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没离开过

教育,没离开过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4年6月起,曾在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宁波效实中学担任学校领导。他是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首届名教师,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宁波市首届优秀教育名家培养对象,宁波市劳动模范。“普通高中开设‘智能机器人’选修课的实践和研究”、“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探索和研究”等课题均荣获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近年来,学校多次被评为市中小学科技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市中小学科技节科技作品展

人物名片

张曦,男,1960年生于浙江宁波,1982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学院宁波分校物理系,从教于宁波效实中学,1992—1994年受国家教委公派赴日本留学,在筑波大学进修学校经营学。1994年6月起,曾在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宁波效实中学担任学校领导。现任宁波三中校长兼书记,兼任宁波市青少年德育研究会副会长,宁波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30余年来,他致力于高中学校的教学教育管理与研究,主持的多项课题荣获省、市政府的教学成果奖。他是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首届名教师,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宁波市首届优秀教育名家培养对象,宁波市劳动模范。

2013年7月13日上午,张曦校长在宁波三中校长办公室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时值假期,学校已放假,校园里几乎没有人影。张校长和学校德语老师却还在校长办公室里查阅资料,谈论文件,商量着什么。我们打量着这间办公室,摆设简易却不单调,墙上挂着一张书法,上面写着“清静无为”,还有一些书画作品以及一幅大大的师生合影,办公桌上摆着几件陶艺作品,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1982年,我从浙江师范学院宁波分校(如今的宁波师范学院)毕业,当时宁波没有本科院校,它是第一所可以招本科生的学校。我们是国家恢复高考以后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后我被马上安排到一个高中任教,就是效实中学。当时我是在高中任课教师里最年轻的一位老师。

我对第一堂课的记忆很深。因为紧张频频出汗,黑板上留下了清晰的五个指印。授课大概半个月以后,教务主任就跟我进行了一番谈话。他说:“家长们对你这个学校第一位大学毕业的高中老师有点怀疑,恐怕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希望换老师。但是,学校既然让你去上了,肯定会支持你的。希望你自己也要珍惜,要努力。”这就是当时的我,毫无基础,也没什么经验,缺乏自信、饱受争议,起点非常低。

我们当时那个年代,因为“文化大革命”,中学时期几乎没读过什么正经的书,所以基础比较差,教学压力非常大,但我只能不断前行。在第一年内,我把学校图书馆里所有能找到的物理习题集全部做了一遍,这些题目的数量,比我在以前14年学生生涯中所做过的全部习题还要多得多。我就是这样边学边教,从实践中学习教学,走过了最难挨的那段时间。三年后,我有幸被评为浙江省首届教坛新秀。此后的30年,我只想把教育作为自己一辈子的事业,没想过要离开。

在张校长的办公室,我们见到了宁波三中的规划图纸。新校舍总体设计以古代书院为基调,融入部分现代元素做点缀。天然河道与园中亭台楼阁形成一种鸟语花香、书香满园之美。张校长说:“新校舍的每一个角落都印在我的脑海。”能在这样的学校上课,想来学生必定深感幸福。

为了让孩子们幸福快乐地成长,张校长为三中的学生设计了一套走向“美满人生”的蓝图,在这个蓝图里,处处彰显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和谐。

我们了解到,宁波三中有三个明显的办学特色:一是美术班,二是德语班,三是创新实验室。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学习,不用一味盲目追求当尖子生,身陷书山题海。可以发展自己、充实自己,学习真正有用的知识,并且阳光地成长、成才。因为在张校长看来,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不应该有优等生和差等生的区别对待。

原先,美术教学只针对部分学生,后来为了让三中学子人人都拥有一项美的技能,就把美术教学拓展到了全体学生,把三中办成了一所真正的美术特色学校。他说:“办美术班,搞特色化建设是以此奠定自己的地位,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

我们采访到一个2012年从三中毕业的学生,她告诉我们:“美术课程是我们三中的特色课程。我不是美术班的,但是张校长致力于把美术特色推向全校,让全校同学都能有这个技能,所以我也爱画画,并且会画画。现在我是个大学生了,这个技能就给我提供了很多机会参与各个活动,让我更快地适应和融入大学。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校长,我们才能各具特色、各怀技艺。相比于让我们所有人都只会在题海里挣扎,然后为了上一本大学而拼命,我更喜欢这样的因材施教、特色教学。我觉得这样子我们能更好地发展。高中在张校长带领的学校学习,我觉得很幸运,他能用长远发展的眼光教育我们。”

