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经济主体的理论分析

关于经济主体的理论分析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界定经济主体及主体性基本内涵规定性和特征是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作为经济主体,其主体及主体性的内涵和显现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息息相关的。从斯密到现代主流经济学,在经济学理论中,人们普遍地接受了有关经济主体是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在《国富论》中,斯密强调人类的自利绝非是经济学家的一种理论构造,而是经验的事实。

第一节 关于经济主体的理论分析

界定经济主体及主体性基本内涵规定性和特征是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从理论上说明经济主体及主体性,分析人们对经济主体及主体性的不同认识,找到适合解释保险市场经济主体及主体性的理论,有利于客观分析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经济行为规律。

一、对经济主体及主体性的一般认识

与经济主体的含义相比,一般意义上的主体是一个带有哲学思辨的概念。主体总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从广义角度来看,主体是在普遍存在的事物相互作用中能动的、主动的一方,客体是指受动的、被动的一方。因此,要理解和认识主体,就只有在其与客体的关系中才能理解,进而才能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理解主体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这种主体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就是主体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主体内在的、质的规定性[1]。同样,我们所说的经济主体,就是指相对于经济活动或在与其他主体相互作用中能动的、主动的因素。而经济主体的主体性则是指主体本质的规定性,即经济主体内在的自主性、主动性、适应性。如果联系到我们的研究目的,我们将更重视作为经济主体所具有的主体性内容。

当然,我们必须在具体的经济活动环境中才能真正理解经济主体及其主体性。因为,主体是环境中的主体,只有联系环境去认识主体才有意义,只有在环境中主体性才能够体现出来。

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是其中的主角。但并不是一开始人们就认识到自己作为人的主体及主体性的存在。当在人类社会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时,伴随着主体由一般意义上的主体才转向了人及其自我意义上的主体,人成了第一性的和真正的一般主体[2]。就像法国思想家埃德加·莫兰说的那样,主体随着动物性、情感性而发展,而在人类身上出现了这个非凡的新形态:有意识的主体[3]。人的主体的概念意味着人是进行自我运算、有思想、有意识的主体。而当确立了人自身的主体的同时,人作为主体的内在规定也就具备了。

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由个人组成的组织来体现。但不论是哪种经济主体,它们都是在具有主体及主体性的前提下的存在。但是,经济主体是如何确立了自己的意识的,通过什么来显现自己的主体性的?作为经济主体,其主体及主体性的内涵和显现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息息相关的。

从经济制度的角度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或组织,作为有意识的主体,是一定生产关系下具有明确产权安排时才具有的,然后才是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排他性的主体。独立而排他的个性是主体的首要特点,在此基础上,主体的自主性、主动性和适应性才以体现主体内在规定而显现出来。主体及主体性的实现,意味着主体在意识或思想——行动的统一中以明确的产权安排为前提,进行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目的行为选择,并通过与其他主体的相互作用、对立与合作显现出来。所以,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及主体性的存在性质和意义,就首先表现在主体要成为独立的、自主的、主动的作用发出者。一方面,经济主体,不论是个人还是人的群体或类,其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无不是为了主体自身。另一方面,经济活动无不是经济主体实现其主体性的行为过程体现。

经济主体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其主体及主体性是在对环境依赖中凸现的,即主体是在受到来自经济运行环境,包括其他主体的行为的影响和制约下来显现自己的自主性、适应性和主动性的。所以,越是强调经济主体的主体性,就越是意味着主体对环境的依赖。如果在市场经济下,经济主体对市场机制和市场信号毫无反应,对其他主体的行为没有预期,那么,这样的经济主体就不是真正的经济主体,或说是不具备主体资格的。在我国保险业发展改革中,保险公司特别是国有保险公司的产权改革是成功的,产权清晰和独立使得保险市场市场主体的塑造,对市场环境、其他主体行为的自主性、适应性和主动性反应相对其他市场更加成熟。

经济主体及主体性既是存在于对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依赖中,也是由于这种多重的依赖而存在。正确理解下述问题十分必要,即主体性的实现是经济主体内在本质对象化的过程,经济主体在对象化的活动中确证自己的主体性。而对于要认识和理解主体在现实中的行为的要求来讲,主体性是主体行为中有意识的生存过程的反映。这种主体性也是其行为动因的基础。

