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的现实依据

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的现实依据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此,欧洲共同体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政治经济实体。这是因为,欧洲国家联合发展源于国内与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此相比,亚非拉国家经济合作的动机根源于扩大国家之间的经贸交往。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产生对20世纪国际政治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一次石油危机及其产生的政治经济后果大大提升了中东地区在欧美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也彻底改变了世界各国

三、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的现实依据

战后国际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三个事件构成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的现实依据。

1.欧洲一体化运动发展

早在1949年,当时的欧洲委员会咨询议会就通过决议,建议成立西欧超国家的钢铁高级机构,以协调管理西欧各国的钢铁工业,为此法国提出了“舒曼计划”。1950年6月法、联邦德国、意、比、荷、卢六国在巴黎开始谈判,并于1951年4月18日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1955年6月2日西欧六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拿开会,确定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基础设想和目标。会议还决定成立筹备委员会,由比利时外长斯巴克主持工作。1957年3月25日法、联邦德国、意、荷、比、卢六国政府首脑和外长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生效,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1967年7月,六国把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69年12月欧洲共同体国家首脑在荷兰海牙举行会议,决定1971年2月开始筹建经济货币同盟,计划从1971年开始,在十年内经过三个阶段,到1980年实现经济货币同盟。1970年10月六国外长发表关于“政治统一问题”报告,确定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协调对外政策,要使欧洲“用一个声音在世界上说话[10],共同体政治同盟出现一个新的开端。至此,欧洲共同体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政治经济实体。

西欧国家在联合发展上的成功引起了国际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广泛思考,为什么西欧的一体化运动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而亚非拉国家之间同样类似的经济合作却屡屡受到挫折?这是因为,欧洲国家联合发展源于国内与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欧洲是冷战的主要战场,作为第二世界的西欧国家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抗的夹缝之间由衷地感受到生存与安全的危机,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内部合作与联合自强来保持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地位。此外,欧洲社会合作的历史传统也保证了这些国家在谈判、沟通和交流方面能够采取相互理解、相互妥协和相互合作的务实态度。从发展结果来看,欧洲国家经济领域的成功合作进一步增强了它们的政治信任感,并由此形成一个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全面合作的良性循环发展势头。

与此相比,亚非拉国家经济合作的动机根源于扩大国家之间的经贸交往。这种缺乏来自安全结构方面的压力的合作往往导致合作过程中的利益优先原则,以及多数情况下的不一致。缺乏全面经济合作的动力而导致的不确定性结果必然阻碍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一步合作的展开。

2.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由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战后国际经济秩序一般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由美国一手策划并领导的,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当中美国也一直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但进入70年代后,美国却单方面地宣告了它的终结。1971年美国发生了近一百年来的第一次贸易逆差,短短两个月内又接连爆发了两次美元危机。当时外国债权人手中持有的短期外债已经超过美国黄金储备5倍以上。在30亿美元的黄金兑换压力下,1971年8月尼克松总统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12月又宣布美元贬值。1973年1月美元再次宣布贬值。布雷顿森林会议关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规定已经完全失效,世界各国纷纷放弃固定汇率制度,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宣告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对学术界和理论界提出了挑战。对于美国政府的决定无论从政治学或者是经济学理论中都不能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就政治方面而言,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构成美国世界霸权的主要支柱之一,美国为什么要轻易毁掉支撑自己国际地位的金融基础呢?从经济角度来看,尽管“特里芬难题”揭示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内在缺陷,但是美国能够独享“铸币税”特权带来的利益以及作为等同于黄金的国际通货的诸多好处,断然放弃这些权利对于美国而言利弊究竟如何?此外,对于担当世界领导者的美国来说,在没有就国际机制做出任何新的建议或安排的情况下,突然撇开自身的领导者职责,独善其身,是不是具有向“孤立主义”回归的倾向呢?

对于上述问题的解答,只有结合当时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才能够对美国政府的行为和决策做出合理解释。

3.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

为了反击西方国际大石油公司、维护石油生产国家的利益,1960年9月,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伊朗等国在巴格达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一个永久性的组织,即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OPEC)。欧佩克成员国之间定期协商,以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政策。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产生对20世纪国际政治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70年代以后,西方世界对石油的需求急剧增长,但是,西方石油公司却不肯对产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要求做出让步,双方的矛盾日益尖锐,大有剑拔弩张之势。正在此时,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鉴于阿拉伯国家的军事失利以及战争中西方国家对以色列的公开庇护,阿拉伯国家决定利用石油武器对西方大国进行一场新的战争。10月1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做出提高石油价格的决定。第二天,中东阿拉伯产油国又决定减少石油生产,并对荷兰、美国等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欧和日本用的石油大部分来自中东地区,美国用油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中东。石油提价和禁运立即使西方国家经济和社会出现一片混乱。提价以前,石油价格每桶只有3.01美元,短短两个月,到1973年底,石油价格已经达到每桶11.65美元。石油提价和禁运极大地震动了西方国家,并直接引发了197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大危机。

在整个石油危机过程当中,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始终交织在一起。中东产油国的石油斗争既是为了对西方国家施加政治压力,要它们放弃亲以色列的政策,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石油收入。第一次石油危机及其产生的政治经济后果大大提升了中东地区在欧美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也彻底改变了世界各国政府对于财富和权力之间关系的传统认识。国际政治经济中相互依赖关系的不断增强导致大国和小国、强国和弱国之间关系由绝对向相对转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