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四年如何分配时间

大学四年如何分配时间

时间:2022-1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香港,大学第一年通常是念学院的通识科目,到第二年才选择主修科目。由于香港大部分大学的考试成绩都是通过比较所有考生的表现,并按相应百分比给予成绩,即俗语说的“拉curve”,所以往往第一次考试的成绩会较预期差。举一个极端例子,假设某人有60岁寿命,理论上他可念书至59岁,用最后一年去赚取一个十分高的工资,但他已没时间享受人生了。

在大学的四年里,应如何分配时间呢?

在香港,大学第一年通常是念学院的通识科目,到第二年才选择主修科目。第一年你应多念些不同的科目,尤其是中学没有的科目,了解每科真正要求。

这一年也是特别容易放松的一年,虽然大家在中学时代都是名列前茅才可考入大学,但千万别忘记了你的对手也很强。由于香港大部分大学的考试成绩都是通过比较所有考生的表现,并按相应百分比给予成绩,即俗语说的“拉curve”,所以往往第一次考试的成绩会较预期差。举例说,5%的同学可得A,10%可得A-,如此类推。

首两年别松懈专注学业

千万别看轻第一年的成绩,因为它是最重要的,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如果你在第一年还未选主修科目,那么你在第二年能否入读便决定于第一年的平均绩点(GPA),即第一年的考试变相成了实际的大学入学试。第二,现在很多学生都会到外国做交换生,如果第一年的成绩好,便可早些成功申请做交换生,甚至有足够时间去做两次交换生。我念大学一年级时,由于前一年刚刚考完大学入学试,希望进入大学后可轻松一下,结果一科计算机选修科不合格,只考到70多分,拉低了该学期的整体平均绩点,后来痛定思痛,成绩才追上来。所以同学在第一年时,如果太过松懈,代价可能很大。

到了大学第二年,要选读主修科目,如果你的大学学位荣誉等级只决定于主修科目的平均绩点,而你又重视荣誉等级的话,这时你可花多些时间在主修科目上,投放少些时间在其他选修科目或副修科目,以求取得高一些的主修平均绩点。

我一向不主张同学只闭门读书追求平均绩点,但鼓励同学尽自己能力,至少平均绩点要达至三或以上,或至少要拿一个乙等二级学位,否则出路便会少了很多,因为很多奖学金、交换生计划及硕士课程,都不会录取平均绩点低于三或乙等二级荣誉以下的同学。

及早为升学求职做决定

在大学第三年,大家便要决定毕业后是否立即继续念硕士或博士,如果你等到大学第四年才决定,可能因来不及报考一些公开试而要多等一年才能入学,所以大学第三年是决定升学与否的关键年。

到了大学第四年,这年的重点是找工作。要找到好的工作,是十分花精力及时间的。我有几位学生找到投资银行及其他待遇优厚的工作,都是在大学最后一年一开始便定好找工作大计,全职找工作大约半年。由于早有计划及准备,能够找到比其他同学更好的工作。

当你在大学第四年找工作或报读研究院时,由于成绩还未派发,所以平均绩点对找工作或继续读书的帮助不大。如果你把这年的所有时间投放在念书以追求高成绩,而没有为自己的前途做好计划的话,那不是最适当的做法。加上,大公司聘请大学生及研究院招生等都是有时间性的,他们不会等你的成绩出来了才考虑你的申请。

其实,大学四年并不是你学生生涯的蜜月期,人生到了这阶段便要靠自己,没有人会继续每年给你升班。另外,很多人花了大半生时间投资人生,获取回报的时间却十分短,这也是不符合经济原则的。举一个极端例子,假设某人有60岁寿命,理论上他可念书至59岁,用最后一年去赚取一个十分高的工资,但他已没时间享受人生了。又例如某人希望找一张最便宜的机票,但千等万等,也不应该等到飞机起飞后才做决定。到了大学最后一年,不但是决定你以后的人生道路怎样走的关键一年,亦是决定职场胜负的一年。很多同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不是由于成绩差,而是错过了时机。

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