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从不曾离开

“马克思”从不曾离开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4月17日晚7时,带着诸多问号,笔者来到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楼的一间教研室成了“围炉夜话”的现场,张兴国、孟庆艳、时家贤三位教授一一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当有人觉得自己对“马克思”很陌生时,“马克思”却从不曾离开。正如教授们所说,马克思主义已融入到我们的信仰、立场、旗帜上,融入到我们的政策、制度、理念中。时家贤认为,这种挑战确实来自于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时间:2012年4月17日晚7时

地点: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物:张兴国、孟庆艳、时家贤三位教授

当前教马列,与以往有啥不一样?站在理论前沿有啥责任感、使命感?马列理论怎样创新、发展?怎样让人信服?2012年4月17日晚7时,带着诸多问号,笔者来到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楼的一间教研室成了“围炉夜话”的现场,张兴国、孟庆艳、时家贤三位教授一一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张兴国1979年9月第一次走上讲台,给大学生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3年过去了,现在他给博士生授课,讲《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孟庆艳在大学学的是哲学专业,时家贤在大学学的是政治经济学专业,现在她俩都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岁月流逝,社会发生了太多的改变,不变的是,几十年间他们所讲授的课程仍然冠有“马克思”的字眼。

时家贤用全球化、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城市化“五化”来概括时代背景,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经济发展方式转换“三转”来描述当代中国。不知从何时起,她发现在这样的时空下,自己“马列教师”的身份有时在生活中会遭遇尴尬。一次,她到邮局寄东西,落款留有“马列部”的字样,结果就有人好奇地问“这是啥意思”。同学聚会,干啥的都有,偏就有人觉得她“教马列”有点“凌乱”。

为什么会这样?三位教授边思考边讨论,各抒己见。

“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继而有人信仰物化,觉得自己做买卖跟马克思主义理论毫无关联。其实不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融汇在我们的政策、制度当中,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张兴国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从受苦受累的劳动者利益出发,据此,国家政策、制度的制定也必须从大众利益考虑,为社会的大多数人服务。譬如,我们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又提高到现在的3500元,这样做就是让大众受益。”孟庆艳说。

“理论变成人的思维和理念,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运用。”时家贤说。

当有人觉得自己对“马克思”很陌生时,“马克思”却从不曾离开。正如教授们所说,马克思主义已融入到我们的信仰、立场、旗帜上,融入到我们的政策、制度、理念中。不过,他们现在也越发感受到面临的挑战。张兴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同样是学“马克思”,过去的学生和现在的学生不一样——过去的学生对书本上的“马克思”学说坚信不疑;而现在,信息渠道发达,学生们带着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去听课,他们更在乎老师所讲与自己所见能不能对上号,老师讲的理论能不能解释现实问题、在现实中能不能行得通。

前后变化,张兴国觉得这是好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过去的“灌输式”教育,学生们以接受为主,思维僵直。殊不知,千篇一律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民族就没有希望。现在的学生并不认为老师讲的、书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他们甚至对一些问题产生质疑。独立思考,自由表现,这恰恰是大学所要体现的文化精神。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只有充满思考的课堂,才是孕育创新精神的摇篮。

时家贤认为,这种挑战确实来自于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譬如,有教材编写与现实脱节的问题,有话语表达体系过时的问题,有教科书写得简单化的问题等。 “教马列”与“学马列”一样,我们都需要与时俱进。

孟庆艳认为,其实变化已经发生。譬如,现在组织学术研讨会,人们讨论活跃,不像过去这个不能说、那个不能说,尽是“禁区”。现在探讨的问题大多是从现实问题切入,有针对性。教学也一样,老师针对现实问题“授业解惑”,生动加互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理论指导现实,为现实服务。

孟庆艳强调,我们这些教马列的可不是思想僵化的老太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更不是象牙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