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迁移研究现状

企业迁移研究现状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证研究主要包括企业迁移的动因、企业迁移补贴的有效性等问题。案例研究主要是对已发生的企业迁移个案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通过个案找出企业迁移的动因,迁移补贴在这一案例中的作用等。比利时的东盟研究中心的一个企业迁移研究团队是企业迁移案例研究的代表。白玫在企业迁移研究方面获得了中国博士后基金的资助。企业迁移对企业、迁入区和迁出区的竞争力产生不同的影响。长三角内部的迁移水平高于跨长三角地区的企业迁移。

1.5 企业迁移研究现状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新的情况下,为了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抢占市场的制高点,寻求更为有利的生产经营地点,不论是大的跨国公司,还是本土的小企业,都加快了企业迁移的步伐。

1.国外企业迁移研究现状(10)

国外有关企业迁移的研究开始于1950年代,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英国的企业迁移现象,也有一些是关于荷兰、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企业迁移现象的研究。国外关于企业迁移的研究多是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占了相当的比重,也有一些理论研究,企业迁移模型多是计量模型。

实证研究主要包括企业迁移的动因、企业迁移补贴的有效性等问题。例如,英国朴次茅斯大学经济系的斯考特(P.Scott)用数据分析法,搜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迁往英国的企业的历史数据,经分析得出结论:临时性关税是造成企业迁往英国的主要原因。

案例研究主要是对已发生的企业迁移个案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通过个案找出企业迁移的动因,迁移补贴在这一案例中的作用等。比利时的东盟研究中心的一个企业迁移研究团队是企业迁移案例研究的代表。他们主要研究比利时企业迁移到国外的案例,以及泰国企业迁移、菲律宾企业迁移的案例。从所查找到的资料看,曾进行过7个案例的研究。

理论研究则是通过建立一个分析框架来分析企业迁移的动因。按照新古典区位理论的思路,美国印第安纳州埃文斯威大学的奈克斯迪恩(Nakosteen)和季默(Zimmer)提出了一个解释企业迁移的决定模型,通过监控企业的利润,来决定企业迁移的行为。安德森(SimonAnderson),帕尔玛(Palma)和宏(Gap-SeonHong)对企业空间均衡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两企业区位均衡模型:其一是价格与区位同一时间发生的博弈模型,其二是两步博弈模型,即先区位后价格的博弈模型。第二种情况下的均衡区位要更远一些,因为内部化削弱价格对聚集的影响作用。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国外广为开展的企业迁移服务。在美国,有许多咨询公司会为企业提供“迁移服务”,也向政府提供各地吸引企业的“报价”。如商业服务集团提供企业迁移与扩张服务。一些全球性的会计公司也会提供企业国际迁移的咨询服务,如安永(Ernst&Young)和德勤(Deloitte&Touche)。此类服务包括迁入地政府规章、税收、基础设施、劳动力、厂房设备和居住条件等。温汉国际是世界上最大的全球迁移管理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它为世界范围的企业提供顾客个性化的企业国际迁移和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由温汉国际和美国国家对外贸易会主持,随后国际人力资源研究所、社会人力资源管理全球论坛也参与的全球企业迁移调查,从1993年起至今,每年进行一次,并发布一个年度调查报告,该调查主要针对企业国际迁移中的人力资源问题。

国外的企业迁移研究中,我们还要关注荷兰的格罗宁根大学空间科学系的研究团队,其主要成员有佩伦伯格(Pellenbarg)、迪克(Dik)、威森(VanWissen)、肯伯(Kemper),他们发表了一系列企业迁移的研究文章。佩伦伯格早在1987年就以企业迁移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其博士学位论文,此后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致力于企业迁移这一理论分支的研究。佩伦伯格、威森和迪克还共同编写了《企业迁移:理论、历史和应用》一书,这是一本专门论述企业迁移的著作。

2.中国企业迁移研究现状

中国有关企业迁移的专门研究开始于本世纪初。研究主要为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

理论研究方面。白玫是中国最早对企业迁移这一理论分支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其主要工作是梳理了企业迁移这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分支,把国外的研究成果积极介绍到了中国;为企业迁移理论研究搭建了研究框架,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领域和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在多个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企业迁移的模式;在新古典理论分析框架下,建立了企业迁移动力模型;从企业、区域和城市多个视角,分析影响企业迁移的因素;归纳总结了企业迁移的一些基本规律;并对企业迁移补贴问题进行理论方面的探讨。白玫在企业迁移研究方面获得了中国博士后基金的资助。