由于经济主体及其主体性的演变是逐渐完成的,所以,在一定时期,经济主体及主体性的体现由此而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经济主体与其他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目的性和手段上的差别。但在一个共同的经济环境下,不同生产关系规定的经济主体不仅在经济上采用通用的过程、规则和方式,而且要受到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和本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这样,就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经济主体,既可能带有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主体通常发生的那些问题,又可能由于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和民族文化的规范和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或解决这些问题[4]。再如,我国保险市场恢复初期和现在,与不同的保险市场发展水平、保险运行机制相适应,保险经济主体及其主体性,即保险经济主体种类及其内在的自主性、主动性、适应性是完全不同的。认识这些对于理解银行保险的“内生性”和规律非常重要。

二、经济学理性人模型及其主体性

由于人们在经济分析中所接受和坚持运用的方法论上的差别,对经济主体的认识各不相同,而由此形成的经济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也就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对经济主体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斯密到现代主流经济学,在经济学理论中,人们普遍地接受了有关经济主体是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虽然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曾有过自爱的、利他的“伦理人”假设,但后来的经济学家们关注和发扬的却是在他受到了休谟关于人类社会中自私行为的怀疑论人类学的启发[5],于《国富论》中提出的关于人是“自利人”的假定。在《国富论》中,斯密强调人类的自利绝非是经济学家的一种理论构造,而是经验的事实。他说:“我们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6]在斯密这里,经济主体是一个自利的主体(虽然斯密有“伦理人”的假设,但被遗忘了)。不过,这种自利主体的主体性是在相互作用中体现的,并且通过市场机制形成了宏观上的社会福利效果。

从古典经济学家到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逐渐完善了对“经济人”(理性人)的假设。这一假设和理论包含这样三个基本命题:①经济人是自私的,即追求自身利益是经济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②经济人在行为上是理性的,具有完备或较完备的知识和计算能力,能视市场和自身状况而使所追求的个人利益最大化。③只要有良好的制度保证,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而有效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经济主体终于变成了一个具有完备理性的经济人。这三个假设构成了理性经济人的主体性。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基础也可以概括为在完备制度保障下的“自私到家”和“聪明绝顶”的行为。“自私到家”——即经济人时刻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聪明绝顶”——即经济人具有完备或较完备的知识和计算能力,能视市场和自身状况而使所追求的个人利益最大化。实际上这种主体及主体性对于构建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有重要作用的,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前提。但是,用这种主体及主体性去解释现实经济主体行为有不少困难和差距。

三、复杂适应系统与适应性主体(adaptive agent)的提出

在其后的西方经济学发展中,完备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受到了质疑。从西蒙的“有限理性”到经济博弈论中的对局人,经济主体开始逐渐回到经济现实中。在置疑中,人们认为完全的信息在信息不完全的场合不是一个有用的假定。假如经常没有办法计算取得额外信息的可能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没有实际取得),经济行为者怎样合理决定何时停止活动呢?西蒙(Simon,1976年)利用这个问题论证了“满足”模型和“程序”的合理性,取代了最大化模型。他提出,理性就是遵循一个可得到好的解答的程序,而不应该用最优解法来定义。经济学家不应当在理想情形中进行分析,而应当把注意力直接指向经济活动和消费者实际遵循的程序上,因此,更应该把经济人看成一个“有组织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最大化的追求者。

在博弈论中,对局者首先是个具有有限理性的主体,存在着不同的偏好,由此所导致的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各不相同。而且,在有限理性下的对局人,只能在众多的备选方案中选择有限的方案,同时,对局人还要在决策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和汲取经验教训来完成决策。可见,博弈论中的主体同样是个有限理性主体。这种主体及主体性更接近经济现实。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是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原因是他们在心理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贡献。丹尼尔·卡尼曼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人的经济行为往往是非理性的;弗农·史密斯则利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证明这种非理性行为是真实的。他们揭示了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决策过程中对理性偏离的原因与性质,也指出了这种对传统模型偏离的非理性是有章可循和可以预料的,因而人们的经济行为不符合严格的理论假设也不是随意或错误的。

