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苦难中的黄金历史情结

苦难中的黄金历史情结

时间:2022-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纸币严重贬值的情况下,黄金的价格逆向运动的特性凸显,而成为最好的保值“实物” 。在中国近代150多年的特殊社会环境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几代人的黄金情结:视黄金为财富,把存黄金作为资产保值的最好途径和增加生活安定的可靠手段,是富足的象征。但是从整体看以黄金投资盈利为目的的“炒金”并不是我们黄金历史情结的主流,主流情结仍是“藏金” 。

二、苦难中的黄金历史情结

19世纪“金本位”时期,也正是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猛推进的时期,社会生产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虽然也时有社会动荡发生,20世纪前半叶还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但是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第一次工业化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化的推动下,“金本位”制时期,西方国家的社会财富日增。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写道:“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100年,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自然力的征服、机械的采用,化学在工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往返、大陆一洲一洲的垦殖,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底下呼唤出的大量人口。——试问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到会有这样大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面?”

与西方列强创造了令人惊奇的物质财富和工作效率,黄金大量流入,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文明古国中国的衰落。中国历史为我们展现的是另一种不同的景象: 1840~1945年的百年左右的时间里,在我国的国土上先后发生了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日俄战争、中日战争,平均不到15年便遭遇一次大战火。毛泽东在1963年修改《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 》时写道:“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计105年的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没有一次不是以我国的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 ”这百年里我国对外赔款10多亿两白银,割地数十万平方公里,死亡上亿人。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1840年时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1/4,为世界第一,和今天美国所占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例相当,是当时属于世界上富裕的国家。但屡遭战火和动乱之后,到19世纪末的190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总量中的份额已下降到6. 2%,只相当于美国的26%,英国的33. 5%,德国的46%。按人口计算的工业水平只相当于英国的3%,美国的4. 3%,德国的5. 7%,法国的7. 6%。进入20世纪,我国的工农业生产进一步萎缩,到1913年我国与世界列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美国的11%,英国的14. 5%。1934~1945年的抗日战争更是使我国遭受了重大经济损失,总计高达1000亿美元,战火燃烧了大半个中国。

在这期间,外患频频的同时又有内忧重重,还爆发过多次农民起义、军阀争斗、党派纷争,因而又内战不断,可以说20世纪前半叶之前的百年时间里,我国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战场。在内忧外患的打击下,我国错失了工业化的机遇,生产停滞,国弱民穷,社会动荡,生灵涂炭,民众生活窘困。这是当时除少数权贵之外,大多数人的生存写照——这也就是我们的曾祖父、祖父、父母数代人生活生存的社会环境。

任何思想观念、意识形态都是社会客观现实的反映,因而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产生的中国人的黄金情结是:

1.财富的观念

在国弱民穷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于摆脱穷困有着更为急迫的追求,因而对于财富充满渴望。在一个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主导的经济体制中,当时大多数人最看重的财富是土地,这是求生存的根基,而披金挂银是生存之上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即是大富大贵的象征。黄金在我国民众的心目中,不仅是财富,而且是最宝贵的财富。对于黄金不仅渴望,而且还有几分敬畏。

2.保值的观念

社会动乱与政权更替都会使官方发行的纸币严重贬值,甚至化为乌有,因而人们对于纸币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物价如同脱缰的野马,为了稳定生活,避免个人资产缩水,因而广泛使用实物计价,即使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初期,国家公务人员的工资仍以实物小米计算。在纸币严重贬值的情况下,黄金的价格逆向运动的特性凸显,而成为最好的保值“实物” 。不仅一般百姓喜欢存金以保值,而且一些大的商业交易活动也一定要用金条支付,以避免货币贬值风险。黄金保值的观念在我们的脑海中是根深蒂固的,乃至影响至今,在通胀严重的时期往往就会出现黄金及黄金首饰销售量上升的情况,黄金需求与货币贬值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

3.避险的观念

濒临战火与动乱,人员大量伤亡,财产损失甚巨。人身的安全、财产的安全时时受到威胁,因而人们格外期盼安定、安全。但那时一切都是显得那么无奈:手中的货币顷刻可以一文不值,千万不动产也可以顷刻化为乌有。而只有既便于携带又可保值,既贵重又易变现的黄金,仿佛是滔天洪水中露出的一片孤岛,可为颠沛流离的人们提供暂栖之地。我们的祖辈们以自己的经历证明了黄金是动乱中躲避风险、求得安全的可靠之径。正是源于这种生活经历,我们的祖辈们即使在和平的日子里也总会千方百计、千省万攒地买几件“金货”以防未然。如在上海,20世纪30年代竟成一种“时尚” ,即使社会下层,如官绅的佣人们也乐此不疲,所以那时我国大约一半的黄金是汇集在上海地区。正是由于藏金成为一种社会风潮,使那时的上海成为了远东最大的黄金销售地,一些欧洲的金商也因此获利颇丰。

祖辈们不仅自己藏金,或为防不测,或为资产保值,以求生活的安全、安定,而且也把黄金视为最宝贵的遗产,是把生前的资产积累传承给下一代的最佳形式。虽然我们也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似乎对于后代很豁达,但中华民族是十分看重“根”和“血脉”的民族,因此从骨头里都能表现出对传宗接代的重视,所以对给儿孙们的遗产也是十分重视,而黄金是最被看重的遗产。历史上在一些大家庭的宅院中长辈埋藏黄金,而疏解了下一代生活困苦危难的故事是屡见不鲜的,为人乐道。

在中国近代150多年的特殊社会环境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几代人的黄金情结:视黄金为财富,把存黄金作为资产保值的最好途径和增加生活安定的可靠手段,是富足的象征。因此越是社会环境动荡,信用货币贬值严重,民众对于黄金的追求越强烈。虽然在民众需求旺盛的推动下,20世纪30年代上海“炒金” ,也就是俗话说“轧金子”兴盛一时,使最高年份黄金双向交易近2万吨。但是从整体看以黄金投资盈利为目的的“炒金”并不是我们黄金历史情结的主流,主流情结仍是“藏金” 。这种黄金情结的历史传承影响的结果,即使“炒金”已成为当前社会媒体反复炒作的热点,但对消费者消费动机的调查结果表明,以投资盈利为目的的黄金消费者还不足10%,90%以上的绝大多数消费者还是以藏金为目的。平时藏金是防不测,并不十分看重变现盈利,是我国黄金市场开放的初期民众黄金投资的首选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