魏后凯则从企业迁移与企业竞争力、区位竞争力之间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他认为企业迁移是企业与迁入区和迁出区政府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也是各地方政府之间的环境竞争过程。从空间扩张的角度看,企业经济活动的迁移最初是销售机构的迁移,然后是生产制造工厂的迁移,最后是研究与开发机构和公司总部的迁移。企业迁移对企业、迁入区和迁出区的竞争力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这样,从政府干预的角度看,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调节,以尽可能减少各种不利影响,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影响,从而实现“三赢”的结果。由魏后凯主持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企业迁移的决定因素与区位政策》正在进行之中。

刘怀德认为,企业迁移已变得很活跃,企业迁移除了对企业自身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外,还有很强的外部性,它可以改变地区经济发展的格局,可以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应准许企业迁移,努力减少迁移成本,并完善地区间竞争的治理结构。复旦大学身处“长三角”,对我国民营企业迁移现象观察比较直接、体会也非常深刻。他们认为企业发展所需要素变化、地方政府间竞争是民营企业迁移的根本原因。

实证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以浙江省为主。钱文荣等以浙江省经济较为发达的海宁市为研究对象,以20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利用模型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认为影响农村企业适度集中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即不同区域内企业家对生活的满意度及企业的迁移成本。

从政府角度关注企业迁移是浙江省。浙江省统计局,在对近600家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浙江企业迁移,以及浙、沪、苏之间企业迁移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1)浙江企业迁移呈扩大态势,不论是外迁还是迁入都呈扩大之势。长三角内部的迁移水平高于跨长三角地区的企业迁移。

(2)外迁企业以劳动密集型居多,企业扩张是企业迁移的主要动力。浙江企业迁移到外省去投资办厂占迁移企业的比例高达83.7%,要比外省企业迁移到浙江投资办厂的比例49.3%高34.4个百分点。上海、江苏、江西等成为浙江企业外迁的主要区域,上海的中心优势对浙江企业吸引力较大(体现在总部吸引力),江苏、江西等生产要素优势也吸引不少浙江企业(体现在要素吸引力)。浙江外迁企业更关注土地资源、电力、原材料供应等,土地资源的认同率占55.6%,列首位;其次是电力供应,认同率为45.4%;第三是原材料及能源供应,认同率为42.9%;可以获得迁入地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列第四位,认同率为41.8%。

(3)外省迁入浙江的企业最关注因素中,认同土地资源的占46%,列首位;提高企业形象,认同率为42.7%,列第二位;获得迁入地减免税的优惠政策,认同率为40.7%,列第三位;政府服务意识,认同率为35.3%,列第四位;产业配套,市场规模大,认同率为33.3%,列第五位。以整体迁移方式迁入浙江的比例为15.3%,比迁往外省的比例高10.2个百分点。

案例研究方面。对Intel公司,对宇通公司、杉杉集团、希望集团、格林集团、中国铝业等案例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从企业迁移文献的数量和内容来看,国内外都存在企业迁移的理论研究落后于企业迁移的实践,国内的差距更大。企业迁移研究还没有成为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分支,其研究空间相当大(11)

【注释】

(1)刘娟.企业区域迁移的动因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6):61—62.

(2)本书脚注部分如不特别说明,均表示相应内容的引用或资料来源。

(3)刘怀德.经济发展中的企业迁移[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5):114—116.

(4)①杨文兵.企业迁移理论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07(2):137—140.②白玫.企业迁移的三个流派及其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5(8):83—87.③陈伟鸿王会龙.企业迁移的理论基础及其演变脉络[J].经济评论,2007(3):124—128.

(5)白玫.企业迁移的三个流派及其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5(8)

(6)黎逸科黎碧茵.珠三角企业迁移浅析.热带地理,2009(5).

(7)①刘怀德艾斌.企业迁移的动因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5(12);②黄冬梅杜伟锦.浙江民营企业迁移的理论动因[J].经济论坛,2006(5).

(8)桑燕.总部迁移:河南企业的冲动与困惑.经济视点报,2007-3-7.

(9)刘娟.企业区域迁移的动因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6).

(10)范作冰.杜磊磊.国外企业迁移研究综述.新西部(下半月),2009(5)

(11)王业强.国外企业迁移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07(1);王文的网上文章连接http://www.cass.net.cn/file/2007020887211.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