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三中的美术教育模式也从“合格加特色”转变为“优秀加特色”。“牵着线条去散步”式创意线描校本课程是三中2009年的科研成果。学校更取得了连续8年美术专业学生高校录取率为100%的骄人业绩,为中国美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广播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艺术院校输送了上千名学子。最近几年,学校的中国美术学院录取率年年达到三分之一左右,同时也出现了一批美术专业尖子生。此外,非美术班的很多学生也考取了艺术院校(系)。

“Ich liebe mein Land(我爱我的国家)……”在三中,经常能听到学生们在走廊上大声朗读德语的声音。在张校长的蓝图里,为学生开设了德语课程。为了打响首届德语课程实验班品牌,他亲自担任该班物理教师兼导师。2011年,在天津耀华滨海学校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德语奥林匹克竞赛中,宁波三中高二德语班学生徐明旸荣获全国一等奖,2013年又考上了德国精英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交流经验,他还与国际兄弟学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交流关系,在课程教学改革、师生定向交流、双方师生互换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和研究,提升师生美好品行。从2007年起,每年都有25~30名学生赴德友好交流,而2011年是张校长亲自带队前往的。2009年开始,每年暑期都有将近25名高一德语班学生赴德参加培训。在张校长眼中,国外教育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中学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借鉴学习的地方,特别是他们的教育理念。

而创新实验室是宁波三中的另一个优秀校本课程,主要承担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创作开发、培训。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个课程。借助这个平台,三中学子的劳技作品和科技发明屡屡在国内外大赛中摘金夺银、硕果累累。“普通高中开设‘智能机器人’选修课的实践和研究”、“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探索和研究”等课题均荣获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近年来,学校多次被评为市中小学科技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市中小学科技节科技作品展示评选优胜奖。在全国第18届青少年科技创作大赛上,该校的机器人作品又获得了一等奖。龚海婉、印礼云等同学还代表浙江省分别赴韩国新加坡参加亚太地区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在第4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学生的作品又获得创意一等奖。徐征宇同学制作的“感应式安全保护、节能电熨斗”在第18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优秀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有3名学生在省青少年科技发明创新大赛中成绩突出,分别获高考20分的奖励。徐天宁同学凭借其在中国第3届、第4届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中的优异成绩,获首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典礼,受到了王兆国、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学校通过一年一度的科技节等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激发,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一定创造意识的学子,从中发掘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张校长对三中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他说:“我们现在的办学特色就是三句话:做实美术班、做强德语班、做大创新实验室。我心中三中的未来也一定是特色化办学的。我一直主张在继承中求发展,三中这所百年老校,我希望代代三中人都能择其精华加以传承,并发扬光大,这将是提升学校未来竞争力的有效切入口。我期待三中学子个个都能全面、快乐地成长、成才。”

在校长的办公室里,有一张照片吸引了我们的眼球。照片里张校长和学生们都开怀地笑着,学生动作不一,大多向上跳起。张校长说这张照片反映的就是他的教育理念。

他说:“我们的孩子应该是健康、快乐的,应该是个性丰满的,而且还要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姿态。你们看,照片里的孩子们没有一个表情、动作是重复的、可复制的,就像是春天里争奇斗艳的花朵,可爱又自然。”

张校长曾经当过10年职业高中的校长,他说职业高中的学生成绩普遍比普通高中的学生低,但他们阳光、健康,有很好的心态。因为普通高中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可能会损害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扼杀孩子的创造天性、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在三中,张校长希望减轻每个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在美术专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丰富多彩的“育美”特色的校本活动和校本课程。例如,摄影艺术、茶饮文化、插画美学、收藏艺术、音乐鉴赏、民族舞蹈等。通过艺术系列校本课程的建设,希望让学校更多地洋溢艺术的气息,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学生的课业压力,让学生在快乐中提升艺术修养。

张校长毕生的梦想就是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对人民负责的教育。他说:“现在的教育,最痛苦的就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残酷的教育现实之间不可平衡。当我还是个老师的时候更单纯些,因为只要面对一两个班的百名学生,当了学校的管理者、校长后,压力大了很多。因为我的教育理念将可能直接影响到全校师生的发展。”

办既让人民满意又对人民负责的教育,张校长认为要遵循教育规律办教育。他反对为了少数尖子学生忽略甚至放弃绝大多数学生而开展快慢班的做法。他说这种快慢班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他也反对幼儿园上小学的课、小学生学初中的课。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不切实际地超前教学,层层加码,导致学生不堪重负。他主张“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认为开展特色化教育能令不同的学生学习适合自己的东西。

