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直接减少财政收入

直接减少财政收入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税收流失一方面减少了税收收入,但同时也相应地减轻了部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从而达到减税的效应。但现实中,人们的消费倾向一般不会为零,因此,由减税效应而扩大税基所增加的税收收入是无法全部弥补税收收入减少额的,结果必然是财政收入总量减少。

一、直接减少财政收入

税收具有聚财的作用,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早在3500年前专制王朝时期,古代的君主们就已经懂得向臣民征税以弥补其财政空缺。我国的税收历来占财政收入一半以上。在我国财税改革后,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又有新的增长。由表7-1可以看出,在1995-2005年,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一直超过90%。显而易见,税收流失会直接导致我国财政收入的减少。

表7-1 我国近10年来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的比重(%)

img79

资料来源: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而成。

在我国,存在财政超收和税收流失并存,税收增长速度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宏观经济运行特征。自2000年以后中央财政超收额一路增高。2004年突破2000亿,2006年达到3307.24亿,2007年突破4000亿元(8)。据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08年我国全国财政比年度预算超收7239亿元,财政超收4168亿元,2009年超收2447多亿元。另有统计显示,2000-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的增长一直是财政收入计划增长率的一倍左右(9)。此种现象的产生亟需国家减轻民众税负,治理税收流失现象。反之,税收流失现象的治理可以增加国家财政税收,增加财政收入。在保证财政收入的基础上,国家自然会降低税率,减轻民众税负。

税收的流失,直接对财政收支造成影响,直接导致我国财政收入的减少,影响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能力。在1995~2002年,我国逃税规模分别为4473.95、4099.14、4358.44、4524.92、4440.31、4438.13、4320.56、3991.88亿元(10)。此外,税收流失导致的财政收入的减少还会直接影响中央和地方的公共产品提供的数量和质量。

同时,在原有税制下税收政策对投资、消费行为具有的调控作用也被削弱了。税收规模分配方式的变化可能使社会经济秩序脱离原来的运行轨道,重构并形成新的运行秩序。而根据本书第二章对税收流失规模的测算,得知流失税收的总量是巨大的,如此巨大规模的资金重新回流于社会,并且以某种政府无法直接控制的方式进行,其对社会造成的冲击力是巨大的。因为这部分流失的资金是以不合法、不公开的形式存在的。一般来说,在其逃避征收后,仍将投入能够逃避税收的经济领域,或者盲目地投入其他领域,无法用于实现政府所设想的目标,如合理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公平、降低贫困水平、增加社会福利等目标。

税收流失对财政收入最直接的影响是使财政收入发生变化,但可能同时具有双向的变化,因为税收流失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不是静态和单向的。税收流失一方面减少了税收收入,但同时也相应地减轻了部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从而达到减税的效应。减税能使纳税人将节省下来的税收用于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结果可能是税基也得到拓宽,于是税收收入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因此,税收流失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必须从一个动态、全面的角度来看。

然而,税收流失的减税效应刺激经济增长,进而拓宽税基增加的税收收入,能否抵消税收流失减少的税收收入呢?理论上说,逃避税收节省下来的收入如果全部用于再生产的投资而不用于消费的话,税收流失的收入效应是能够抵消税收流失减少的财政收入的。但现实中,人们的消费倾向一般不会为零,因此,由减税效应而扩大税基所增加的税收收入是无法全部弥补税收收入减少额的,结果必然是财政收入总量减少。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税收流失的减税效应并不是很明显,因为税收流失是一种不规范的“减税”,偷逃税人在获取了这部分税收收益之后,通常情况下仍然会投入到一些能导致税收流失的领域或活动当中去,这些经济活动可能是游离在政府监控范围之外的,无法为政府带来新的税源。然而,税收流失导致政府收入减少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政府可用于公共支出的资金减少了,这样一方面使政府支出所能带来的社会福利减少了,同时政府支出边际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在纳税人心中形成政府支出减少、人们获益程度降低的印象,进而可能认为政府正在浪费纳税人的钱财而增加“厌税”的情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