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峰会促中国经济转型

峰会促中国经济转型

时间:2022-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在美国施加的压力下仓促进行的经济政策调整,至今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今天的中国虽然面对同样问题,但不愿意步日本后尘。加之中美之间的外交关系与日美之间大不相同,美方无法把自己心仪的方案强加给中国并迫使中国执行。贸易保护主义是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最大威胁。美国当前的短期贸易保护行为与长期经济战略转型是一致的,很可能持续下去。因此中国经济需要加快调整,才不会跌入被动局面。

G20峰会促中国经济转型[1]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将在即将召开的匹兹堡G20峰会上发起旨在矫正全球经济失衡的动议,而英国、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会支持对全球失衡采取行动。这些国家希望确立一个可信的程序,监测各国增进国内经济平衡的努力。这里提到的“全球失衡”,是指中日等东亚国家的高储蓄率和庞大的经常账户盈余,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美欧等发达国家的高负债率和庞大的经常账户赤字。

上述动议将主要针对贸易盈余国家(主要是中国),这不禁让人想起上世纪80年代日美之间持续的贸易争端和调整全球(主要是日美)失衡的广场协议与卢浮宫协议。目前,中美之间日益加重的经常账户失衡与上世纪80年代日美之间的经常账户失衡非常相似。美国在2005年之前提出的人民币升值要求与1985年之前对日本提出的日元升值要求也是一样的。

但中国与日本有很大不同,以至于美国无法采用同样的方式达到同样的目的。二战结束后,美国一度占领并管理日本;冷战时期,美国又一直用核保护伞“罩”着日本。美日之间名为同盟,其实关系极不平等,甚至影响到双方官员在外交中的态度:美方习惯于盛气凌人、颐指气使,日方则见惯不惊;偶有美国官员稍微屈尊,就能让日方感激不已。因此,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能采用软硬兼施的外交手段让日本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日本在美国施加的压力下仓促进行的经济政策调整,至今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今天的中国虽然面对同样问题,但不愿意步日本后尘。加之中美之间的外交关系与日美之间大不相同,美方无法把自己心仪的方案强加给中国并迫使中国执行。因此在对待中国时,美方态度比较温和,更多依靠看不见的市场力量。

1929年的金融危机之所以导致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萧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各国纷纷采取对本国有利、却又“与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基于这个教训,在去年11月召开的G20峰会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被确定为防止世界经济走向萧条的重要措施之一,参与峰会的各国都作出了反对贸易保护的承诺。

然而,世界贸易组织(WTO)和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2009年9月表示:从2008年11月作出集体承诺以来,G20成员国家继续实施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甚至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个成员国违背无保护主义承诺。特别是奥巴马政府正式启动特别保护措施,对中国出口轮胎加征紧急关税,显示出美国有可能启动一场主要针对中国的“贸易战”。

贸易保护主义是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最大威胁。在美国政府的外交谈判策略中,美国国内(国会)的贸易保护呼声从来都是要满足自己的需求。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贸易保护不仅是各国政府的自然生理反应,而且会在各国之间产生“羊群效应”。如果参加本次匹兹堡G20峰会的大多数国家因为惩罚的对象只针对少数国家而达成一致,纵容贸易保护主义披上“平衡全球失衡”的外衣,那么全球经济的真正复苏将受到沉重打击。

美国当前的短期贸易保护行为与长期经济战略转型是一致的,很可能持续下去。尽管奥巴马本人并没有明确表达过要推动美国经济战略转型的意图,但其班底中已有越来越清晰的声音呼吁美国政府这么做,例如白宫经济委员会主任拉里·萨默斯先生。因此“轮胎特保案”很可能不是孤立的事件。

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本来就是不可持续的,现在因为美国经济的战略转型而变得更短。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是一个渐进过程,双方都需要时间。美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调整会更快。因此中国经济需要加快调整,才不会跌入被动局面。

【注释】

[1]2009年9月21日发表于《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9月28日发表于《明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