实际上这里的经济主体同样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体。丹尼尔·卡尼曼指出,经济学理论中的理性人被描述为具有一个单一的认知系统,这个认知系统有着推理系统无懈可击的逻辑能力和直觉系统低廉的计算成本,而引入了心理学分析方法的经济学在保留了理性人模型的基本结构的同时,认为存在着一个两系统的结构,其中直觉系统扮演着主要角色。行为人的核心特征不是他们的推理能力差,而是他们经常依照直觉采取行动。同时,这些行为人的行为并不是受他们能计算什么引导,而是受他们在特定的时刻碰巧理解的内容所支配[7]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经济主体的内涵非常丰富。马克思把经济社会中的人的本质概括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把经济主体看做是在特定经济关系中存在的“社会人”、“阶级人”。马克思说:“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自然是出发点。”[8]还说:“……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9]

我国学者还提出了经济学中利他与利己互动下的“新经济人”范式假设,它所包含的三个基本命题是:①经济活动中的人有利己和利他两种倾向或性质,双重动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且由此决定着个人的行动。②经济活动中的人具有理性与非理性两种状态,而且理性的利他人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③良好的制度会使经济活动中的人在增进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合理的个人利益最大化。

这些关于主体及主体性的理论分析,对于我们把握保险市场主体及主体性,分析银行保险市场主体行为规律具有借鉴价值。但是,以经济学理性人模型出发,进行均衡分析所依据的假设条件与经济现实往往有相当差距,对于真实描述实际经济过程往往是不够的。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行为人的双认知系统在实际分析时比较难把握“碰巧理解的内容所支配”,其分析机制也不明确。

1994年美国学者约翰·荷兰德(John H.Holland)(他也是遗传算法的首创者)提出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理论,即CAS理论,首次提出适应性主体的概念。

(一)适应性的主体(adaptive agent)——CAS理论的核心概念

荷兰德在复杂适应系统中定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即他将系统中的元素描述为有适应性的主体(adaptive agent),简称为主体(agent)。复杂适应系统采用agent这个词,主要是为了强调在复杂适应系统中的元素(主体)具有主动性,是有活力(active)的主体,具有自己的目标、内部结构和生命能力,具有适应性(adaptive),能通过外界信息刺激,通过学习来调整自己的行为。Agent这个词在信息经济学里是代理人的意思。荷兰德用这个词,表明其在建立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时所依据的主要背景是经济系统。的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描述研究经济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单独使用Agent这个概念是无法完整表达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全部内容的。荷兰德围绕Agent这个最核心的概念,还提出了有关的7个概念: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标识、内部模型和积木块来描述复杂适应系统特性和机制。

(二)复杂适应系统的特性

聚集(aggregations):主要是指系统中的主体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在彼此接受时,组成多主体的聚集体(aggregation agent),这个聚集体在系统中可以像一个单独的个体那样运动。

聚集现象在经济系统中广泛存在。例如,在经济大系统中员工(小主体)聚集成企业(大主体),而企业又可聚成更大的主体(企业集团)等。员工、企业等主体并不因聚集成更大的主体而灭失,而是在新的系统中继续发挥作用,不断发展。聚集的概念,对于理解复杂适应系统的层次产生、层次差别的涌现是十分重要的。

非线性(nonlinearity):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主体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大多不是遵守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关系,整体不等于部分之简单求和。主体之间相互影响不是简单的、被动的、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主动的相互适应关系,以往的经验会影响主体将来的行为。

荷兰德认为,非线性的特性导致系统内单向因果线性关系是很少存在的,并且认为主体的主动性和适应能力导致了系统的复杂性。这一点对于描述经济系统是很贴切的。

流(flow):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在系统主体与环境之间,以及主体相互之间存在着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这些流的渠道畅通程度和传递速度,直接影响系统的进化。

将流作为一种特性分析,是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点之一,也为利用该理论建立与传统经济模型不同的基于主体的模型,提供了重要思路。通过信息流(信息传递)可以把微观主体与宏观主体联系起来,为解决传统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相互分离,找到了一个全新的方法。

