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方面的研究也属于国内价值哲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所面临的困难和难题也很多。

(三)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当代中国价值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理论研究本身也存在着继续深化的必要。我们认为,下面这些问题都还需要下大力气进行深入研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

这是一个总体性战略性的大题目,也是具有目标性指向的题目,其他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服务的,也是为实现核心价值服务的。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规定只是确定了一个框架,如何充实提高仍有许多工作所做。比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提法中,究竟是说核心主体(指中国共产党,因为她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的价值观念,还是指一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的核心理念?这两者之间是有所不同的,不应该加以混淆。又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一个基本方法论原则和基本立场,如何将之贯彻到具体的研究工作中,为确立符合实际的价值规范、合理公正的制度安排、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提出一些管用的“主意”?如何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合理关系,尽量减少相互冲突相互抵消造成的副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优势?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认同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关系?如何分析现存的其他价值体系的合理性并促使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适应,为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服务?如何缓解和化解各种价值体系之间的冲突,使之成为改革开放的助力而不是阻力,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等等,这些都需要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研究,离开了这些研究以及提出的具体“主意”和建设性意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可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就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最多也只是一种号召。

2.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结构和逻辑

从价值哲学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进行观照,应该说科学发展观只是一个简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是全称。这不仅是一个称谓问题,而是涉及对其所包含的价值结构和内在逻辑的理解问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或科学的发展,只解决了怎么发展的问题,还有一个为什么而发展的问题,前者是手段问题,后者才是目的问题,前者是具体的操作的层面,后者才是形而上的抽象的层面。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什么关系,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什么关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否最核心的理念?以人为本不仅要直观地解决以“什么人”为本,还要更深层地解决以“人的什么”为本,能否说以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为根本才是以人为本的真义所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逻辑?造成这几个发展之间相互对立、彼此抵消的深层原因和制度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才能真正“想明白”,也才能在宣传和教育方面“说清楚”,有效地避免长期存在的口号化、表面化、肤浅化的弊端。

3.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变革的实证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关系迅速变化,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仍然处在急剧变化的过程中,代沟现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明显和突出,“80后”作为一个“代”概念刚刚提出,就又遇到了“90后”的挑战。整个社会,社会的各个方面都真正遭遇到了急速变化永不安定的状况。正像马克思当年所说的那样,“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重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普遍遭遇到的是紧张、焦虑、杂乱、不确定的体验,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但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动?哪些属于表层的哪些又属于深层的?不同阶层的变动速率和变动方向有哪些不同?不同地区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又有哪些差异?这些差异是否会形成断裂和冲突?形成这些差异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如何对这些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行合理的整合?如此等等,都不是坐在书斋里能够搞清楚的,而是迫切需要大量的实证调查,需要有调查的数据资料来作证明。不客气地说,这是国内价值哲学研究的一块“短板”,也是整个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需要积极开展独立的大规模的调查工作,或与有关部门联合,或借助于社会学、经济学、民族学积累的数据资料,尽快地改变这种状况。

4.普世价值与价值观念的民族性、时代性

这是全球化时代必然遭遇的问题,也是当前亟需在理论上说明的问题。这类问题包括:普世价值与人类共同价值是什么关系?普世价值只具有形式意义还是也具有实质意义?谁有权力颁布、解释和说明哪些是普世价值,哪些不是普世价值?价值观念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是什么关系?价值观念的民族性时代性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又是什么关系?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与世界历史进步的方向之间是什么关系?普世价值是世界上所有民族价值观念中的共性部分,还是发达民族、先进民族所持有所认同的那些“先进的”价值观念?先进民族与落后民族在经济发达程度方面具有可比性,在文化和价值观念方面也具有可比性吗?如果不具有可比性,先进和落后的区分怎么确定?如果具有可比性,比较的统一标准又是什么?如果具有统一的可比标准,是否意味着否定了价值观念的多元性?为什么许多民族国家都在对外和对内实行双重价值标准、双重策略,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是什么?等等。