但他的这些理念,现在的社会并不大买账。一是由于大众现在思想上的一个误区,就是往名校挤。大家之所以会一窝蜂地往所谓的名校钻,除了家长对孩子的特殊期望外,其实就是没有理解“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个道理。张校长说:“像美国有一些社区大学,价格便宜,条件也不错,学分与正规大学是共通的,考取也比较容易。但我们中国人,不管成绩好坏基本上都不会去考虑,其实从真正的又经济又实惠的道路来看,我认为考社区大学也是一条很好的途径。我有两个亲戚就是从美国的社区大学毕业的,两个人是一对夫妻,现在男的是IBM亚洲区销售总监,女的是美国注册会计师。谁能想象俩人是从社区大学毕业的?当然他们在大学期间是很用心学的。所以最终还是看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但现在国人太在乎名利了,以至于形成学业竞争压力变态发展。”

例如,有家长不愿意申报美术、艺术、体育等特色项目的班级,认为只是孩子成绩差了、没有好去处了,才去考虑有特色教学的高中。但是近年来,张校长致力于改变人们对特色教学不正确的认识,加上三中美术教学取得的骄人成绩,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改变了对特色教育的认识,三中美术生源的质量也逐年提高了。

张校长是一名物理教师,是个不折不扣的“理科男”。然而在采访中,我们时刻能感觉到张校长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人文气质。看得出来,张校长是个同时具备两种气质与精神的人。

他说:“我们一定要掌握一定的科学常识,也必须培养丰富的人文情怀。我常在电台、广播、电视中的一些公众人物的讲话中发现常识性错误。比如在一些电视节目中,主持人讲到单位法人是某某某,可是单位法人其实不是一个人;比如在很严肃的节目中,讲到离心力的概念,可是物理中根本没有离心力的概念,只有离心现象。”因此,张校长并不十分赞同过早地进行文理分科,他认为这只是急功近利地应付考试的一个手段。

学校党总支副书记谢映丽老师告诉记者:“张校长是比较有自己独特观点的,没有随着浮躁的社会这个大环境做教育,而是站在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做。虽然由于生源问题等客观原因,我们学校的升学率在宁波市并不是一流的,但这几年来,学校的创新教育、和美教育、校园文化都做得比较好,这就是因为张校长能够准确把握学校定位,办有特色的教育。”

在学校师生眼中,张校长是位好校长。学校安保人员告诉记者:“据我所知,张校长不论是对学校的老师,还是对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一样的。他的脾气很好,是和温文尔雅的领导。”

张校长于2006年开通了博客,他博客上大多都是在写些为人父母该如何同孩子进行沟通的技巧和故事。“我也是一个家长,也有望子成龙这些很世俗的想法,但我也想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对于那些非让孩子念重点中学的父母,校长会在博客上劝说道:真正的教育应是适合孩子的教育。有几位外地优秀教师在网上看到了“张老师的博客”,还产生了到宁波三中工作的念头,他们通过网上留言将简历发给了张校长,希望能成为宁波三中的一分子。每年高考临考前,张校长就在博客上写下高考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自己当年参加高考的体会,“没想到,有人开始关注,有人还给我发来站内短信或直接在网上留言。”“张老师的博客”曾一度跻身“住在宁波网”网站上人气最旺的个人博客之列。

2013年8月5日,张老师在博客里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告别三中》的博文,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不舍。他这样评价他的职业生涯:成长于宁波效实中学,成熟于宁波职教中心,成功于宁波三中。从成功创建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和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到策划独树一帜的校庆盛典;从创办宁波市唯一的德语课程实验班,到建设富有江南文化特质的书院式的美丽新校舍;从长篇纪实散文《东瀛留学五百天》问世,到《张曦从教30年之随想》的出版;从构建“和美教育体系”,到荣幸举办“张曦教育思想研讨会”……这其中的每一项成就、每一次成功,都凝聚着张老师的心血。

不少学生和家长在博文中跟帖:“张校长,我为我孩子的三年快乐高中生活感谢您,包括三中的所有老师,孩子们不会忘记你们!在三中贴吧里看到孩子们亲切地称你们哥姐,多好!”“张校长,我是今年已经毕业的三中学子。您的努力我们感受得到,我会永远记住您,也会一直爱着母校。它永远会是我记忆里最美好的地方。”

他就是这样一位校长,一辈子都想教书育人。他的三十年耕耘岁月告诉我们一句话——教育,没离开过,也不愿离开,只为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文/图:林文婷 秦丽君

指导老师:王 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