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客观世界的可塑性

客观世界的可塑性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然,客体的实在性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的条件。而物质世界、实践客体的变动性,使得它们本身就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可塑性,这就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性。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整个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形态的运动形式;而物质客体普遍具有的变动性,则是人的实践活动这一特殊运动形式的本体论根据。而客观事物的可选择性正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又一基本前提。

概括地讲,实践是人们同外部对象之间的一种能动的、现实的相互作用、相互变换的过程。显然,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要素,就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和作为实践客体的对象。离开了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当然就不可能有现实的、感性的和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实施工具无疑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但它在本质上是主体相应器官的延长和相应功能的放大,因而可以把它视为归属于人的一种主体性存在物。就实践本身而论,它是直接现实地连接主体和客体并使其统一起来的一种基本方式或说动态化的过程。这就表明,人的实践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可能性的内在根据,主要地是由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来决定的。

我们先来谈谈客体作为实践活动的根据问题。

对现实的人来说,实践活动之所以是必要和可能的,从客体方面来考察,这是因为客体具有可塑性,即客体的可改造性。客体的可塑造性、可改造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客体的效用性。正如任何一种生命体只有同周围对象发生物质的、能量的交换,才能现实地生存下去一样,人作为一种有自然机体、有自然生命的存在物,他的现实生存和活动也同样需要占有、消耗外界的客体。马克思曾经指出,从人的肉体、生命等方面来说,人和动物一样,是必然要依赖于“无机自然界来生活”的,“人在物质上只有依靠这些自然物——不管是表现为食物、燃料、衣着还是居室等等——才能生活。实际上,人的万能正是表现在他把整个自然界——首先就它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言,其次就它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而言——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1]。当然,作为现实的人所必需的生存和活动的客体、对象,不仅包括无机的自然界,而且也包括有机的自然界和作为客体的人造物、人类社会等等,它们都是人类生存和活动所必须依赖的客体。而这些客体之所以能成为人的生存和人的活动必不可少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以及作为“表现和证实他的(即‘人的’——引者)本质力量所必要的、重要的对象”[2],是因为这些客体本身的属性、结构、功能、质料,客观上具有一定的“有用性”。客体本身的“有用性”、“功用性”或说“效用性”,一方面使得主体有必要通过自己的活动去现实地变革和占有它们,另一方面也使得客体能现实地成为人的需求的对象和实践的对象。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实践活动的直接目的,就在于使自然界、外部客体失去它们“自己的赤裸裸的有用性”,使它们的“效用”成为“属人的效用”[3]。因此,主体的需求性和一切实践客体本身所具有的效用性,正是人的实践活动现实产生的必要性之所在。

客体的实在性。人的实践活动作为直接指向和变革一定存在物的对象性活动,无疑是以被作用、被指向、被改造的客体的实际存在为先决条件的。没有现实的、客观存在着的实践客体的感性存在,当然就不会有人的现实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发生。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显然只能是“通过某物从某物中创造出来的,而决不像在黑格尔‘逻辑学’中所说的,是从无通过无到无的”[4]。人外部的物质世界和人们之间必然发生的相互关系总和所构成的社会,无疑具有现实存在的客观性和实在性。换句话说,正是由于外部世界不是“空虚”而是“实有”的,不是虚无缥缈而是客观实在的,才使得人的实践活动有着能直接指向的实在客体。显然,客体的实在性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的条件。

客体的外在性。这是人的外部世界的又一基本特性。外部世界存在于主体之外的外在性,在表层上看似乎是独立于主体或远离于主体的,但实质上它恰恰规定了主体活动的必要性。所谓外部世界、外界对象的“外在性”,一是指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与主体人分离着,存在于主体人之外;二是指它们在功能和效用上与主体人分离着,不具有直接的“主体性”——即“属人性”,还尚未能直接满足主体人的需要,不归属主体人所有。因而外部世界对主体人具有客观的独立性和外存性。马克思指出,人们希求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在他之外存在着的;但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然而,这些需要的对象都不是现成地直接呈现在属人的存在物面前的;只有属人的对象才能满足人的现实需要。但“属人的对象不是在自然界中直接呈现出来的那个样子的自然对象”[5]。为了使自然的对象转化为属人的对象,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人们就不得不使用自身的力量去进行现实的“转化”活动,即人的对象性实践活动。因此,客体的外在性是导致人的实践活动现实生成的又一基本根据。

客体的变动性。实践客体不但具有效用性、外在性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变动性的特点。世界上的事物虽然具有相对静止、稳定、平衡的特性,但这种特性不等于不变性、凝固性,而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状态。这就是说,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绝对静止不变的事物。变动性是事物的普遍属性,也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而物质世界、实践客体的变动性,使得它们本身就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可塑性,这就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性。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整个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形态的运动形式;而物质客体普遍具有的变动性,则是人的实践活动这一特殊运动形式的本体论根据。

客体的多样性。无穷丰富的客观世界,不但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形态的客体,而且也为人们选择、确定实践的客体以及塑造出新的理想客体,提供了客观的前提。由于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在种类、属性、结构、功能、形式以及变化趋势的可能态上,都有着无穷丰富、纷纭繁杂的多样性,因而客观事物本身就意味着在某种范围内的可选择性。而客观事物的可选择性正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又一基本前提。因为,不言而喻的是,倘若客观事物本身无论在属性、形式,还是在结构、功能以及发展态势上,都是僵死单一、恒定不变的,而不是丰富多样、可以改变的,那么,人们也就只能做现成事物的“奴隶”,只能直接地占有、利用单一化、既定化了的现成客体,而根本无法再去改变它们,更谈不上按照人的目的和意志去改造、去选择、去创造客体。人们之所以要进行现实的实践活动,就是因为不满足于客观事物的现成结构、形式和功能;同时还因为客观事物的结构、形式和功能不是单一既定的,而是多样可变的。事实上,人的实践活动之所以产生和存在,就是因为人们在客观世界中发现了事物存在形态和变化态势的多种可能性,并且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其他条件的许可性,选择了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可能性作为自己实践的目的,通过现实的客观活动,促使客体本身的存在形态和发展态势的某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使已经成了实践目的的可能性转变为客观的现实。因此,实践活动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对客体存在形态和发展态势多样性的一种选择、认可、调节、控制和利用的过程。当然,实践活动对客体存在形态和发展态势的选择,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发展的过程。所以马克思指出,自然物体、外部客体“都是许多属性的总和,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方面有用。发现这些不同的方面,从而发现物的多种使用方式,是历史的事情”[6]

客体的可认识性。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但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而且这些规律在事物与事物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中必然要现实地表现出来。因此,客观事物的属性、本质、结构、功能、形态及发展趋势,都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理解和把握。事实上,完全自满自足、自存自在、封闭不变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从一般的意义上讲,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封闭的、不可认识的“黑箱”,而是现实地运动、发展着的开放性系统。因而在可能的形态上,一切客观事物都具有可认识性、可理解性。显然,客体本身的规律性、开放性和可认识性,为人们进行有目的的、合乎客观规律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又一个客观的根据和现实的可能性。

总之,客观世界、客体自身的效用性、实在性、外在性、变动性、多样性以及可认识性等特性,决定了作为实践客体的客观事物本身必然地具有可塑造性、可改造性。而客体自身的可塑造性、可改造性,则是人的实践活动产生和展开的本体论根据。如果我们忽视了这种物质世界、实践客体本身所存在的内在根据,那就不可能对人的实践活动以及它的客观必然性和可能性做出全面的、合理的、唯物主义的科学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