,因而出现的不是“割裂论”,就是“对立说”。而该作从历史根源的视角进行定位,因此就科学、辩证地理顺了二者的关系。在对于历史根源的阐述上,该作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源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社会主义中国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基础(政治前提、制度基础、物质基石)、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由来三个方面,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历史根源,不仅科学体现了历史的真实,体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而且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研究,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增添了崭新的观点。

四是资料翔实,论之有据。该作运用了大量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多达176种。其中经典著作60余种,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中共中央文献30余种,学术论著80余种。这些资料有关该课题的研究,不仅翔实、可靠,而且权威、新颖,反映了该课题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作正是运用了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对所述问题进行研究,言之成理,论之有据,从而使该作具有坚实的资料支撑、厚实的研究基础,站在学术研究尖端,探索道路问题前沿。

五是价值珍贵,富有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艰难探索并为之奋斗的伟大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它是时代的主题、当代中国的主题,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而该作正是在这一主题与特色的研究中,奉献了智慧,注入了活力,培育着生机。该作的研究不仅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应用价值,而且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实践意义、资政育人意义。

当然,该作在个别问题提法上尚需斟酌,在个别问题的阐述上尚需加深。但瑕不掩瑜,该作亦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优秀、上乘之作。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