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大学生医疗弱势群体的医保问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医疗弱势群体的医保问题研究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高校,目前有一定的措施向弱势群体倾斜,那就是减免他们应交的医保费,解决了“入”的问题,人均金额仅几十元钱,除此之外,尚未有特殊的待遇来关照他们,所以因医药费高昂导致的悲剧就无法杜绝:因高额医药费的原因而中止治疗,致使治疗不彻底,让身体处于一种艰难维持的非健康状态,结果导致学习效果不好、身心健康难以为继,最终因小失大、小病拖成大病、健康与学业皆失。

关于大学生医疗弱势群体的医保问题研究

黄显官 吕 春 泸州医学院

【摘 要】 我国大学生的医保是自2009年秋季开始按照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执行的,执行三年多来,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保基本”的目的,但是对于医疗弱势群体(高额医药费承担者)来说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原因在于医保基金总额不足和缺乏救助措施。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就必须建设针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基金,救助基金应该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学校筹资为辅的方式进行,同时应当适当地引入商业保险中的补充医疗保险来分担风险,经过一系列的措施后,救助基金能够有稳定的规模来源并且支出公开透明,这样就能够化解大学生医疗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医疗弱势群体 医保救助基金

Abstract The medical insur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has begun since the fall of 2009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sidents’medical insurance system.During the past three years,medical insur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has achieved its fundamental effect.But for this vulnerable group of people who have to pay high medical expenses,it has a very big limitation,mainly because of the deficiency of the total medical insurance fund and the lack of relief measures.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rescue fund should be built based on national financial allocation assisted by school funding.Meanwhile,the supplementary medical insurance in commercial insurance could be introduced properly to share the risk.Through a series of measures,the rescue fund can have a stable source and an open and transparent expenditure system.In this way,the medical security problem of the vulnerable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be naturally solved.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Vulnerable Group Medical Insurance Rescue Fund

国家为了实现全民医保的目标,自2009年秋季开始陆续将大学生医保纳入城镇居民医保的范畴予以管理,并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大了财政补贴的力度(主要是补助保险费,解决入口问题),于是一种以国家财政补助为主、个人缴费为辅、重在解决基本医疗费的这种大学生医疗制度逐步形成。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统计分析我校的历史数据,可以得到以下信息:学生门诊医疗费的报销率平均介于40%~60%、住院费用报销率介于45%~70%、学生及其家长满意度达到75%以上。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国家关注和提升民生、对大学生实行经费倾斜的结果,目的在于保障在校学生身心健康、满足预防医疗保健等多方面的实际需要,以提供基础保障的形式来共同实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就人才的目标。

尽管该医保制度基本实现了制度设计者的初始目的,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尤其是针对其中医疗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应的措施。

一、大学生医疗弱势群体的定义和范畴

大学生医疗弱势群体是指因医疗行为发生的医药费导致个人负担重、需要救助的学生群体,笔者按照两种方式来进行分类。

一是绝对意义的,使用举例概括法,是指以下类型的在校大学生:来自低保家庭的、来自无收入或者微薄收入家庭的、本人重度残疾的等。这是根据学生的家庭来源和自身的特点来确定的,具有易于确认的优点,但与实际医药费的大小、家庭收入的高低等关联指标脱节,容易导致真正的高医药费负担者无法按此分类标准得到救助,因此笔者认为相对定义法更符合实际,可以救助得当、把有限救命钱用到刀刃上。

二是相对定义的,它是指在校参保大学生因为健康需要而进行必需的医疗诊治行为而产生的医药费用净额(经医保报销后需要由个人承担的金额)大大超过其年均可获得经济来源数额(收入总额-必需的基本生活支出)和供养人、监护人基本生活所需之外的资产变现净额总和的一定倍数者,根据取值的不同,可以细分为几种类型:0~2为一般需要救助者、2~4为中度需要救助者、大于4的为急需救助者。类型细分的目的在于确定不同的救助额度。比如小张的家庭年均净收入为2万元,无其他多余资产可以处置变现,如果小张因病治疗发生医药费,报销后个人需要负担4万元以下,则为一般需要救助者,8万元以下则为中度需要救助者,8万元以上则为急需救助者。这种定义的方式为相对定义,是根据个人承担费用的额度与净收入之间的对比来规定的,它可以弥补绝对定义方面的不足,属于数值定义,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在可以全面准确掌握患者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建议使用第二种,或者将两者结合使用。

