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雍也篇第六

雍也篇第六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里孔子说“使南面”是指可以让冉雍去从政做官,治理国家。孔子得意门人之一,与冉雍、冉耕同在孔门十哲之列,也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第一层是孔子要求原思拿俸米,原思推辞不要,孔子一再坚持。诸,相当于“之于”,指牛。他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将“仁”真正地贯彻到自己的言论行动当中。

雍也篇第六

6.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注解

①雍:即冉雍,字仲弓。孔子的弟子,与冉耕(伯牛)、冉求(子有)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当地人称三冉。②南面:古时候坐北朝南是最尊贵的位置,天子与官员的位次也是如此。这里将南面代指做官。

译文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去做官。”

感悟

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天子上朝,诸侯、官员听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这里孔子说“使南面”是指可以让冉雍去从政做官,治理国家。孔子一贯主张“学而优则仕”,他认为当一个人学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应该入朝为官,他支持并鼓励自己的学生这么做。

6.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解

①子桑伯子:鲁国人,与孔子同时,而学说主张不同。《说苑·修文》言其为人朴野无礼。②简:简要,不烦琐。③临:面临、面对。这里有“治理”的意思。④无乃:相当于“岂不是”,一般用于反问句。大:同“太”。

译文

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他简单的恰好。”仲弓说:“如果严肃认真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自己马马虎虎,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感悟

孔子主张办事简明扼要,果断利落,任何事情都要有度,不可太过分。但是如果在办事时,一味追求简要,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就不够妥当了。所以,孔子听完仲弓的话以后,认为仲弓说得很有道理。

6.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注解

①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②不贰过:“贰”是重复、再次的意思。就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③亡:同“无”。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却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再没有听说好学的人了。”

感悟

在众多弟子中,孔子最喜欢的就是颜回。孔子认为他聪明勤奋、好学上进、尊师重道,且“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惜他英年早逝,孔子认为在他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

在本章中,孔子对颜回的评价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不迁怒,就是自己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有什么烦恼和愤怒都不发泄到别人身上去,不拿不相干的人和事当出气筒;不贰过,就是知错就改,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宋代大儒程颐说:“动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惧、爱、恶、欲。”(《四书集注》引)可见不迁怒、不贰过,说起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

6.4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注解

①子华:孔子的学生,姓公西名赤,字子华,比孔子小42岁。②使(shì):出使。③冉子:即冉有,字子有,亦称冉有、冉求、有子。孔子得意门人之一,与冉雍、冉耕同在孔门十哲之列,也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④粟(sù):小米,五谷(稻、黍shǔ、稷jì、麦、菽shū)之一。一般粟指带壳的谷粒,去壳以后叫做米。在古书中也把米叫作粟。⑤釜(fǔ):古代量名,一釜约等于六斗四升。⑥庾(yǔ):古代量名,一庾等于二斗四升。⑦秉(bǐng):古代的计量单位,一秉等于十六石(dàn)。⑧衣(yì):这里做动词用,穿。⑨周:周济、救济。

译文

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两斗四升。”冉求却给了他八十石。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接济富人。”

感悟

孔子主张“君子周急不继富”,“周急”是指接济帮助那些确实有困难的人,即“雪中送炭”;“不济富”是指不接济原本就不困难的人,即“锦上添花”。这里我们也能看到,孔子的“仁”,并不是狭隘的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是关爱所有身处困难中的人,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6.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注解

①原思:孔子的学生,姓原名宪,字子思。孔子在鲁国任司法官的时候,原思曾做他家的总管。②宰:家宰,管家。③毋(wù):不要。④邻里乡党:春秋时代诸侯国中的行政编制单位,5家为邻,25家为里,500家为党,12500家为乡。这里指原思的同乡或家乡周围的百姓。

译文

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就分给你的乡亲们吧!”

感悟

本章的意思,我们可以分两层来看。第一层是孔子要求原思拿俸米,原思推辞不要,孔子一再坚持。俸米是原思应该得到的报酬,所以孔子坚持让原思收下,是尊重原思的劳动成果,也是在教育原思要尊重自己的劳动果实;第二层就是孔子对原思说的话:“如果有多的,就分给乡亲们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儒家的“仁爱”之心,这与上一章的内容可以联系起来思考。

6.6子谓仲弓,曰:“犁牛为之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注解

①骍(xīn)且角:骍,红色。骍且角指祭祀用的牛,毛色为红,角长得端正。②用:指用于祭祀。③山川:山川之神,比喻上层统治者。④其舍诸:其,当“怎么会”解。舍,舍弃。诸,相当于“之于”,指牛。

译文

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却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会答应吗?”

