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纳税是按销售额还是利润

纳税是按销售额还是利润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的收入总额是没有扣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金额,而应纳税所得额是纯所得,应从收入总额中扣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金额,因此,应纳税所得额不是企业的收入总额。应纳税所得额是按照税法的要求计算的,其收入、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确认都遵循税法的要求,而税法既要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又要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其对收入、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确认标准与企业会计制度或企业会计准则的确认标准有可能不一致。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

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企业所得税,在国际上通常称公司所得税,或法人所得税,主要是针对公司或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的所得而征收的一种税。

我国企业所得税全面采用了法人税制,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税法中,我国采用了沿袭已久的企业所得税的称谓,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我国现阶段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法人制企业名称有的采用“某某公司”,也有的采用“某某企业”,如果采用公司所得税的称谓,则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二是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既包括企业,还包括取得收入的组织,如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

二、企业所得税的特征

企业所得税产生于1799年的英国,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开征了企业所得税,相对于其他税种来说,企业所得税具有下述特征。

1.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纯所得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纯所得,包括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税法上,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通常称为应纳税所得额,即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纯所得额,它既不是企业的收入总额,也与会计核算中的会计利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企业的收入总额是没有扣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金额,而应纳税所得额是纯所得,应从收入总额中扣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金额,因此,应纳税所得额不是企业的收入总额。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会计利润是根据企业会计制度或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真实和公允地反映了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通常情况下,应纳税所得额是以会计利润为依据计算的,但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不完全一致。应纳税所得额是按照税法的要求计算的,其收入、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确认都遵循税法的要求,而税法既要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又要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其对收入、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确认标准与企业会计制度或企业会计准则的确认标准有可能不一致。因此,实务中,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两者往往是不相等的。

2.企业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

企业所得税对纳税人的纯所得征税,征税的结果导致纳税人的实际所得减少,而且这种减少,纳税人无法转嫁给他人,必须自行承担,因此,企业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不具有转嫁性。

3.企业所得税体现税负公平的原则

企业所得税不是以企业的收入总额为征税对象,而是以企业的纯所得为征税对象,企业只有在有纯所得的情况下才需要纳税,如果企业没有纯所得,即使企业的收入很大,则也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企业所得税通常采用比例税率,纯所得多的纳税人多缴税,纯所得少的纳税人少缴税,体现了税负公平的原则,即“所得多的多征,所得少的少征,无所得的不征”。

三、企业所得税的作用

1.企业所得税可以为国家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

现代经济社会中,企业的最根本目标就是盈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虽然从单个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可能有盈利也可能有亏损,但从整个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企业的盈利是稳定和增长的。企业所得税以企业的纯所得,也即企业的盈利为征税对象,可以为国家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

2.企业所得税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

对于企业的股东来说,企业的利润总额扣减上缴给国家的企业所得税后的净额,也即净利润才是股东可以支配的利润。在企业利润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上缴国家的所得税多,则归属股东的利润就少;如果上缴国家的所得税少,则归属股东的利润就多。企业所得税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股东的盈利,企业所得税税率过高,或者采用累进税率,都会对企业股东的利润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也必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相反,企业所得税采用比例税率,税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则既能体现税负公平的原则,又能充分调动企业股东的积极性,因为,企业股东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必须提高企业的利润总额,这样,企业股东会努力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3.企业所得税可以促进国家宏观经济调控

税收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之一,国家往往通过设计不同的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措施来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如我国为了鼓励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对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优惠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