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信中的维度关系

微信中的维度关系

时间:2022-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客观上,微信又能稳固互联网的地位:微信用户会持续和深度关注互联网上的信息,其日常办公、生活并不可能离开互联网(电脑)。比如,微信的庞大用户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用户利用微信开展微信购物、打车、付款等,而这些功能和服务,包括用户数量有很多是从互联网(电脑)上转移过来的。

很多人听说过“兄弟射雁”的故事。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竟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这则寓言故事说明的是,不顾主体(翔雁)的自我陶醉是没有结果的。

微信的维度关系

微信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充分重视用户(主体对象)的体验度,围绕用户设置功能和优化操作。传统的生活社区的构成主体是人(你、我、他——他们),主线是公共空间(场地、话题、归属感、认同感、亲族关系、公共活动等),基础是同一地域里的建筑(房屋、文体设施等),人是社区里最核心、最重要、最活跃的元素。一旦社区忽略了人的作用,人的主体参与度和积极性就会降低,对他人和公共活动就不再关注。反过来的作用,社区公共文体活动就会淡化,居委会就形同虚设,就变成了一个松散的聚居区而不是一个相互联系、团结友爱的共同体,邻里之间即使只有一墙之隔也无交集,“住了三年我还不知道我的邻居是谁”的事成为常态。个人与社区的相互影响和恶性循环,社区的社交功能就不可避免地弱化,甚至完全消失,这是每一个城市居民所能亲身体会到的。

就像微信的口号“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所宣称的那样,微信在传统实体社区日渐“式微”和濒临崩溃的形势下,帮助人们精心重建和有效打点了一个虚拟的心理“社区”,与传统社区相似的功能应有尽有。这个“社区”建立在手机上,与“社区”里的居民形影相随,接近70%的手机用户会长期随身携带手机,71%的微信用户会每天使用微信,参与度远高于实体社区里的公共活动。微信中的生活方式,就是按住说话的即时通信,就是图文并茂的相册分享,就是摇一摇、扫一扫习惯性的手势动作……微信上的社区,就是朋友圈,就是通信录,就是附近的人……

叶圣陶先生写过一篇著名的描述植物的文章《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对他的学生肖复兴(著名作家)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读过《爬山虎的脚》的人一定对文中描述的爬山虎的触角(脚)印象深刻。“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爬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即使没有见过爬山虎,对比一下丝瓜的触角(脚)你就能理解了。

爬山虎顽强的生命力依靠的是它的触角(脚),而微信强劲的扩张能力同样借助它的触角:微信(微信研发团队)对用户群体准确而敏锐的感知力,牢牢抓住用户(需求)作为中心目标。微信把用户作为一面“墙”,紧贴这面墙不放松,坚韧而执着地攀爬着,不知不觉已经爬到了很高的地方了。

2010年10月19日,KIK(手机通信录的社交软件)已经出现在苹果商店中,半个月内其用户数量增长了100万。当年我国智能手机用户增长了4200户(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30260万部,较前一年猛增74.4%(IDC)。与此同时,围绕着智能手机的各种应用软件如米聊等产品不断被开发出来,一部分电脑承载的功能开始大范围被转移到手机上,如手机银行。人们对智能手机的关注度持续提升,而对非智能手机的关注度在持续下降,二者鲜明的对比说明了智能手机及其应用旺盛的发展潜力。

觉察到智能手机(应用搭载平台)及其手机即时通信软件(应用)的能量后,腾讯(微信母公司)在第一时间(2010年10月)开始了微信的研发筹备和项目团队的甄选组建。在新型产品方面很有灵性的腾讯副总裁、“超级产品经理”张小龙亲自给马化腾写信建议上马微信项目(当时尚未命名),马化腾很快以肯定的回复并为项目取名“微信”,反应速度不可谓不快、高层领导不可谓不重视。

同年11月18日微信研发团队正式组建,11月19日微信项目正式立项和启动,腾讯广州研究院进行微信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张小龙亲自带队,不断有新的力量(人员、经费等)增援进来,核心团队人员从10多人陆续增加到80多人。经过3个多月的开发、设计、修订、完善,2011年1月21日,微信1.0(iPhone)问世了,以极快的速度吸引了大批用户,当初的感知力变成了现实的用户群,触角抓住了目标。

