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慧能是真正的中国佛教的始祖

慧能是真正的中国佛教的始祖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亦是真正的中国佛教的始祖。毛泽东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高度评价了慧能的这一功绩,充分肯定他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也是真正的中国佛教的始祖”。毛泽东认为慧能的这些思想动摇了印度佛教在中国至高无上的地位,破坏了原来意义上的佛教,佛教徒甚至可以呵佛骂祖。

慧能是真正的中国佛教的始祖

他,一个文盲,竟然对佛教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创新,使博大精深的印度佛教中国化,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他也正是由于这一伟大贡献而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毛泽东评点原文

慧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亦是真正的中国佛教的始祖。在他的影响下,印度佛教在中国至高无上的地位动摇了,甚至可以“喝佛骂祖”。[1]

慧能简介

慧能(638~713),俗姓卢,广东南海人,祖籍范阳(今北京西南)。其父卢行.,本是唐朝的官员,于唐高祖武德三年因贬官举家自范阳迁居南海。慧能三岁丧父,母亲李氏守寡把他养大。慧能年稍长,家贫,靠卖柴养母。他天资聪慧,23岁那年,送柴到一客店,出门见一客诵《金刚经》而受到启发,问客从何处听来。客称得自湖北黄梅东山寺弘忍和尚处。慧能从小就听说自己有成佛的宿缘,此时决心追随弘忍,往投东山寺充当行者。

弘忍是禅宗五祖,门人甚多,晚年欲定法嗣,命弟子各作一偈,倘若有人能领悟佛法大意,他将把达摩以来传法的衣法给他,作六世祖。众门人都自认不行,不敢作偈。只有门下第一大弟子、时作寺院教授师的神秀作成一偈,偈子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这个偈子只到门外,未入门内,未曾见性,教神秀另写,神秀却再也写不出来了。慧能不识字,听到童子口诵神秀的偈子后,请人代写一偈,偈子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僧众见偈都十分惊叹,弘忍怕别人害他,假说亦未见性,却暗中接见了慧能,密授《金刚经》,传给衣法,命他即速离去,并亲送他到九江驿。弘忍回来以后,三天未上佛堂,门人疑问,他才说:衣法已经南去。神秀为争衣法,命惠明和尚追赶,在大庾岭赶上了慧能。惠明深知自己不配得衣法,也不甘心代人受过,于是说:我为法来,不为衣来,只要慧能传授《金刚经》,并未加害。

慧能南归,在猎户中隐匿十六年,不敢公开自己的身份,后感到传法要紧,才来到广州法性寺。适值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时风吹幡动,有两个僧人在争论:是风动还是幡动,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慧能突然走向前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众僧骇然,引起印宗的注意,于是慧能公开了身份,出示了衣法。印宗十分佩服,当即给他剃度,并“愿事为师”。从此,慧能才公开传法,次年回到曹溪宝林寺,在当地官绅、僧徒支持下,扩建寺院,广收门徒,弘扬佛法,成为禅宗南宗六祖(当时神秀已在北方称六祖,后人称他为北宗六祖)。

慧能以心为本体,提出心生万法。这里的“心”是指意识本身,也叫“心体”。心能包容一切,但心体本身是空虚的。有知有识是心之用,只有用心(心生)的时候万象才显现出来。心的主宰是性,所谓性是指精神作用的主体,心只是性的临时寄宿处,心和性的关系就像地和主人的关系一样,心之所以能产生并认识万法,就像地长五谷靠人耕种一样。万法是客观事物和现象,是虚幻不实的,只是一种假象,所以称为“非有”;心性是主观精神,是空的,但空不等于“无”,却是实有,不然就生不出万法来,所以叫“非空”。“万象有而非有,一心空而非空”,非空是真,非有是幻,心真法幻。由此,慧能否定了客观世界的真实性,提出“自心即佛,见性成佛”。佛即觉悟,就是说人生来都是觉悟的,只因世俗“偏见”的影响,才产生迷惑,不识本性。众生和佛的差别,只在于迷和悟的不同。“迷则佛生众,悟则众生佛;心险佛生众,平等众生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迷”、“险”指世俗的偏见,“悟”、“平”即不执法我。很明显,慧能反对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主张佛就在自心,我就是佛,只要断绝尘缘,推倒一切外在的佛和法,直指人心,就能“见性成佛”。

慧能不识字,当然没有著作。他生平讲道,经弟子法海记录整理成《六祖法宝坛经》(简称为《坛经》),成为禅宗的主要经典。

试析

佛教自西汉末年就由印度传入我国,由于文字艰深,仪式繁琐,其义理宣扬众生平等又与儒家的忠孝等级观念相抵触,故长期得不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南北朝时期,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称为修壁观,自成一套禅法,后以他为祖师成为一派,称为禅宗。(禅是梵文Dhyana的译音,意译为静虑,弃恶或思维修)达摩以木棉袈裟为传法信物,传给慧可,慧可传僧粲,僧粲传道信,道信传弘忍,这时的禅宗也并未成为有力的宗派。佛教的这种状况直到慧能时才得以改观。慧能的伟大贡献就在于从形式到内容对佛教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毛泽东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高度评价了慧能的这一功绩,充分肯定他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也是真正的中国佛教的始祖”。

毛泽东比较熟悉禅宗,在他外出所带的书中,经常有《金刚经》、《六祖坛经》等书。他比较欣赏的是禅宗六祖慧能的思想,更为赞赏他对佛教的改革和创新精神。慧能对佛教的改革和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形式上进行简化,化繁为简,用大众化的语言来传播;二是吸收中国传统思想和佛教思想融合,放宽了成佛的条件,促使佛教中国化。慧能作为下层僧人的代表,不识字,生活艰苦,没有大量庄园。他主张不立文字,要以心传心。提倡简化修行仪式,破除天竺戒律,甚至不看经,不坐禅,不要大量布施,把佛教的修行还原为“运水搬柴”等日常的生活琐事,“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使人们不拘形式,便于修行。在内容上,慧能一改佛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即的面貌,宣扬人人都生而俱有佛性,佛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像玄奘那样跋涉万里,求佛到西天,只要“当下无心”,就可以“顿悟成佛”。把成佛的条件定得很宽松,把佛国由遥远的天国搬到现世间,向人们廉价出售进入理想天国的门票,无论对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有更大的诱惑力。为解决佛教与儒家伦理思想的冲突之处,他提出恩义让忍,说:“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把佛教的修养与中国传统的尊卑上下和孝道结合起来。通过这种融合,使人们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毛泽东认为慧能的这些思想动摇了印度佛教在中国至高无上的地位,破坏了原来意义上的佛教,佛教徒甚至可以呵佛骂祖。如义玄就主张“逢佛杀佛,逢祖杀祖”,否定一切传统观点。

慧能对佛教进行的这些改革,使它成为完全中国化的佛教,有利于它的扩大和传播。以后的发展证明,慧能的这些改革和创新是成功的。当时曾兴盛一时的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唯识宗等宗派,在唐武宗灭佛以后,都相继式微。而禅宗却广为流传,成为从唐、宋到元、明、清最为流行的宗派,几乎代替了其他派别的佛教,并远传到朝鲜、日本,在佛教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慧能不愧是“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也是真正的中国佛教的始祖”。

【注释】

[1]摘自林克:《毛泽东身边的岁月片断》(见《缅怀毛泽东》下册,第56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