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报刊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报刊

时间:2022-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据统计,从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890年,传教士和教会在中国共出版了76种刊物,主要集中在广州、上海和北京。它不仅是上海的第一家传教士报刊,同时也是上海的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在教会报刊中,《万国公报》是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刊。

一、鸦片战争后传教士报刊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随着鸦片战争及战后《南京条约》、《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国门大开,外国人取得了在中国办报的诸多便利条件,各种各样的在华外报从沿海到内地都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在华外报网。

率先使用在中国境内办报这个特权的还是一向重视“文字播道”工作的传教士和西方教会。1846年,道光帝发布了“毋庸查禁”的解除禁教的指令,传教士创办的报刊由此大量涌现。据统计,从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890年,传教士和教会在中国共出版了76种刊物,主要集中在广州、上海和北京。与鸦片战争前相比,这些教会报刊“并不十分热衷于‘阐发教义’,而是把主要篇幅致力于所谓‘和平’、‘友谊’的宣传……其次,也刊载一些‘西学’文章,借以炫耀西方国家的物质文明”[11]

这个时期传教士所办的报刊主要有《六合丛谈》、《万国公报》以及《遐迩贯珍》等。

1.《六合丛谈》

《六合丛谈》(Shanghai Serial)于1857年1月26日在上海创刊,第二年停刊,前后出版约13期。它不仅是上海的第一家传教士报刊,同时也是上海的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主编为伦敦布道会传教士亚历山大·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由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麦都思在上海创办的墨海书馆负责印刷出版,每月出版一册,每册售价12文。

《六合丛谈》不是纯粹宗教性刊物,而是教会综合报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打破中国人的仇恨排外和以天朝自居、固步自封的心理,同时也是宗教宣传的一种需要。以这样的办报思想做指导,《六合丛谈》内容以科学知识、文学常识为主,虽然仍保留“宗教”一栏,但已不占主要地位,间或也刊载一些新闻,是一份兼具知识性和新闻性的刊物,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传播了近代科学的观念,介绍了一些重要的科学知识。中国学者王韬也参与了该刊的编辑和撰写工作。

2.《万国公报》

《万国公报》(Chinese Globe Magazine)原名《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9月5日在上海创刊。在教会报刊中,《万国公报》是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刊。

《万国公报》每周出版一期,主办人是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Young Gohn Allen,1836—1907年)。林乐知,1858年在美国埃默里大学毕业后当上传教士,1860年6月,携妻带女抵达上海。他学中文甚至学说方言,直到能读中文本《圣经》,能用方言与当地人交谈。在接手《万国公报》前,他在上海方言馆教书兼译书。1868年,他接任傅兰雅任《上海新报》主编,同年以“林华书院主人”名义创办中文周刊《中国教会新报》,自筹资金,自任主编,并自己发行。该刊创刊时是一份宗教性报纸,宗旨是“宣传宗教、联络教徒教友以及沟通传教活动信息”。林乐知在《中国教会新报》第一期上发表的《中国教会新报启》一文中写道:“俾中国十八省教会中人,同气连枝,共相亲爱,每礼拜发给新闻一次,使共见共识,虽隔万里之远,如在咫尺之间,亦可传到外国有中国人之处。”所以创刊时该报着重刊登阐释教义的文章,以及沟通教徒教友情况的“各地教友来信”等。

《中国教会新报》从第201期始改名为《教会新报》,出至第300期止。1874年9月5日,从第301期《教会新报》改名为《万国公报》,仍为周刊,1883年出至第750期时因经济原因停刊。

1889年2月《万国公报》复刊,成为广学会(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for China)的机关报,同时改为月刊,仍由林乐知主编,李提摩太和丁韪良等外籍传教士也参与过编撰工作。售量约为4000份。复刊后的《万国公报》发表了大量涉及中国政治、经济、军事问题的新闻和评论,大力推广“西学”和“新学”,对中国维新运动的兴起影响很大。

1907年5月30日林乐知在上海病逝后,《万国公报》也在7月出至第977期时终刊。

《万国公报》是在中国发行最久,影响最大的一份杂志。当时的人称“西学新知之总荟”,尤其受到维新人士和地方要员的重视。从李鸿章、张之洞这些重要的政府官员到日本天皇都长期订阅这份杂志。孙中山先生所写“致李鸿章书”,“上李鸿章书”也都在《万国公报》上发表。光绪皇帝曾购回广学会出版的89种书籍和全套《万国公报》。在1896年维新前后,《万国公报》发行量曾高达38 400份,1903年发行量达5.4万多份,成为当时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刊物。

3.《遐迩贯珍》

《遐迩贯珍》是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53年9月3日创刊,由伦敦布道会对华文教机关英华书院和马礼逊教育会出版,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主编。麦都思曾参编和主编过多种中文报刊,具有丰富的编辑出版工作经验。以后的主编是奚礼尔和理雅格,1856年理雅格因英华书院院长事务繁忙,无暇顾及,该刊遂于5月1日停刊,共出33期。

《遐迩贯珍》是最早使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刊,刊有中英文对照的目录,这是中文报刊的创举。该刊虽然为教会所办,但内容却以时事政治和新闻评论以及“洋货时价”、“本地货时价”之类的商情报道为主;其次是介绍科学文化知识的内容,最后才是宗教类文章,这种编排明显反映出鸦片战争后传教士报刊由“教”而“政”的变化。

《遐迩贯珍》中新闻报道的评论总体上都是站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立场,但在报道中国内部消息时,因不必顾忌清政府的干涉,还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如关于太平天国、小刀会起义的报道,关于法国公使到南京与太平天国将领会谈的报道,都较及时准确地反映了事实真相。《遐迩贯珍》上发表的欧美、日本、东南亚新闻和介绍的西方文明,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对帮助中国人了解中国和世界也有启迪和借鉴作用。

《遐迩贯珍》在新闻业务上也有了重要发展,它的消息、通讯、短讯、评论都已具雏形,还出现连续报道的形式。与以前的中文期刊相比,在新闻业务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自1855年起,《遐迩贯珍》增出附刊《布告篇》,刊登各类广告,初次每50字收费一银元,50字以上,每字加1先令。如果再次刊登同一广告,收费减半,这是在我国中文报刊上首次出现的收费广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