5.价值思维和价值(优选)逻辑的问题

这方面的研究也属于国内价值哲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所面临的困难和难题也很多。价值思维是否是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还是与一般的认知活动或理性思维或科学思维服从着同样的逻辑?价值思维的逻辑与情感、直觉等非理性因素是排斥性关系还是包容性关系,抑或本身就是关于情感、偏好运行的逻辑规则?价值思维是作为单个主体(或是具体的单个主体或是抽象的单个主体)把握价值现象的思维过程,还是作为交往理性或复数理性进行对话商谈的过程?已有的价值(优选)逻辑主要是将主体设定,而专门讨论作为客体属性或功能的选优问题,仍是属于客体主义的视野,也比较具有操作性意义,既是讨论主体的偏好也是讨论对不同客体的偏好如何比较、排队的问题,价值工程或价值分析基本上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来进行。但如何借鉴多主体认知逻辑的研究成果和交往理性理论,引入多元主体变量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建立新的价值(优选)逻辑,肯定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意义的课题。

6.交往和主体间性与价值规范的关系

这方面的研究既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也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交往活动是人的重要社会存在方式,人作为社会存在物从来就是在交往活动中存在着的,社会就是一定人们交往的产物,如果说主客体关系研究方法侧重于从单一主体角度揭示价值的本质的话,那么从交往关系即多主体交往的角度才能更好地揭示价值和价值规范的社会本质和文化规定性。这方面需要研究的问题也很多,比如,规范都有哪些类型?各种规范是否都是价值规范,都具有价值规定的意义?规范仅仅是评价标准还是同时也是价值标准,是多主体规定的或商定的共同价值标准?价值规范与价值共识是什么关系?共同的理想是否也是一种价值共识?理想是价值标准还是仅仅是评价标准?各种规范对主体性的发展和提升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有什么意义?对于暂时地解决人作为个体存在和类存在的矛盾有什么意义?规范意识、规则意识与法制意识、权利意识是什么关系?规范意识是如何形成的?规范价值包括哪些内容?等等。

7.人的价值及其实现的条件

人的价值在各种价值中处于一种目的性和最高的地位,也是最为困难、分歧最大的一个问题。不仅应该从概念方面对人的价值进行理论研究,还需要把人的价值实现、实现的各种条件都纳入研究的范围。这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有: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能否把人的价值区分为实在性价值和规范性价值两个维度、两种类型?人格价值或人道价值的本质是什么?人的多种存在方式与人的价值的多样性是什么关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或自由个性的描述性意义和规范性意义是什么关系?人的价值与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是否可以等同?人的理想、信仰对实现人的价值具有怎样的作用?

8.价值创造、价值分配的社会制度安排方面的问题

任何社会为了不至于在其成员的相互冲突中毁灭,都需要一定的制度来界定各个成员的权利和责任,从而维持必要的秩序,但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安排不仅是为了社会秩序,更是为了让每个成员更好地进行价值创造,实现每个成员的人生价值,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从价值哲学的角度研究制度问题,区别于政治学、经济学的地方,就在于它不单注意一定制度的功利价值,同时特别注重一定制度对人的价值实现的作用,注重一定制度的历史合理性和人类正义性,并为之提供一套评价标准。另外,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需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制度创新的实践经验,根据中国国情和人民大众的主体性意识的实际发展水平,使制度设计、制度安排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具体情况、具体要求相适应,研究制度建设基本原则的统一性和具体制度多样性的合理关系,同一制度在不同地区的本质同一性与形式多样性的合理关系,维护制度的刚性和权威性与执行过程中适当变通和灵活性的合理关系,为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9.以价值理论研究成果积极推进哲学体系改革

价值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对我国哲学体系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哲学体系改革仍是困难重重,步履艰难,探索性的多,成正果的少。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如何实现哲学观的转变、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如何有效地克服许多人仍然把世界观当作是世界图景的观念的影响,把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原则贯彻到整个哲学体系之中?世界观、历史观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价值论与实践论的关系及其在哲学体系中到底应处于什么地位?实践思维方式或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应包括哪些内容哪些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体系与叙述体系(教科书体系)是什么关系?思想体系的本质统一性与现实面相的多样性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通过深度耕犁来挖掘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价值运思逻辑?