微信团队广研中心架构图

各位亲爱的读者们,应该没有人没玩过磁铁(吸铁石:电磁铁或天然磁铁)吧?磁铁可以隔空一定距离吸附钢铁等铁族元素。在欧美影视大片《背水一战》中,黑帮利用巨大的电磁铁劫走囚车引发了一场生死大战。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同地球磁场一样,磁铁是有南北两极的,这两极共生共存,却又相斥相克。一旦你不小心将条形或环形的磁铁弄断了,他们又重新形成新的南极和北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没有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就没有微信,看起来二者之间更像是土壤与树木的关系:土壤孕育着树木,而树木的叶子、枝条枯萎脱离后又会腐败变成土壤。其实,除了共生共存共荣之外,微信与互联网还存在着竞争,其真实的关系远比土壤与树木复杂,更像磁铁两极的关系。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给微信提供了生存壮大的环境与动力(技术、用户等)。没有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支持,微信的即时通信就无法实现;没有用户的实际需求,就没有微信的发展空间,可能会有其他形式的应用软件(平台)出现,但不可能是现在的微信。而在客观上,微信又能稳固互联网的地位:微信用户会持续和深度关注互联网上的信息(微信信息量较小),其日常办公、生活并不可能离开互联网(电脑)。当然,这种效果可能并不是微信的本意,因为互联上有很多开放的窗口给众多的软件研发商(企业)提供参与的机会,是“大众化”企业的平台,而微信则是一家公司所拥有的公共平台。

除此之外,微信与互联网还存在着竞争,而这种竞争则是非客观的,是存在一定主观愿望的。比如,微信的庞大用户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用户利用微信开展微信购物、打车、付款等,而这些功能和服务,包括用户数量有很多是从互联网(电脑)上转移过来的。这样,互联网的功能(服务)和用户群体就被微信有损分享(就像两只猴子吃桃子,一只猴子分享吃了一个桃子,另一个猴子就少了一个桃子)。有些竞争纯粹只是功能和服务的转移,对用户(数量、频次、消费行为等)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实质的影响。而微信对互联网的竞争确实导致了互联网关注度(用户消费时间、频次、依赖度等)的减弱。

微信就像一只顽强的爬山虎,利用其敏锐的触角,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成长,分享、转移其所获得的资源,形成新的生态环境(系统)。微信就像一块环形磁铁上断落的磁铁,在与磁铁母体保持联系(异极相吸)的同时,又很快形成了独立而完整的体态特征和生态环境(南极—北极),继而与母体开展了竞争(同极相斥)。这就是微信与互联网的二维关系。

你是否拥有微博账号?你是否发过微博消息?你是否关注过微博事件?2009年8月,新浪启动微博测试,搜狐、腾讯、网易等门户网站也相继推出微博产品,由此2010年被称之为“微博元年”。新浪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新浪的微博注册用户已达5.36亿(人、户)。微信推出后,很快就成了主流的社交平台之一。2013年底微信用户已经超过了6亿(人、户),因此2012~2013年被称为“微信年”。

对比微博(新浪)与微信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二者之间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微博年—微信年、5亿用户三年时间—6亿用户三年时间、新浪(IT)—腾讯(IT)、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手机)……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微博是个人参与的开放的公众空间(微博爆料),其特点是个人汇聚成整体,其倡导关注的是社会,是微言博议,是滴水成海;微信是公众参与的私密的个人空间(朋友圈),其特点是从整体中析离出群体,其倡导关注的是个人,是志同道合,是小型社区。当然,聪明的读者们还能发现其他很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此不再繁述。

早在2012年11月16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新浪CEO曹国伟就曾坦承:(新浪)微博确实受到了微信的较大冲击,将会在微博中增加私人分享功能(关注点仍然在公开网络)。用户投入一定时间的条件下,由于同时使用微博和微信,在一款产品上花费更多时间,就意味着在另一个平台(产品)上投入时间的减少。就像一家餐厅具有既定的顾客数量,在包厢的顾客数量的增加就意味着大厅顾客数量的减少。除了使用时间上的减少,2013年微博用户数量也比2012年减少了9.0%,使用频率减少了9.8%,论坛(BBS)则下降了19.3%(CNNIC)。同为社交平台,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但是微信推出后微博的用户确实在减少,二者之间究竟是亲戚还是冤家?

微信与微博

其实,微博和微信都是围绕人而开发的社交应用平台,其对象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微博针对的是人在大众化方面的需求,其更多的是人们对公众事件或公众人物的参与和关注;而微信则是人们在个性化方面的需求,其更多的是人们对自身精神、思想、情感、朋友圈等领域的诉求。简而言之,微博和微信就是针对人的不同方面的消费愿望而生产的“商品”。在业务(功能、用途)上,二者并没有冲突(重叠)的部分,相同的是其对象都是人,但是又有多少产品(服务)的对象不是社会中的人呢?由此看来,微博与微信既不是亲戚,也不是冤家,他们只是偶尔在人群中相遇的“生意人”。

至于在顾客(用户)方面的制约、竞争和冲突,是由顾客的属性而不是微博与微信来决定的。假如顾客甲在微博或微信方面已投入(时间消费)的总时长为10小时,如果他在微博方面消耗了6小时,那么他在微信方面的消耗就只有4小时,反之亦然。如果商家(新浪微博、腾讯微信)各自希望顾客甲的时间消费为7小时、8小时,按照已有的时间消费,显然存在5个小时的空缺。只有商家不断推行新的更具创意、更有吸引力的产品,才能使顾客追加时间消费,这样商家发展的空间就会加大。这就是“蛋糕分得好(公平均衡)不如做得好(总体量大)”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