二、目前医保制度对大学生医疗弱势群体的局限性分析

在高校,目前有一定的措施向弱势群体倾斜,那就是减免他们应交的医保费,解决了“入”的问题,人均金额仅几十元钱,除此之外,尚未有特殊的待遇来关照他们,所以因医药费高昂导致的悲剧就无法杜绝:

因高额医药费的原因而中止治疗,致使治疗不彻底,让身体处于一种艰难维持的非健康状态,结果导致学习效果不好、身心健康难以为继,最终因小失大、小病拖成大病、健康与学业皆失。

因治疗所欠下的高额医药费而严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秩序,为了偿付所欠债务,部分学生选择了以下的行为:大量兼职校内外劳动,致使学习上精力和时间均无法保证,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严重压缩生活伙食开支,营养严重不良;甚或用自己的生命和前程做赌注进行违法犯罪行为,冒险获取一定的收益……

因高额医药费致贫,学生被迫做出休学、辍学和终止学业等选择。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因为高额医药费的巨大支出,导致基本生活等无以为继,只能被迫提前终止学生的学业,让他们提前转入简单务工者的行列……

面对上述因疾病导致的不和谐社会现象,大学生医保制度却显得无能为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两点:一是经费总额不足;二是目前的大学生医保制度出发点是解决基本医疗保障问题,针对弱势群体的特别保障措施或缺失或特别有限。

在大学生中,出现高额医药费的人数比例是比较低的,根据我校统计数据得知约为2‰,其中以来自贫困家庭中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及先天性疾病为主,其次精神疾病的比例也在逐年升高,突发一次性医疗行为导致的高额医药费的情况较少。

对于上述情况,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去想办法给予解决,以呵护每一位大学生健康成长,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这需要各高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进行分类解决。

三、解决大学生医疗弱势群体医疗保障措施的提出

(一)统筹门诊费滚存余额解决高额门诊费负担者

根据三年的实际操作数据,大学生的门诊统筹基金节余是比较多的(我校按照每生每年30元的标准建立统筹门诊基金,每生每年的门诊费报销上限为200元),达到了50%左右,这节余的部分正好可以用于弱势群体门诊的救助。在年底,根据当年的节余额度和高额门诊费人数及其平均负担额度来确定追加报销的标准,具体的方案需要各高校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以此实现普惠制前提下向弱势群体重点倾斜的目的。

(二)统筹住院费用滚存余额解决高额住院费用者

与上述门诊费的使用相似,住院统筹基金在近三年也有接近30%的节余,比照门诊费的节余使用方法,可以将剩余金额分配给高额住院费用承担着。

(三)建议国家财政资金专设“大学生医疗救助基金”项目,下拨到各高校专款专用

国家对大学生采取了奖、贷、助等多种方式来鼓励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目前的措施中尚未出台针对医疗弱势群体的救助措施,尽管这部分人员占比很低,但是仍然需要予以关注并以切实手段给予解决,有必要将“奖、贷、助”模式发展成为“奖、贷、助、救”模式。

解决的方法就是财政拨付专款到高校,建立救助基金,专款专用,具体的使用方法由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使用的过程要公开公正,切实保证款项真正用到需要医疗救助的学生头上。

救助基金的资金来源应该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学校自筹经费为辅(下面将会具体论述);使用对象则单一特定指向为医疗弱势群体,决不允许有超范围开支现象的发生。

(四)学校专项救助基金的建设

救助基金需要活化源头,逐步增大该蓄水池中的蓄水量才能抵御风险和切实发挥作用,为此各高校应该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加基金的流入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逐步制度化,以便形成相对固定的来源途径和金额,笔者认为以下的方式可以采用。

1.按照学费收费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

学校的收费项目主要是向学生收取的学费,它的主要用途就是弥补教学成本,但是面对目前高校急需但缺失的医疗救助基金项目,在不实质影响原有资金使用用途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可以按照所收取学费总额的3‰提取救助基金进行专项核算。采取这样的措施日积月累、滚动做大项目总额,是客观发展必需的。

2.按照创收收入及经营性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

高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利用闲置富足的资源(有形的和无形的)开展面向校内外的有偿服务活动或开办企业,取得相应的收入,即为创收收入或经营性收入,这部分收入因学校专业特色、规模及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存在有较大差异,但总是存在的,为此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将这部分净收入(收入总额-成本)的2%提取救助基金进入专项核算。