多样性(diversity):是指主体相互适应过程中,主体之间的差别会发展与扩大,最终形成分化,导致主体的多样性。

荷兰德指出,正是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和不断适应过程,导致主体向不同的方面发展变化,从而形成主体类型的多样性。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侧重研究这种多样性是怎样产生的,即分化的过程是由于“适应性”带来的。

经济主体的主动性、适应性是导致经济系统多样性、复杂性的重要原因。

(三)复杂适应系统的机制

标识(tagging):复杂适应系统中的主体有一个为了相互识别和选择的标志,这个标志就标识。标识在主体与环境之间,以及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作用是实现信息的交流。

在经济系统中,主体间由于标识可以进行信息交流,主体之间的主动适应关系就是博弈对策关系,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可以建立更加符合实际的经济博弈模型,进行模拟实验。

内部模型(internalmodels):复杂系统内部每个主体都是有其运行机制的,对整个系统而言,统称内部模型。这是一个反映系统层次的概念。

积木块(building blocks):构成复杂系统相对简单的构件称为积木块。积木块的组合方式决定了系统的复杂形式。

客观世界的多样性不仅表现在同一层次主体类型的多种多样,还表现在不同层次之间的差别多样性。当我们跨越层次考虑问题时,就会有新的规律与特征出现。这样一来,我们就需要深入考虑这些问题:怎样合理区分层次?不同层次规律有何联系?内部模型和积木块的概念建立,提供了这样一条新颖思路:把下一层次的内容和规律,作为内部模型“封装”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参与上一层次的相互作用,暂时“忽略”或“搁置”其内部细节,而把注意力集中考虑研究在这个积木块与其他积木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规律上。因为在上一层次这种相互作用和规律是重要的,起主导性作用的。在对经济系统研究中,大量采用这种思路,如考察消费群体的规律时,把各个消费者(主体)封装成内部模型,暂时忽略其单个特征,作为一个积木块来看待。

荷兰德用了大量的例子解释这些概念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通过这些概念的表述,主体的特点充分表现出来:它是多层次的、与外界及其他主体不断交互作用的、具有学习能力和适应性的、不断发展和演化的、活生生的个体。这也是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思想的独特之处。

四、适应性主体及主体适应性

实际观察经济现象,研究经济问题时,我们可以把经济主体看成是具有适应性的主体人(agent)。许多经济系统都可以看成是复杂适应系统。例如,区域经济发展系统、产业结构调整系统、国际贸易系统、产业规制系统、银行保险的发展过程,等等。

(一)适应性经济主体(agent)行为的基本内涵的规定性和特征

1.具有适应性的主体人(adaptive agent),简称主体(agent)。所谓具有适应性,就是指它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流,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或“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整个系统的演变或进化,包括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更大的、聚合而成的、新的主体的出现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出现的。

2.个体与环境的主动的、反复的、相互的作用即“适应”[10]。这里说的主动性或适应性是个十分广泛的、抽象的概念。它并不一定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活”的意思。只要是个体能够在与其他个体的交互中,表现出随着得到信息的不同,而对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进行不同的变更,就可以认为它具有主动性或适应性。适应的目的是生存或发展[11]

(二)适应性经济主体(agent)行为的特征

1.主体人(Agent)是一个实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组织。这里的主体在与其他经济主体的交互作用中以“利益”(这些利益是广泛的。从利益主体的角度分类,利益可以表现为阶级利益、社会利益、个人利益、国家利益、地区利益、企业利益,等等;从利益所包括的内容上看,利益可以是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物质利益、精神利益、生存利益、发展利益、局部利益、整体利益,等等。利益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经济利益是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内容。因为表现为利益的方方面面无不是在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发生的,经济利益是其他利益的根据,在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才会存在其他利益及其利益关系。)为动机,进行行为适应性调整。主体(agent)意识到自己不具有无所不能的完备或较完备的知识和计算能力,无法在与其他经济主体交互作用中一步就找到实现最大化的途径,他们最多能做的是根据其他主体的行为和直觉刺激,通过不断地适应性学习来改变、改善自己的行为,做出行为选择,实现“利益”的最佳化。