感悟

孔子不信“怪力乱神”,这里同样也不是迷信的说法,而是以牛为例强调人的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高尚的道德和优异的才能。孔子主张用人不问出身,不问家世,选才应唯贤是举,而非“任人唯亲”。

6.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注解

①三月:“三”是虚数,指较长的时间。②日月:相对于上文的“三月”,指较短的时间。

译文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违反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感悟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前面有很多章已经讲过。他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将“仁”真正地贯彻到自己的言论行动当中。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都贵在坚持,一时的仁义很简单,但长期做到仁义并以此为做人的准则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6.8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注解

①季康子:即季孙肥,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姬姓,季氏,名肥。谥号康,史称“季康子”。②果:果断、决断。③达:通达、顺畅。④艺:有才能技艺。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让他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让他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让他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感悟

端木赐、仲由和冉求都是孔子的学生,孔子认为他们都各有其特长,可以从事国务活动和行政事务。在本章,孔子对他的三个学生都给予较高评价,一方面是赞扬他们已经具备了担任重要职务的能力,一方面也反映了孔子对才干、能力的重视,并非只是注重个人品德修养。

6.9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注解

①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孔子的学生,是德行兼备的高材生。②费:季氏的封邑。③汶(wèn)上:汶,水名,今山东大汶河,当时流经齐、鲁两国之间。“汶上”是说要离开鲁国到齐国去。

译文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说:“请你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就跑到汶水那边去。”

感悟

朱熹对本章所载闵子骞的做法极为赞赏,他说:“处乱世,遇恶人当政,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也就是说,硬碰或屈服的做法都要受害,刚柔相济,才能应付自如,保存实力。朱熹所说的这种态度是一种处乱世而不惊,遇恶人而不辱,极富智慧的处世哲学,值得我们学习。

6.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解

①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孔子的学生。②牖(yǒu):窗户。③夫(fú):语气词,相当于“吧”。

译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感悟

对这一章的解读历来歧见很多,主要是争论孔子为什么要从窗户外面探望、握手,好像很不符合他的“礼”。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孔子每天都要面对很多学生和前来求学的人,如果他也染病,不仅不能继续讲学教化世人,万一也把疾病传染给其他人岂不是更糟?凡事都有两面性,太过纠结反倒不好。

另外,孔子所谓的“命中注定”的强烈的感叹,一方面是替伯牛鸣不平,表达对伯牛的心意,一方面也是在感叹命运的无奈,“尽人事听天命”就是这个意思吧!

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解

①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呈圆形。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学习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感悟

尽管人们常说成大事的人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可事实上又有几人做到了呢?颜回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其实也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人就应该有一种精神寄托,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也能自得其乐。

6.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注解

①说(yuè):同悦。②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译文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感悟

冉求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他认为是自己的能力不够,于是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但孔子认为,冉求并不是能力不及,而是他产生的畏难情绪在作怪。人难免会遇到挫折,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怀疑自己,就会退缩。其实,很多事情我们做不好并不是真做不好,而是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做不好,在这时候,关键就是要突破自己,勇于挑战,相信自己,坚持到底。

6.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感悟

孔子提出的“君子儒”和“小人儒”,主要区别在于“君子”和“小人”。《论语》中也经常将“君子”与“小人”对比分析:“君子”通常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高尚人格的人;而“小人”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孔子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实际是要求子夏与君子为伍,不要与小人同流合污。李泽厚《论语今读》则认为“君子儒”和“小人儒”是指“大传统”(巫史文化)和“小传统”(民间巫师),这种看法也可供参考。

6.14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注解

①焉尔乎:这三个字都是语助词,没有实际意义。②澹台灭明:孔子弟子,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③径:小路,引申为邪路。④偃:言偃,即子游,这是他对自己的称呼。

译文

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得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感悟

从本章所载我们可以看到,澹台灭明这个人为人正直,不走捷径,做事光明磊落,子游非常赏识他,并推荐给孔子。孔子也是极为重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人,就收澹台灭明在自己的门下,经过其发奋努力,最终成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其实,孔子初见他时,见他相貌丑陋,以为没有多大才能,并没有特别重视。澹台灭明因受冷落独自南下游学,因他有一套教学管理制度影响甚大,跟从他学习的有三百多人,成为当时儒家在南方的一个有影响的学派。孔子听到这些消息感慨地说:“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

6.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注解

①孟之反:鲁国大夫,名侧。②伐:夸耀。③奔:败走。④殿:殿后,在全军最后作掩护。⑤将:将要,快要。⑥策:鞭打。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才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感悟

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败退的鲁军。对此,孔子给予了高度评价,说他“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并认为这是人的美德之一。

但从另一角度看,功过自在人心,大家都看得到,孟之反说“是马跑得不快”,大有老子功成不居的味道。

6.16子曰:“不有祝img10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解

①祝img11(tuó):字子鱼,卫国大夫,因能言善辩受到卫灵公重用。②宋朝:宋国的公子朝,长得非常美丽。

译文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img12那样的口才,也没有宋朝的美貌,那么在今天的社会上就很难立足了。”

感悟

人们常说:郎才女貌,才貌双全等,不是才就是貌,可见外在重貌,内在重才。这句话在当今的社会看来依然是箴言警句,有才可以立世,长得漂亮更有市场。可怜就可怜在既没有才情又没有相貌的人啊!