10.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方面的问题

价值哲学研究要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必须重视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问题,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还是一个薄弱环节,需要结合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实践认真予以加强。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既需要可信,还需要可亲可乐,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我们需要把深刻的道理寓于感性直观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之中,需要调动受众的情感因素和积极参与的热情,需要家庭、单位、社会、舆论各个方面的有机配合,需要思想教育、榜样引导与制度规范的共同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全球化交流的今天,价值观念多元化已成为基本的事实,如何以多元的价值观念为基础找到最大的公约数,明确道德底线,培育公共精神,维护法制的权威性和神圣性,将市民意识提升为公民意识,应成为目前的一个研究重点。一定要改变传统的灌输主义力求高调不管实效的教育宣传理念,一定得改变简单生硬、机械重复的形式主义宣传方式,注重基础教育、养成教育、启发教育、力行教育,利用好新的传媒工具,充分尊重受众的主体性和各种权利,在平等对话、双向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共同信念和理想。

主要参考文献:

1.杜汝楫:《马克思主义论事实的认识和价值的认识及其联系》,《学术月刊》,1980年第10期。

2.何祚榕:《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光明日报》,1981年8月8日。

《什么是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人文杂志》,1993年第3期。

3.刘奔、李连科:《略论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光明日报》,1982年9月18日。

4.李连科:《价值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社会科学评论》,1986年第2期。

《哲学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李德顺:《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

《“价值”范畴的一般与特殊》,《光明日报》,1987年5月12日。

《关于价值和“人的价值”》,《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普遍价值及其客观基础》,《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0期。

《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价值新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版。

6.袁贵仁:《论价值真理概念的科学性》,《哲学研究》,1985年第9期。

《价值观念研究与价值学的发展》,《哲学研究》,1992年第9期。

《论邓小平的价值观思想》,《光明日报》,1999年7月23日。

7.王玉樑:《客体主体化与价值的哲学本质》,《哲学研究》,1992年第7期。

《论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光明日报》,1997年7月7日。

《20年来我国价值哲学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当代中国价值哲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郝晓光:《对所谓普遍价值定义的否证》,《光明日报》1987年11月5日。

9.赵守运等:《现行哲学价值范畴质疑》,《哲学动态》,1991年第1期。

10.赖金良:《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的方法论特点及其缺陷》,《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人道价值的概念及其意义》,《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哲学价值论研究的人学基础》,《哲学研究》,2004年第5期。

11.江畅:《以价值论为中心重构哲学》,《南昌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论价值观念》,《人文杂志》,1998年第1期。

《价值追求的多元化与行为规范的一元化》,《哲学动态》,2007年第1期。

《现代西方价值理论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2.冯平:《评价的合理性》,《哲学研究》,1992年第4期。

《重建价值哲学》,《哲学研究》,2002年第5期。

《哲学的价值论转向》,《哲学动态》,2002年第10期。

《价值哲学研究基础的批判》,《哲学研究》,2000年11月价值论专刊。

《面向中国问题的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评价论》,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13.陈新汉:《关于评价活动的认识论机制》,《哲学研究》,1992年第2期。

《评价论在当代中国》,《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论社会评价的机制》,《学习与探索》,1994年第4期。

《社会评价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马俊峰:《价值客观性新证》,《哲学研究》,1986年第10期。

《评价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文杂志》,1993年第3期。

《价值论兴起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影响》,《人文杂志》,1998年第2期。

《当代中国价值论研究的几个问题》,《哲学研究》,2007年第7期。

《评价活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5.张曙光:《价值论研究的困境及出路》,《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

《价值论研究:问题和出路》,《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社会评价问题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16.韩东屏:《“价值是人”及其意蕴》,《哲学研究》,1993年第11期。

《论价值定义的困境及其出路》,《江汉论坛》,1994年第7期。

17.孙伟平:《当代哲学中的价值论转向》,《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价值论如何“改变”哲学》,《哲学动态》,2003年第9期。

《论价值思维》,《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

《价值论转向》,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本文系与李德顺合作,原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