2.主体人的主动性以及它与环境的反复的、相互的作用,才是系统发展和进化的基本动因。主体人的适应性过程,“最佳化”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过程。

(三)适应性主体如何造就系统的复杂性

我们可以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概括如下:系统中的个体称为具有适应性的主体(adaptive agent),简称主体。主体是具有自身目的与主动性、有活力(active)和适应性的主体。主体可以在持续不断的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的交互作用中,“学习”和“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正是这种主动性以及主体与环境、其他主体的相互作用,才是系统发展和进化的基本动因。整个系统的演变或进化,包括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新的、聚合而成的、更大的主体的出现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句话:主体的适应性造就了复杂性。这就是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

运用上述基本概念,荷兰德是这样描述复杂适应系统的:

第一,每一个这样的系统都是一个由许多平行发生作用的主体组成的网络。在经济中,主体可以是个人、家庭、公司等,如观察国际贸易,主体就是国家。每一个主体都处于自己和其他主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系统环境中。每一个主体都不断在根据其他主体的动向采取行动和改变行动,由此决定系统不断发展变化。

荷兰德进一步指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的控制力量是相当分散的。比如,无论华盛顿怎样调整银行利率税收政策和资金供给,经济的总体效果仍然是千百万人的无数日常经济决策的结果。

第二,一个复杂适应系统都是具有多层次组织,每一个层次的主体对更高层次的主体来说都起着积木块的作用。比如,一组劳动者会形成一个部门,很多部门又会形成更高一级的部门,然后又形成公司、经济分支、国民经济,最后形成全球经济。

荷兰德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复杂适应系统能够吸取经验,从而不断改善和重新安排它们的积木块。一个公司会提升工作卓有成效的个人,为提高效率而重新安排组织计划;一个国家会根据贸易情况签订新的贸易合同。

任何一个系统中,最根本的适应机制之一就是改善和重组自己的积木块。

第三,所有复杂适应系统都会预期未来。比如说,对一个持续经济衰退的预期会使人放弃买一辆新车,或放弃很奢侈的度假计划,这样反过来又加深和延长经济衰退。

荷兰德还指出,每一个复杂适应系统经常做的各种预期,都是基于自己内心对外部世界运作的明确或模糊的认识之上的,这种认识是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积木块能够随着系统不断吸取经验而被检验、被完善和被重新安排,形成系统的多样性。

第四,复杂适应系统总是有许多小“生态环境”,每一个这样的小环境都可以被一个能够使自己适应在其间发展的主体所利用。正因为如此,一个经济系统才有如此之多的活的主体存在、发展、变化。而且,每一个主体进入一个小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打开更多的小环境,这就为新的主体打开了更多的生存空间。这就意味着,讨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的均衡根本就是毫无意义的:这种系统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均衡的状态,它总是处在不断展开,不断转变之中。事实上,如果这个系统确定达到了均衡状态,达到了稳定状态,它就变成了一个死的系统。在同样意义上,根本就不可能想象这样的系统中主体会永远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因为可能性的空间实在太大了,主体无法找到接近最大化的现实途径。它们最多能做的是根据其他主体的行为来改变和改善自己。总之,复杂适应系统的特点就是永恒的变化。

五、适应性“主体人”[12]模型及其主体性

(一)理性人与主体人

“主体人”假设并不是否定“理性人”模型,恰恰是以理性人基本结构为基础的。人们决定自己经济行为的过程可以看成由三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理性人自身心理决策阶段。没有进入实际行为决策,出于自身静态的考虑,忽略其他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这一阶段,每个人都可能认为自己是“自私到家,聪明绝顶”的,心中都想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行为。理性人模型在这个阶段具有相当解释力。第二阶段:行为人实际决策阶段。进入实际决策,是一个动态过程,人们行为选择不断受到来自其他经济主体行为、一定信息条件和决策成本的影响。行为人模型在这个阶段具有一定解释力。第三阶段:适应性决策阶段。考虑行为人具有主动的“学习”能力,人们在动态决策过程中,会不断根据决策外部环境的信息刺激进行“学习”,根据学习到的“知识”不断改变自身行为选择,这时多姿多彩的经济现象便产生了,行为人就转变成了适应性的“主体人”,这种适应性便造就了经济现实的复杂性。

