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过不宜暴怒轻弃,处理家庭关系须方法得当

有过不宜暴怒轻弃,处理家庭关系须方法得当

时间:2022-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继母将大部分时间、精力和爱给了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而对闵子骞常常冷言冷语,十分偏心。原来继母在给三个孩子缝棉袄时,给自己孩子的用的是棉花,而给闵子骞的用的则是芦苇絮。闵子骞的这番话感动了父亲,也感动了他的继母。虽然闵子骞受到过继母不公平的待遇,但是关键时刻,他用自己的爱心挽救了已有可能走向破碎的家庭。

原文

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意译

家里有人犯了过错,不应该大发脾气,也不应该轻易地放弃不管。如果这件事不好直接说,可以借其他事来提醒暗示,使他知错改正;今天不能使他醒悟,可以过一些时候再耐心劝告。这就像温暖的春风化解大地的冻土,暖和的气候使冰消融一样,是处理家庭琐事的典范。

清心智慧

如果家里的人犯了什么过错,不可以随便大发脾气或乱骂,更不可以用冷漠的态度进行冷战而不理不睬。如果他所犯的错你不好意思直接说,就要假借其他事情来暗示让他改正;如果没办法立刻使他悔悟,就要耐心等待时机再殷殷劝告。因为循循善诱,就好像春天温暖的和风一般,能消除冰天雪地的冬寒,这样充满和气的家庭才算是模范家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的家人也不例外。而且由于时代的变迁、年龄的增长、家庭的变故等种种原因,家庭成员之间出现误会隔膜也是十分正常的事。但是面对错误和隔膜,不同的处理方式会有不同的结果。在众多处理方式中,体谅、和气等美德往往是最能发挥作用的,也最有助于维护家庭关系的和睦。

孔子的七十二贤弟子中,有个叫闵子骞的人。这个人幼年丧母,父亲再娶后,又常受继母忽视和冷落。继母将大部分时间、精力和爱给了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而对闵子骞常常冷言冷语,十分偏心。

有一年冬天,继母同时给三个孩子做了新的棉袄。在一个大风雪的日子,他们的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外出。四个人一同坐在牛车上,虽然迎着风雪,但是大家都面露喜色。可是随着赶路的时间越来越长,继母的两个孩子只是感觉到畏寒缩起了脖子,而闵子骞虽然也穿了继母给自己做的新棉袄,却感到寒冷难耐,手脚也渐渐失去了知觉,甚至连扶住牛车栏杆的力量都没有了,最后他跌下了牛车,他的棉袄也在滚动过程中被刮破了。父亲赶忙扶起自己的儿子,却无意中发现了从破洞中飘出的芦苇絮。原来继母在给三个孩子缝棉袄时,给自己孩子的用的是棉花,而给闵子骞的用的则是芦苇絮。

父亲气得暴跳如雷,驱车就往回赶。一进门就喊:“你太歹毒了,做人母亲的怎么可以这么偏心呢?”说着就要把他的妻子往外赶。这时闵子骞却跪在了地上,抱着父亲的腿说:“您就饶了母亲这一次吧。如果母亲走了,就不止我一个人受冻了。”闵子骞的这番话感动了父亲,也感动了他的继母。从此,继母对他视如己出。

虽然闵子骞受到过继母不公平的待遇,但是关键时刻,他用自己的爱心挽救了已有可能走向破碎的家庭。对重组的家庭来说,体谅和宽容都可以弥合裂缝,更何况是有着血脉联系的家庭呢?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问题和苦恼,然而所有的问题和苦恼都不是无法解决的。家庭的和睦需要用心营造,亲人之间的心结也要靠宽容、体谅这些美德来解开。面对家人的过错和误解“不宜暴怒,不宜轻弃”,具体说来可以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正视家人之间的误会并允许误会的发生。一个误会的发生和解开就意味着清除一个生活的雷区。弃之不顾,则只会给生活埋下隐患。

第二,冷静处理,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要轻易动怒,更不要随便动手,因为那样做只会让误解更深。大家坐下来好好谈一下,试着从对方的角度来想问题,会收效良好。

第三,解决问题,要公正、不偏不倚。用公正严明的态度对待每个人,防止不公平带来的嫉妒甚至是仇恨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