创收和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进行提取救助基金的再分配,实质是创收者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贡献,对此行为需要肯定和鼓励:学校可以采取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措施予以宣传和表彰,让这种爱心不断传递、积累和扩大。

3.社会捐助

社会捐助具有自发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前段时间由于部分募捐机构和项目的不透明、暗箱操作和资金的违规使用导致社会捐赠者的热情受到极大的打击,造成了极坏的社会负面影响,随之而来的是捐赠额度大幅下降。为此高校必须有消除捐赠者担忧的具体措施,切实保证捐赠者的捐赠资金和物资专项用到救助项目上,绝对杜绝挤占、挪用、贪污等违规现象。

作为高校而言,应该充分利用其在当地的良好影响和重要的地位等有利条件,力争逐步从盲捐形式走向定捐模式,即高校与当地或行业的关联单位、个人形成定期、定额捐助的模式,比如某企业每年向某所高校捐助×万元。这种模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单向的,应该是双方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后的自然产物。

在高校校园内外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针对特定对象开展募捐活动,为特定对象募集一定的救急资金,但这也需要纳入基金进行统一管理、定向使用。

(五)商业保险的引入

上述第一、第二方案中将统筹基金的年末节余额按照一定的方式给予弱势群体二次报销的方法,尽管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属于权宜之计,为此有必要引进商业保险来分担风险。

如何引进商业保险呢?可以参照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的实施办法来进行,具体的方法就是:与商业保险公司进行洽谈,确定参保人数和缴费金额、报销范围及标准等具体条款,然后缴费参保,按照双方约定报销医药费。由于学生的健康状况普遍较好,故其收费标准应该大大低于城镇职工。有的高校认为自己进行统管发生的救助费用小于参保补充医疗保险所交保费,于是就不大情愿参与,实际上这种想法是在经费十分欠缺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但从长远和利益的保障程度来看,参加补充医疗保险更为有利,国家也应该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比如减免商业保险公司对于这块费用的税费等,以便从一个侧面支持大学生医保的进一步发展,降低学生和学校的负担。

(六)积极协调借款的达成,解燃眉之急

这是针对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但在短期缺乏医疗资金的学生提出的,学校可以建立一定的专项借款制度以帮助他们渡过危难时刻,同时需要积极配合和协调学生户籍所在地的金融等机构出具情况说明书、证明材料等,以促成借款行为的及时达成,从而帮助学生渡过难关。

四、解决大学生医疗弱势群体的医保问题的原则

高校面对大学生医疗弱势群体的医保问题,不可能全部兜底,应该动用可以动用的资源以保证学生健康、学业继续和完成为总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具体的原则。

(一)专人管理,收入预算精细化,支出项目公正透明

大学生医疗弱势群体的医保问题是高校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需要有专人管理医疗救助基金,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做好精细化的收入预算并采取措施予以落实到位;严格确认弱势群体组成人员的真实性;严格审核支出项目以保证专款专用,即收入有保障,支出不违规。

(二)留有余地、滚存壮大

为应对突发事件,在使用医疗救助基金时必须留有余地,一般预留20%~30%为宜,这样逐步地滚存壮大救助基金的总额,便于促成该基金项目的长期良性运转。

在处理医疗救助时,可以采用借款的形式进行预先处理,在年底根据当年发生的被救助对象医药费总额和可动救助基金总额等因素再确定具体的报销比例等事宜,最终计算出救助对象可以享受的数额。

(三)梯级报销制度,以保大、高、危为主

救助基金以救助大病、危急患者以及高额医药费负担者为主,在报销比例的设计方面采用梯级递进的形式比较适宜,即根据上述弱势群体细分的类型或者根据弱势群体所承担医药费的绝对额,分类型或分段确定不同报销比例,医药费金额由小到大的报销比例也由小到大与之对应,比如:一般需要救助者或者医药费在2000~4000元报销50%,中度需要救助者或医药费在4000~6000元报销70%,急需救助者或医药费在6000元以上报销90%。

五、结语

“基本医疗保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基金”是化解大学生医疗弱势群体医保问题的有效组合模式,急需建立、推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瑞明,肖俊辉,刘海兰.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模式评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281-282.

[2]黄伟,汪珶,赵明.合肥在校大学生医保意愿与就医相关行为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1(11):1405-1406.

[3]黄显官,余郭莉.关于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医保制度的探讨[J].高校后勤研究.2010(4):28-30.

[4]张慧.全民医保背景下大学生医保制度的完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86-87.

(该文荣获2012四川省医疗保险论文评选优秀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