“主体人”假设强调在关于经济主体行为研究中,可以把经济主体看成具有适应性的主体(adaptive agent)。在关于经济主体行为研究中,理性人模型存在明显偏差,而主体人假设更符合经济现实,并且,依据“主体人”假设可以更接近实际进行分析。

(二)“主体人”模型结构及机制

按照上述关于“主体人”模型的描述,我们把经济主体的实际行为决策过程分为理性心理决策、实际行为决策、适应性行为决策三个阶段,与此相对应,“主体人”模型结构及机制可以用图12-1所示。

img179

图12-1 “主体人”模型基本结构及机制

理性人模型具有以下要点:

(1)不考虑主体相互影响,各自决策。

(2)静态均衡分析。

(3)经济行为根本动机是自身利益。

(4)主体具有完备或较完备的知识和计算能力,达到利益最大化(经济人)。

(5)有良好的制度保证,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能有效增进社会利益。

行为人模型具有以下要点:

(1)考虑主体行为相互影响。

(2)对策均衡。

(3)经济主体行为基本动机是自身利益。

(4)实际中根据其他主体的行为和直觉刺激来改变、改善自己行为,做出行为选择,经常依照直觉采取行动。同时,这些行为人的行为并不受他们能计算什么引导,而是受他们在特定的时刻碰巧理解的内容所支配,实现“利益”的最佳化。

(5)是行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经济制度、信息条件等是行为环境。

“主体人”模型具有以下要点:

(1)主体在行为选择中会不断主动“学习”,这种学习可以改变主体行为选择被称为主体的“适应性”。

(2)从自身利益出发,根据“学习”到的各种“知识”进行行为选择决策。

(3)这种适应性决策往往不一定是长远的最优决策。

(4)不同层次主体适应性决策的多样性决定了经济系统的复杂性。

(5)主体的适应性决策行为描述更接近经济现实,更有可能对经济系统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做出切合实际的分析。

(三)“主体人”模型形成机制

在不考虑经济主体的交互作用时,用理性人模型可以解释众多经济理论问题,表现在数学上就是求“最大”或“最小”问题。然而现实中,经济主体在做出选择时不可能不考虑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也必然影响该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因此,行为人模型在许多情况下更能说明经济现实。考虑经济主体的交互作用中具有主动的“学习”能力,并且可以根据学习到的各种“知识”改变自身的行为选择,这时主体人便出现了。

在实际经济过程中“主体人”大量存在,主体人模型更符合经济现实,是进行基于主体经济分析的基础。

六、“主体人”模型实际作用机制

“主体人”实际作用机制由主体行为基本动机、适应性动机、初始行为规则、适应性行为规则、初始行为过程、适应性过程、初始行为结果、适应性行为结果等构成。

第一,主体根据具体的行为内容确定行为动机。行为动机的确定过程是主体心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追求现实自身利益相结合的过程。心理上每个主体人都想通过行为选择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进入实际行为选择过程,主体意识到完全的“理性人”只具有理论意义,实际开始具体行为选择时,主体就变成了行为人,动机可能会有所不同。动机根据主体的“学习”还会产生复杂的适应性动机。

第二,主体根据行为动机确定行为规则。在一定信息条件下和成本约束下,确定基本行为决策条件。

第三,主体根据行为动机、行为规则具体选择行为初始过程。

第四,主体适应性过程的产生。根据初始行为选择结果和其他主体行为以及信息影响,主体不断学习,不断改变行为选择,产生适应性过程。

第五,行为结果。行为结果根据行为过程可以分为初始过程结果、适应性过程结果①、适应性过程结果②。

通过上述主体动机的选择、主体行为规则的确定、主体行为的初始过程、主体行为若干适应性过程、主体行为的初始结果和适应性结果就能比较完善的描述“主体人”模型的实际作用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