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再贴现为操作工具

再贴现为操作工具

时间:2022-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央行如果以再贴现率为货币政策,则再贴现率扮演操作工具的条件,有以下三个优点。再贴现率并不符合精确性,主要原因与自主性有关。例如,央行宣布提高再贴现率,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会认为央行将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则打算发行商业承兑汇票等短期融资的公司必须立刻进行,否则一旦高利率时期来临时再发行票据,将使成本上升。

第二节 再贴现为操作工具

依第二十章叙述的操作工具的三个条件,本节将比较再贴现率的优缺点。央行如果以再贴现率为货币政策,则再贴现率扮演操作工具的条件,有以下三个优点。

一、精确性

再贴现率并不符合精确性,主要原因与自主性有关。当央行降低再贴现率,意欲鼓励银行来借钱,但银行或许仍看坏景气,因此对央行的好意只好心领了,所以并不能使银行准备增加,更遑论增加的数目,故央行如果要使银行体系增加100亿元,借着降低再贴现率,很可能达不到此目标。

二、伸缩性

再贴现率可以往上调,也可以往下调,故再贴现率符合此项标准。

三、自主性

虽然央行有自主的权力改变再贴现率,但在说明精确性时已指出,是否向央行借钱的主动权在银行。

除了仍掌控上述三种标准之外,在现今社会,再贴现率普遍被认为不再适合充当货币政策的工具,它的效果可分析如下:

1.只具有“宣示效果”(announcement effect)

宣示效果虽然很抽象,但有时它的确能显著地改变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对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均有明显影响,进而影响其经济行为。例如,央行宣布提高再贴现率,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会认为央行将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则打算发行商业承兑汇票等短期融资的公司必须立刻进行,否则一旦高利率时期来临时再发行票据,将使成本上升。

2.技术调整与非技术调整

央行提高再贴现率并不一定均代表紧缩。技术调整(technical adjustment)表示再贴现率可能与市场利率差距太远,央行因担心银行向央行借钱,再到同业拆借市场放款,进行无风险套利,所以当市场利率已上升,但再贴现率却太低,必须将再贴现率补升。

非技术调整(nontechnical adjustment)则反映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意图,央行调整再贴现率所产生的宣示效果以此种最为明确,如果央行调整再贴现率背后原因是技术调整,则市场会弄不清央行真正意图。

3.借贷准备是利差的函数

银行向央行借钱是先比较贴现窗口的再贴现率及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差距,再做决定,即数学式可以表达为

BR=a0+a1(id-ffr)

式中:

BR:借贷准备

id:再贴现率

ffr:同业拆借利率即federal funds rate(联邦基金利率)

套利的前提是央行愿开放贴现窗口,如果央行不开放,则无法套利。

4.最后贷款者角色

央行扮演的最后贷款者角色主要是指银行在流动性不足时,可透过贴现窗口向央行融通,故最后贷款者角色指的是再贴现率。所谓流动性不足通常表示银行经营不善,发生挤兑,因此予人一种印象,凡是向央行请求贴现贷款融资的银行一定有问题,故在美国,银行除非必要,通常不向央行请求融资。

5.会计科目为“贴现贷款”

央行如果由贴现窗口放款给商业银行,则会计科目称之为“贴现贷款”(discount loan),或“对金融机构债权”。对会计科目的了解有助于我们阅读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同时判断各国贴现贷款的比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