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暴怒,不轻弃

不暴怒,不轻弃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继母将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和爱给了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而对闵子骞常常冷言冷语,偏心十分严重。原来继母在给三个孩子缝棉袄时,给自己孩子用的是棉花,而给闵子骞用的则是芦苇絮。这时闵子骞却跪在了地上,抱着父亲的腿说:“您就饶了母亲这一次吧。如果母亲走了,就不只我一个人受冻了。”虽然闵子骞受到过继母不公平的待遇,但是关键时刻,他用自己的爱心挽救了已有可能走向破裂的家庭。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弟子规》

智慧品读

《弟子规》教导我们,家里有人犯了过错,要耐心地劝说他们改正;并且态度要诚恳,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而不应该大发脾气,也不应该轻易地放弃不管。如果这件事不好直接说,可以借其他事来提醒暗示,使他知错改正。今天不能使他醒悟,可以过一些时候再耐心劝告。这就像温暖的春风化解大地的冻土,暖和的气候使冰消融一样,是处理家庭琐事的典范。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家庭是我们出生的地方,也是我们老去长眠的地方。我们会在父母的照顾下长大,会在妻女的陪伴下像我们的父母那样走向衰老,会在天伦之乐中安度晚年,走向死亡。在人生这个角色转换的轮回里,家庭就像一个微型的社会和交际网络,在这里有我们的欢笑和幸福,有悲伤和抚慰,也有争吵和误解。一个和睦的家庭以幸福、欢笑为主线,以悲伤、抚慰为点缀,并用如春风般的和气化解争吵和误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的家人也不例外。而且由于时代的变迁、年龄的增长、家庭的变故等种种原因,家庭成员之间出现误会隔膜也是十分正常的事。但是面对错误和隔膜,不同的处理方式会有不同的结果。在众多的处理方式中,体谅、和气等美德往往是最能发挥作用的。

孔子的七十二位贤弟子中,有个叫闵子骞的人。这个人幼年丧母,父亲再娶后,又常受继母忽视和冷落。继母将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和爱给了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而对闵子骞常常冷言冷语,偏心十分严重。

有一年冬天,继母同时给三个孩子做了新的棉袄。在一个大风雪的日子,他们的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外出。四个人一同坐在牛车上,虽然迎着风雪,但是大家都面露喜色。

可是随着赶路的时间越来越长,继母的两个儿子只是感觉到寒冷而缩起了脖子,而闵子骞虽然也穿了继母给自己做的新棉袄,但却感到寒冷难耐,手脚也渐渐失去了知觉,甚至连扶住牛车栏杆的力量都没有了,最后他跌下了牛车,他的棉袄也在滚动的过程中被刮破了。

父亲赶忙扶起自己的儿子,却无意中发现从破洞中飘出的芦苇絮。原来继母在给三个孩子缝棉袄时,给自己孩子用的是棉花,而给闵子骞用的则是芦苇絮。

父亲气得暴跳如雷,驱车就往回赶。一进门就喊:“你太歹毒了,做人母亲的人怎么可以这么偏心呢?”说着就要把他的妻子往外赶。这时闵子骞却跪在了地上,抱着父亲的腿说:“您就饶了母亲这一次吧。如果母亲走了,就不只我一个人受冻了。”

闵子骞的这番话感动了自己的父亲,也感动了他的继母。从此,继母对他视如己出。

虽然闵子骞受到过继母不公平的待遇,但是关键时刻,他用自己的爱心挽救了已有可能走向破裂的家庭。对重组的家庭来说,体谅和宽容都可以弥合裂缝,更何况是血脉联系更加紧密的家庭呢?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问题和苦恼,然而所有的问题和苦恼都不是无法解决的。家庭的和睦用心营造,亲人之间的心结也要靠宽容、体谅这些美德来解开。面对家人的过错和误解“不宜暴怒,不宜轻弃”,具体说来可以包括三点:

第一,正视家人之间的误会并允许误会的发生。一个误会的发生就意味着清除一个生活的雷区。弃之不顾,只会给生活埋下隐患。

第二,冷静处理,说话要注重分寸,不要动手,更不要轻易发怒,因为这样做只会让误解更深。大家坐下来好好谈一下,试着从他人的角度来想问题,反而会收效良好。

第三,解决问题要公正,不可有所偏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