6.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从我这条路行走呢?”

感悟

孔子这里所说的其实是一个比喻。他所宣扬的“德治”、“礼制”在当时有许多人不予重视,他内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注解

①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②文:文采。③野:指粗鲁、鄙野,缺乏文采。④史:言词华丽。⑤彬彬:多指人质朴而又有礼貌,在这里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又显得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感悟

这段话简洁明了地说明了文与质的关系,即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的,互相依存的,不可分离的,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处理好文与质之间的平衡才能成为一个有高尚品质的人。孔子这种文质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注解

①也:虚词,无义。②罔:诬罔的人,不直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要活的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不过那只是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而已。”

感悟

“直”即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它符合仁的品德。其实,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们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不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只是因为他们侥幸地避免了灾祸,并不值得骄傲。人生短短数十载,与其每日勾心斗角,阴谋算尽,不如光明磊落,潇洒一生。

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愿意了解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感悟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孔子在这里提出了学习的三层境界——知之、好之、乐之。无疑,乐之是最高的境界,学习活动为学习者带来的是一种快乐,这样去学习,当然更有效率。

6.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感悟

从这里我们可以再次看到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孔子的教育主张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6.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解

①知(zhì):同“智”。②务:从事、致力于。③远之:疏远,不接近的意思。

译文

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慧。孔子说:“专心做对老百姓有益的事情,尊敬鬼神但远离它,就可以称得上是智慧了。”

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有仁德的人做事先付出,然后才收获果实,这就是仁了。”

感悟

“智”和“仁”等重大概念基本上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他经常以此为基准教育世人面对现实,宽心看待人生中的问题。“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也是他很有名的信条,他一方面强调尊重鬼神的态度,另一方面不主张以卜筮向鬼神问吉凶。其实根本上还是在否定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

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解

①知(zhì):同“智”。②乐(yào):喜爱。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好动,有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感悟

“智者”和“仁者”都是指那些有修养的“君子”。孔子以山和水做类比,恰如其分地展示了“智者”和“仁者”的心境与处世方式:如山般踏实稳重,如水般流动灵敏。孔子这样说也是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成为“君子”。

6.24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

孔子说:“齐国改革一下,就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改革一下,就可以达到理想状态了。”

感悟

春秋时期,齐国的经济发展较早,并通过一些改革成为了当时较富强的国家。与齐国相比,鲁国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但因为鲁是周的后裔,其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备。所以孔子说,齐国做一些改变就可以有鲁国的意识形态,而鲁国只需要发展经济就可以了。

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注解

①觚(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

译文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是觚吗!这是觚吗!”

感悟

“觚”,是古代盛酒的器皿,腹部有四条棱角,足部也有四条棱角。孔子在这里借酒杯暗指周礼是不可更动的,即使是酒具,周礼也都规定得尽善尽美。孔子慨叹酒杯不再是酒杯,其实是在指有许多东西都名不符实了,即所谓的“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了。

6.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解

①仁:有仁德的人。②逝:往,去。③陷:陷害。

译文

宰我问孔子:“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他是不是也会跟着下去呢?”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告诉他远远躲开,却不可以陷害他;君子可以被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

感悟

这一章非常有趣,体现了孔门师生之间的问答之妙。宰我放在现在的社会应该算是一个问题学生,他经常提出一些奇怪而尖锐的问题为难老师,但也非常有趣。孔子的回答实际也是在暗指宰我不要愚弄自己。

6.2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注解

①约:约束,节制。②畔:同“叛”,违背。矣夫:语气词,表示强烈的感叹。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这样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感悟

孔子认为君子在广泛学习古代典籍的同时,还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才不会离经叛道。可见孔子对礼的重视。

6.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注解

①南子:卫国灵公的夫人,左右卫国政权,有淫乱的行为。②说(yuè):同“悦”。③矢:同“誓”,发誓。④否:不对,指做了不正当的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感悟

本章描述了孔子憨态可掬的一面。他面对不相信他的子路也会像今天的人一样赌咒发誓:如果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的话,就让上天去谴责我。“南子”是一个淫乱的女人,是一个不道德的人。孔子去拜见她当然会引起子路的不满,但他并不避讳,可见他也是一个敢做敢当、身正不怕影子斜的人。

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应该是最高境界的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感悟

程颐曰:“中庸,天下之正理。德合中庸,可谓至矣。”(《程集》)中庸就是不偏不倚、不偏于双方的任何一方,也就是所谓“中道”、“中行”,指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的平常的道理。中庸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在《论语》中只有此处提及“中庸”一词,它指的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

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解

①施(shì):动词,发放。②众:指老百姓。③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④病:担忧。

译文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普遍地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所谓的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他人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过得好。凡事能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感悟

这一章讨论了“仁”和“圣”的范畴,在《论语》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是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他在这里强调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关系,要自己发展得好就要让身边的人一起发展起来,这也是孔子施仁政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